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底,鄱阳湖大孤山岛,一片热闹景象。
甘宁的船队,除了在夏口卸货交易的商船,大部分都汇聚于此。
提前得到消息的文聘等人,纷纷赶来。
文聘的随行队伍中,还有一个船队,清一色全是艨艟战舰。
“二哥,前阵子您让我跟庞家订购的五艘艨艟战舰已经完工交货,我都给您带来了!”
文聘身旁,跟着一个年轻的佩剑书生,眼神锐利,身后还簇拥着上百匠人。
“哈哈哈,五弟来得正是时候,这批船我刚好有大用处,不知这位是?”甘宁目光看向那书生。
“二哥,我给您介绍一下。
这位是颖川名士徐庶徐元直,曾为友人报仇而被捕,获释后拜入名师郑玄门下。
如今颖川贼寇横行,他便带着母亲南下荆州避难。
途中遭遇饥寒,幸得遇我们锦帆兄弟施粥救助。
元直为报一粥之恩,执意要当面向二哥致谢。
我与他交谈后,现他韬略非凡,便想着给兄长带来。
至于后面这些人,是我在江北招募的船工,可为兄长修补建造船只!”
“仲业有心了,没想到今日能在此见到徐元直!”
“我对元直的大名早有耳闻,一直盼着能早日结交!”
甘宁先是夸赞了文聘一番,随后心思便全放在了徐庶身上。
毕竟,这可是连荀彧都自称才华十倍于己的军师型人才。
“徐庶,拜见甘领,多谢甘领施粥救母之恩!”
徐庶一边打量着甘宁,一边恭敬行礼。
“你便是徐元直,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大孝子,可愿与我一同观赏岛上风情?”
甘宁心里明白,对方肯定不只是单纯来感谢的。
想要让这样有才华见识的人加入,必须先打动他的内心。
“正合我意,我一路听闻不少流民争相南下来投甘领!”
“斗胆问一句,不知是否真有此事?”
甘宁笑而不语,带着徐庶朝着田间走去。
一路上,他热情地与岛上正在开荒除草的百姓打招呼。
即便是冬日,一些儿童也穿着保暖衣物,在外面嬉笑玩耍。
“元直,你觉得这岛上的百姓如何?”
“耕者有其田,有衣物可避寒,百姓面带喜色!”
“一看便是能吃饱穿暖的模样,这里的百姓着实令人羡慕!”
“呵呵,你不是问江北投靠我的流民在哪里吗?他们就是!”
“数月前,他们还是北方流民,饥寒交迫,如今已能自给自足!”
“在这里,没有朝廷的贪官污吏,没有繁重的苛捐杂税,也没有士族豪强的欺压!”
“人人都能吃饱饭,有田种,有衣穿!”
“甘领大义,元直佩服,不过,在下有个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