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天炉的光晕,在晨露里漫成了淡金的纱。
小石头的草鞋踩过沾露的青石板,木篮里的地脉藤沾着晶亮的水珠,每走一步,藤叶上的露就滴在石板缝里,洇出细小的绿痕——这是他每日的活计,采最新鲜的地脉藤送进焚天炉,炉火会将藤里的灵气淬成“暖炉露”,分给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喝,能驱寒补气血。
“石头哥,等等俺!”身后传来脆生生的喊,是新加入联盟的雾隐村孩子阿雾,手里捧着个冰晶盏,盏里盛着昨夜凝的晨露,“俺娘说,用冰晶盏装暖炉露,能存住灵气,给陈伯送过去正好!”
小石头停下脚步,帮阿雾把冰晶盏放进藤篮。他比三年前高了半个头,眉宇间褪去了孩童的稚气,额前留着和林烬相似的碎,手里的刻刀磨得亮——那是陈老根去年送他的成人礼,刀鞘上刻着小小的薪火纹。“陈伯的腿疾又犯了,暖炉露得趁热送,不然灵气会散。”
两人沿着地脉通道往陈老根家走。通道里不再是往日的肃杀,两侧挂着村民们织的藤灯,灯芯是裹着薪火纹布的棉线,亮着温和的光。路过青雾村的摊位时,村长正给往来的村民分新晒的苦艾饼,饼里夹着地脉蜜,咬一口满是草木香。“石头,阿雾,要不要来块?刚出炉的,配暖炉露正好!”
小石头摇摇头,指了指藤篮:“不了婶子,陈伯还等着呢。”他瞥见摊位旁堆着的新藤篮,篮壁上刻着雾隐村特有的云纹,“这是阿雾家编的吧?真好看。”
阿雾的脸一下子红了:“是俺娘教俺编的,说以后凡骨联盟的藤篮,都要刻上自家村落的纹,这样走再远也能认出是自家人。”
说话间,已到陈老根家的院外。院门没关,竹篱笆上爬满了地脉藤,藤叶间挂着一串晒干的薪火纹石头,风一吹,石头相撞出“叮咚”的响,像极了当年断骨村的晨钟。陈老根正坐在院里的石凳上,手里摩挲着一块磨得光滑的旧石头——那是当年林烬第一次扔进焚天炉的那块,纹路已经淡得快看不见了。
“陈伯!”小石头端着藤篮走进来,暖炉露的热气顺着篮缝飘出来,带着淡淡的甜香。
陈老根抬起头,眼里的浑浊散去些,他接过冰晶盏,指尖碰了碰盏壁的凉意,又摸了摸小石头的头:“石头都长这么高了,还记得伯的腿疾。”他喝了口暖炉露,眉眼舒展开来,“这露里的灵气,比去年更醇了,是溪丫头又改进了地脉引法吧?”
“嗯!”阿雾抢着说,“林溪姐姐说,现在五十三个村落的地脉连得像一张网,引灵气时能顺着网转三圈,淬出来的露就更甜了!”
陈老根笑了,指了指院角的小磨盘:“你们看那磨盘,是墨老前几天送来的,用蚀仙渊的黑石做的,磨地脉豆正好。以后啊,咱们凡骨的日子,就像这磨盘转的,慢是慢了点,但每一圈都扎实。”
正说着,院外传来脚步声。林溪提着个竹篮走来,篮里装着刚从地脉泉边采的“凝露草”,草叶上的露珠在阳光下泛着七彩光。“陈伯,这草能治腿疾,我煮了水,您泡泡脚。”她蹲下身,将草叶放进陶盆,热水一冲,淡绿的灵气立刻漫开来,带着泉水的清冽。
陈老根看着林溪,又看了看小石头和阿雾,突然叹了口气:“想当年,断骨村就剩俺们几个老骨头,以为熬不过仙盟的税吏。现在倒好,五十三个村落连成片,孩子们能安心刻石头,姑娘们能放心采草药,这日子,比俺年轻时想的还暖。”
林溪没说话,只是帮陈老根把脚放进陶盆。她的指尖掠过老人脚踝上的旧疤——那是当年为护薪火纹石头,被仙盟修士的灵气划的,如今疤上已经长出了细弱的地脉藤,像一道绿色的印记,刻着凡骨的过往。
“对了溪丫头,”陈老根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块新刻的薪火纹木牌,牌上刻着“传灯”二字,“俺琢磨着,以后凡骨联盟得有个‘传灯人’,把咱们的故事讲给后来的娃听。你看石头这孩子,心细,又懂地脉,能不能……”
“陈伯,俺能行!”小石头立刻站起来,眼里亮得像焚天炉的火,“俺会把您和林哥哥对抗仙盟的事,把五十三个村落怎么连在一起的事,都刻在木牌上,传给每个新加入的娃!”
