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汉末之并 > 第235章 举族加入 深夜祥谈再收勇将(第1页)

第235章 举族加入 深夜祥谈再收勇将(第1页)

当夜,凌操方才借着酒意对甘宁试探起来。

“听闻兴霸又要大举出兵海外,可有此事?”

“然也,我三路大军已部署到位,以我锦帆军之威,攻打海外蛮夷必如秋风扫落叶!”

见凌操主动挑起话题,甘宁心中暗喜,佯装醉意与他聊了起来。

“锦帆军精锐这是自然,然兴霸以一州贫瘠之地养军十数万,短期内又连番大战千里远征,操斗胆一问兴霸大军粮草可充足?”

“我军以战养战,粮草足可支一年,东征无忧也!”

“呵呵呵,我看未必吧,朝廷提防封锁锦帆军天下皆知,士族粮商避之不及,锦帆军购粮无门,兴霸何必相欺呢?”

“诶!实不相瞒,我军实以无粮支撑大军远征,宁正为此彻夜难眠!”

“既无军粮,何以强行出兵图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凌操面露疑惑,两人索性坦诚相谈!

“凌兄可知中原蝗灾,今逃难至我东莱郡之饥民已不下三十万众,且干旱连年,人数剧增。

如此行景,就算耗尽军粮用以赈灾,也只解一时之危,他日粮尽死者更甚!

百姓流离失所饿死他乡,天灾只是表面原因,其主要原因还是无地可种,某率饥兵海外开拓不毛,正为生民求生存之地,在锦帆军的法度下使耕者有其田,民无再饥色,量海外之物力,养万千之汉民!”

凌操听闻甘宁所做所为,深感触动,然其是世家大族出身,自然要考虑家族利益,不由追问。

“兴霸为国为民,志比天高,然操来以前家父有二惑,请兴霸解惑!

其一,中原沃野千里,虽兵灾干旱连年,然以锦帆军之利,若逐鹿中原,固土安民,缓和士族,即时兴修水利,岂不比开垦蛮荒更易?

其二,兴霸分地于民,民自古依附士族,怎不知今日之锦州他日不是当下之中原,豪强遍地,难道锦帆军要与天下士族为敌?”

甘宁看出了凌操父亲凌晟的担忧,无非是凌操有心与甘宁搞事,他父亲又不会经易以家族利益让凌操乱搞,对此甘宁心知肚明。

“凌兄,入主中原阻力重重,士族人心向汉,大汉气数未尽,就算此时占据州郡,锦帆军想推行新政也要依赖世家豪强统治,以如今锦帆军根基,不过是换个上位者,不得其时,反而是天下陷入无穷战乱!

其二,我锦帆军并非针对士族,乐浪郡东莱郡就有不少友好士族商绅与我军合作收获不菲!

海外之地也并非蛮荒,而是物华天宝,东倭有金银矿产、海产品、手工精致木材丰富;

辽东三韩之地有野山参、皮毛、马匹铁器等,更有大面积的肥沃黑土地可以开!

夷郡可产出大量粮草、珍珠珊瑚、藤编鹿劈等珍贵贸易资源;

如此三地只要移民充足,开得当,可形成三角贸易,互通有无。

若再以东莱郡接引人口,利用舟船往来海外贸易,将大汉稀缺之物运来,再将海外稀缺之物运出,普通人两地互通商品可获利倍,像凌家这样有实力的,以江东粮草运出,足可同时走三处、四处贸易,如此走一趟,获利至少数十倍,这不比往来大江南北运粮获利更丰?

海外之国数不胜数,扩土之广不再受限,贸易之利胜种地百倍,士族经商可在海外置办田产,分封王国光绕门楣,如此锦帆军何须与诸世家大族为敌。

有我锦帆军为刀锋在前,华夏英杰一至向外,可见天地之阔,四海之内皆华夏,区区中原,何足为贵!”

甘宁越说越激动,看着背后挂的粗糙世界大地图,那锦帆军和大汉占领的只是一丢丢,他就感觉责任重大。

这番言论彻底颠覆了凌操的认知,也扫清了他的最后疑虑,若是别人说这番话,肯定会被人说疯癫狂妄。

然自从甘宁移民夷郡,灭三韩东征倭国后,大量海外特产开始流向大汉各地,大量海外移民虽然使汉廷开始提防设置封锁锦帆军。

但个别眼光独到的士族商绅还是闻到了腥味,凌家就是因此派凌操前来探虚实,而拥有上千艘战船十多万将士的甘宁毫无疑问是有机会实现这个愿景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