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完这些,张大山才慢慢喝完杯中已经微凉的茶。他没有选择立刻亲自去现场查探,在信息不明、且可能存在未知风险的情况下,贸然前往是下策。先通过官方渠道(王强)和民间渠道(老马)收集信息,再由他和石小山进行外围侦查,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这不仅是谨慎,更是一种成长。他不再是那个仅凭一腔孤勇和地府app任务就往前冲的愣头青了。
约莫二十分钟后,石小山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气喘吁吁地跑进了茶楼。
“大哥!”他在张大山对面坐下,脸上因为奔跑而泛红,眼神却亮得惊人。
“喘口气,喝点水。”张大山把另一杯没动过的茶推给他,“马师傅怎么说?”
石小山灌了一大口水,抹了抹嘴说道:“马师傅听了地址,眉头就皱起来了。他说柳巷胡同那片,在老辈子人口里,地势低洼,以前是片烂泥塘,后来才填平盖的房子,本身地基就带阴湿之气。而且……他说那边几十年前好像出过一桩挺轰动的失踪案,是个小女孩,一直没找到,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时间太久,细节他也记不清了,但提醒我们千万小心,说那种地方容易养出‘地缚灵’,怨气重,还不容易度。”
烂泥塘,失踪的小女孩……李建国描述的“白裙子、湿漉漉”的形象,似乎隐隐对上了。张大山心中那份不祥的预感又加重了几分。
这时,王大强的电话回了过来。
“大山哥,查到了。柳巷胡同号,上个月刚完成交易,原房主叫刘伟,交易价格确实比市场价低了两成左右。更奇怪的是,我托朋友在系统里稍微往前翻了翻,这房子在过去五年里,已经转手了三次,每次居住时间都不过一年。之前的房主信息……有点模糊,好像都搬离本市了。”
频繁易主,低价急售……这几乎是在房子上贴了“有问题”的标签。那个周文斌,要么是贪便宜心存侥幸,要么就是信息闭塞,完全不知道这里的凶名。
“知道了,谢了强子。”
挂了电话,张大山将王强和老马那边得到的信息,简单跟石小山说了一遍。
石小山听得倒吸一口凉气:“烂泥塘……失踪小女孩……五年转手三次……大哥,这房子听起来就是个火坑啊!那个周文斌也真敢买!”
“利益动人心,或者,是信息差。”张大山淡淡道,“走吧,我们先去那边外围看看,记住,没有我的允许,绝对不准靠近那栋房子,更不准擅自使用任何法术探查。”
“明白!”石小山用力点头。
两人结了账,开车前往南城。越靠近柳巷胡同,周围的建筑越老旧,街道也变得狭窄起来,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股潮湿、晦暗的气息。
张大山没有把车开进胡同,而是在隔了一条街的地方找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停下。
“感觉到了吗?”他下车,站在街角,轻声问石小山。
石小山深吸一口气,脸色凝重地点头:“嗯……很不舒服。像……像是梅雨天衣服没晒干那种霉的感觉,但又更阴冷,往骨头缝里钻。”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挂在胸前的温阳玉,玉佩传来一丝稳定的暖意,帮他抵御着这股无处不在的阴湿之气。
张大山微微颔。石小山的灵觉确实提升很快。他自身的感知更为清晰,这片区域的“阴气”和“湿气”异常浓重,而且带着一股沉沦、哀怨的负面情绪能量,如同一个无形的泥沼。而在这片庞大的阴湿气场中,柳巷胡同号的方向,如同一个漩涡的中心,散出更加凝聚、更加冰寒的怨念。
他甚至可以“看到”(一种灵觉层面的感知),一丝丝灰黑色的晦暗气息,如同触手般从那栋房子的方向蔓延出来,与周围环境的阴湿之气交织在一起,普通人长期身处其中,必然心神不宁,体质衰减,甚至产生幻觉。
“大哥,我们现在怎么办?”石小山小声问道,手心里有点冒汗。这地方给他的压力,比之前跟着老马处理的“声煞”“路冲”要大得多。
张大山目光锐利地扫过那条幽深的胡同,以及胡同口几个坐在马扎上闲聊、眼神却不时瞟向这边的老人。在这种老社区,生面孔的出现总是格外引人注目。
“今天到此为止。”张大山果断说道,“信息收集得差不多了。这房子的问题比李建国描述的只重不轻。我们先回去。”
“啊?不进去看看吗?”石小山有些意外。
“不急。”张大山转身走向车子,“里面的东西跑不了。我们需要制定更稳妥的方案,而且,要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他需要时间消化信息,也需要和潘舜、老马进一步商议。更重要的是,他隐隐觉得,这件事或许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灵异事件。那个在论坛上抹黑“安心房产”的匿名帖子,与李建国这恰到好处的求助之间,是否真的存在某种联系?是有人想借这凶宅试探他的深浅?还是想借此把他拖入某个泥潭?
坐进驾驶室,张大山最后看了一眼柳巷胡同的方向。
漩涡已经显现,但他不会轻易踏进去。要么不动,要么,就要有万全的准备,以及……揪出幕后黑手的打算。
车子缓缓驶离南城,将那片阴湿晦暗的气息抛在身后。但张大山知道,这件事,才刚刚开始。
喜欢我的天师合伙人请大家收藏:dududu我的天师合伙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