笔趣阁

富士小说>三国中的奉先是谁 > 第32章(第2页)

第32章(第2页)

“将军,可以开始准备了。”

高顺的眼中闪过一丝战意:“何时动手?”

“不急。”季桓摇了摇头,“还要再等。等主公的消息,也等城里那位曹将军和陈氏父子再多煎熬几日。”

他知道,下邳城内此刻必然已是人心惶惶。刘备主力尽出,只留下一支偏师和一群各怀鬼胎的守将。这种局面对于那些本就心怀不满的徐州士族来说,是煎熬,更是机会。

季桓要等的,就是他们的耐心被这盆名为“恐惧”的温水,彻底煮烂的那一刻。

……

又过了五日。

一骑快马自南方绝尘而来,带着广陵大捷的信报冲入了小沛城。

“大捷!大捷!主公于盱眙大破刘备守军,斩其将赵何,广陵太守赵昱弃城而逃,广陵已为我军所据!”

消息传来,全城欢腾。连日来的压抑与不安在这一刻尽数化作了震天的欢呼。

陈宫得到消息后匆匆赶来,脸上也带着一丝难得的喜色:“季从事,主公已然得手!我等是否……”

季桓却异常的平静,他打断了陈宫的话。

“先生,此刻下邳城内,必然也已接到了广陵失陷的消息。”

陈宫一愣,随即明白了季桓的意思。

广陵失陷,关羽的援军便成了无根之萍。而吕布则可以从容地挥师北上,与小沛之军合围下邳。此刻的下邳在曹豹等人眼中已然是一座孤城。

“时机……到了。”陈宫喃喃自语,他看着季桓,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他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年轻人对人心的算计已经到了一个近乎于妖的地步。

“先生,”季桓对着陈宫,郑重地行了一礼,“守城之事,桓,一窍不通。明日我与高将军出征之后,这数万军民家眷的安危,便全拜托先生了。”

这是他第一次,在陈宫面前,如此坦诚地承认自己的“短处”。

陈宫看着他,心中那股长久以来的隔阂与抵触在这一刻竟有了一丝松动。他知道,季桓此言,是肺腑之言。他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在这样一场决定生死的豪赌之中,他们必须将后背交给彼此。

“还请放心。”陈宫回了一礼,神色肃然,“宫,必不负所托。”

……

当夜,季桓的房中灯火未熄。

他没有去看地图,也没有去写文书。只是独自一人对着一盏烛火静静地枯坐。

他知道,从明天开始一切都将不同。

一旦他们夺取了下邳,吕布便会从“客”,重新变回“主”,成为徐州之主。

他似乎又一次成功地将历史的轨迹推向了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可不知为何,他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有一种更深的、更沉的疲惫,从灵魂深处,缓缓地漫了上来。

他想起了那个在濮阳城下,意气风的自己。那时的他,以为自己是天命所归的“执棋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肆意地拨弄着这个时代的风云。

可如今,他才渐渐明白。他或许,只是一个更高明的“顺势者”。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利用了历史洪流中,那些早已存在的缝隙、暗流与漩涡。他让吕布夺取徐州,看似是惊天妙手,却又何尝不是将吕布,推向了那个在历史上,最终让他身死白门楼的、命运的终点?

他究竟是在抗争,还是在顺从?

这个问题,如同一道无解的魔咒,缠绕着他。

他伸出手,看着烛火下自己那略显苍白的手指。这双手,曾搅动过兖州的血雨,如今,又要去叩响下邳的城门。

它能最终,为那个人,也为自己,抓住一个不一样的结局么?

屋外,风声鹤唳。

天,就要亮了。

第33章一骑叩孤城

卯时的天光,薄得像一张浸了水的宣纸,青灰,湿冷,透不出半分暖意。

季桓站在小沛低矮的城楼上,一夜未眠。寒露凝结在他的梢与眉睫,他却仿佛未曾察觉。自吕布领军南下的这十数日,他已习惯了在每个清晨,站在这座城池的最高处,去感受风的流向。那风里似乎夹杂着南方战场传来的无声讯息。

身后,传来甲叶摩擦的沉闷声响。高顺的身影出现在他身后。

“先生,广陵大捷的信报,已于昨夜传遍全军。”高顺的声音一如既往地简练,却也难掩一丝被压抑的振奋,“将士们士气高昂,都在等先生的下一步号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