陈老根笑着点头,将木牌递给小石头:“好,好,薪火传灯,就该交给你们这些年轻娃。”
夕阳西下时,小石头提着藤篮往回走。阿雾跟在他身边,手里拿着块刚刻好的小石子,上面刻着“传灯”二字。地脉通道里的藤灯已经点亮,暖黄的光映着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过焚天炉时,他们停下脚步——炉口的火焰不再是当年的金红烈色,而是像裹了一层薄纱的暖橙,正慢悠悠地烤着新收的地脉谷,谷香混着炉火的暖意,飘得满村都是。
林烬和沈青正站在炉旁,看着村民们用藤篮装烤好的谷子。沈青手里拿着一把新铸的凡骨刃,刃身上不再刻着凌厉的纹路,而是刻着一圈圈藤纹——那是她特意让铁匠改的,“以后这刀啊,主要用来劈柴、开荒,不是杀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烬看着小石头和阿雾走来,笑着招手:“石头,过来。”他从怀里掏出一块冰晶,里面冻着一缕极细的金红火焰——那是当年凡骨圣柱的余火,“这火焰能护着你刻的木牌,让薪火纹永远不褪色。以后,你就是凡骨联盟的第一任传灯人了。”
小石头双手接过冰晶,指尖传来冰凉的暖意。他低头看着冰晶里的火焰,又抬头望着焚天炉的暖光,突然明白陈老根说的“传灯”是什么意思——不是传一块木牌,也不是传一缕火,是传那份“守着炊烟、护着娃”的心意,是传凡骨们永远同心的根。
夜渐深,焚天炉的光晕里,多了点点移动的光。那是小石头提着藤灯,带着阿雾,挨家挨户给新村民讲凡骨的故事——从断骨村的第一块薪火纹石头,到黑风谷的厮杀,再到鸿蒙祭坛的决战,每讲一段,就把一块刻着故事的小石子放进村民的窗台上。
窗内的光映着石子上的薪火纹,像一颗颗小星星。有老人摸着石子,想起了当年逃荒的日子;有年轻媳妇抱着孩子,轻声说“以后咱们娃也要学刻这个”;有汉子握着凡骨刃,眼神里不再是仇恨,而是对未来的盼。
焚天炉的火焰,在夜色里轻轻跳动。炉口飘出的暖橙光晕,裹着谷香、藤香、露香,漫过地脉通道,漫过五十三个村落的茅屋,漫过每一扇亮着灯的窗。没有人再提起仙盟的黑暗,也没有人再担心地脉的震动——他们知道,只要焚天炉的火还在,只要薪火纹的故事还在传,凡骨的家,就永远安稳。
小石头提着藤灯走在最后,灯芯的薪火纹布微微亮。他抬头望着星空,突然觉得,凡骨们的薪火,比天上的星星还要亮——因为星星离得远,而薪火,就在手里,在刻刀上,在每一句“自家人”的称呼里,在每一缕裹着烟火气的风里。
藤篮里的地脉藤还沾着晨露的痕迹,冰晶里的火焰还在轻轻跳动。凡骨的路,从来不是走向遥远的仙界,而是走向每一个有炊烟升起的清晨,走向每一个有孩子笑声的黄昏,走向薪火永远传下去的明天。
这,就是凡骨的长生。
这,就是焚天炉真正的意义——不焚天,不焚仙,只焚煮岁月的暖,只照亮人间的烟火。
喜欢尘烬焚天:凡骨逆仙录请大家收藏:dududu尘烬焚天:凡骨逆仙录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