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黄粱一梦在线阅读 > 第12章 太后抵赵 穰侯失踪(第1页)

第12章 太后抵赵 穰侯失踪(第1页)

上回说到,秦太后假死脱身,计经上郡反赵,至于雕阴,立契而延寿拾载。

秦太后等人,于雕阴暂歇,过高奴往阳周而行。其时上郡乃秦及匈奴边线,与赵雁门、九原、云中三郡通连,各建长城,以御匈奴。其时阳周,秦长城在建,秦军驻守。然当其时,秦之目光,专视韩魏,不及于此,故秦太后人,尚可通行无碍。

行至高奴,司徒博彦忽忆得,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言:“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其时心动,欲以为利器,反复再,终不能忍,路访野人,寻迹而去,果于沙石与泉水相杂处,见其惘惘而出,学以雉尾裛之,采入缶中。以燧石燃,止烟甚浓,再无其他,遂志地而遁,抵阳周而东折,往离石而行。迁延数月,有惊无险,于当年八月,终抵晋阳。赵军迎入,其时平原君已至,侯其归来。

另说穰侯就封邑壹事,其行出咸阳,车辆绵延,不绝于途。秦王遣精兵以护,穰侯推辞不得而受。然其货磅礴冗杂,陆行不易,遂选以水。计自渭入河,经韩魏而转济水,经济水而至陶邑。

恰逢斯年,秦以白起为帅,谋韩少曲、高平。故穰侯魏冉出秦地,甫入韩境,秦军辄反,止遣使者先行,通传陶邑秦军,约以归期,以为接应。过得旬日。穰侯抵达荥阳,寻水运商贩,以待转济东归。

复过旬日,陶邑未得归人,遂逆济而上,复查其踪。待至阳武酸枣地界,终逢其舟队,然穰侯已不见。询舟管事,有以怪事。舟行水上,初时颇为顺遂,日前即至此。夜暮而泊,待翌日晨,方得看见,穰侯座驾及周围数舟,漏水而没。未闻呼救,未见打斗,然其岸有血衣,散落财货及秦戈,岸林有布绢系树,上书“走狗当烹”。多番打捞寻查,不得穰侯及其近随踪迹。陶邑秦将急报秦廷。

阳武酸枣,原属魏地,齐韩魏争,颇有变化。其地多家往来,临河接济,亦近陶邑,各国财货往来,盗匪丛生,水陆兼具,流民溃兵,各国杂处,不壹而足。故此无以追责,只得徐访。其余财货,随反陶邑,待秦王定夺。斯年柒月,秦以穰侯亡而复陶邑为郡,另以贼昌而问罪于韩魏,期以剿贼而复仇。

斯年玖月末,穰侯魏冉私入赵都邯郸,其时平原君亦自晋阳奉秦太后反。众人见于赵北城太后宫,马服君赵奢及廉颇陪侧。时隔半年,异地复见,众人相顾嗟叹。

待分宾主,赵太后言于众人:“今日相见,恍如异世。忆先王武灵王在世,秦晋和睦,三十余载,皆赖位之功;及待先君惠文王在位,虽偶有争执,仍不失为亲。然至今日,秦王偏听应候范雎之言,加兵于三晋,毁关败家,夺田掳民,危害于邻,至天人共愤,不容于神。今日得尊莅临,吾赵有幸。”

秦太后对曰:"哀家亦然,平素居宫,常忆武灵君鼎力相助之德,吾及吾弟亦常工于秦赵之亲,如此方有秦赵和睦。然及于今日,魏人范雎者,鼓三寸不烂,间王室血亲,以为一己之私,终至今日秦赵生恶。斯人极矣,当诛。"

穰侯魏冉附言:“吾姊甫政,以亲赵为辅,吾亦以为然。前些年月,贼人范雎,匿名入秦,吾直当之。惜王稽为恶,引狼入室,终招今日恶果,吾定食肉寝皮,以为报恩。”

平原君赵胜跟道:“秦赵者,通祖也,秦晋之好,绵延悠长。终有今日恶果者,小人佞臣作祟也。故微臣在此,奏请位太后,合纵清君侧,复秦赵之亲。”

马服君赵奢颔以应:"太后明鉴,自居河西河东地,秦之东出无碍。自秦以应候为相,行所谓远交近攻之策,其害深者,韩也。韩者,近秦而衰。秦急攻韩,得地而后近魏赵,唇亡齿寒也。若不得阻,其祸如火,势成不可阻。臣请以战,以解远虑。"

廉颇素来沉稳,闻言而曰:"臣无其他,若战,必请为帅,定不堕吾强赵之望。"

赵威后闻言而曰:“哀家常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今日得尊相助,赵有道矣。既如此,敢问何以举?”

秦太后插言:“此次哀家得以入赵,得平原君门客相助甚多,不知其人,现在何处?吾常与语,皆材干也。其中赵牧,更有急智,何不召之?”

马服君诧然,复视平原君,只见其亦愕然,不解而视秦太后。穰侯亦茫然。

秦太后笑曰:“位不必如此,吾已知之矣。所谓朱儒伶人,马服君子赵牧也。年幼而有胆识,确乃将门虎子,不同非凡。”

君相视,尚不明其此时相召之意。

赵威后接言:“赵牧其人,哀家亦知。如此,宣来。”

平原君赵胜续言:"秦之锋芒,赖秦太后及穰侯之力,已然盛大,不可抵挡。昔日先武灵王,常预以计,以云中,雁门郡,南下击上郡,直近秦腹。不知位以为如何?"

穰侯魏冉接道:“此计以其时,或可矣。至于今日,恐无一锤定音之效。今日秦已自上郡东出,陷离石及蔺等地。而上郡治所肤施及周边城邑,屯军兵,设关隘,修长城。若不能一鼓而下,则必拖延,失突袭之效而陷险地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马服君赵奢言曰:"战者,固本而后外图,今日之赵,北临匈奴,东接东胡及燕地,南倚魏而西接秦,四战之地,如此分兵则弱,守以为艰,何以外图?臣意,先灭东北之患,后联韩魏楚而并力西向,据秦而共复三晋。"

穰侯魏冉驳曰:“今日之秦,以韩为要,赵魏者,次之。若坐山观虎斗,待韩灭则赵亡接踵而至,比之如秦获魏河西地之局。故合纵抗秦,吾亦以为然也。并除东北之患,其难甚矣,若不能立决,恐反陷拖延,酿为大祸。”

廉颇本欲言,终思而未语。太后闻而未言,壹时众皆默然,各有所思。

待得侍者通报,“赵牧”至,众人方醒。

待至,穰侯魏冉视人,未见昔日朱儒伶人,疑而视秦太后。待人拜而后贺,各言其名,直视“赵牧”而愕然。

其时殿内,除廉颇,“赵牧”均已识得。待问贺毕,赵太后分荐他人,先秦后赵。及至穰侯魏冉,仍尤不信,待得近前,详视而豁然,颜色略变。“赵牧”告罪。及至廉颇处,赵牧始得结识奇人。

拜毕,秦太后笑言:“今日欲商何事,公子应知。方才,众将各言其策,哀家复于公子听,不知有何高见?”

待得皆闻众言,“赵牧”拜曰:“今日之事,政也;众将之策,军也。军政之事,小子不可妄言,然依小子之陋见,政为中,军乎端。其中为民,得民而后方可言军。”

喜欢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请大家收藏:dududu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