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鱼筛子最近的李茂春两步冲了过去,五指紧攥,一条三斤左右、长着胡须的大鲶鱼被他抠着腮提了起来。
他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意,显然对这意外的收获很是满意。
掂量了下手里沉甸甸的鲶鱼,他走到岸边扯了根柳条,利索地从鱼鳃穿进鱼嘴,将大鲶鱼扔在了草地上。
有了这个彩头,父子俩干劲儿更足了。
他们合力把鱼方子中的大石头彻底移开,清理干净了河床。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两人埋头苦干,不断搬运、堆砌石块,一个完整的“八字形”石坝终于成型。
它像两条臂膀,从河岸两侧向中心,也就是鱼筛子的入口处有力地收拢。
原本平缓散漫的水流,被这八字坝强行约束,在坝口处汹涌地冲进了筛子里!
李茂春站在水中,仔细检查着八字坝的每一处缝隙,又弯腰搬了几块小石头,将一些可能漏鱼的小洞堵死。
见水流被最大限度地导向鱼筛子入口后,他才满意地点点头,走到河边,从草地上捡起那条鲶鱼,提起铁锤,一声不吭的朝家里走去。
看着父亲提着鱼走远,李向阳再次跳进坝中。
大框架都搭好了,剩下的就是细活——把八字坝内侧,尤其靠近筛子的那一段,用更小的碎石仔细地填塞,确保其“只能漏水,不能跑鱼”。
他一边忙活,一边忍不住好奇地探头去看那个鱼筛子。
水流经过八字坝的收束和加,在入口处变得异常湍急,白花花的水浪翻滚着涌入筛内。
在筛子底部,已经清晰地看到有鱼影在攒动!
就这么短短一会儿工夫,竟然已经聚集了上百条河鱼!
虽然都不算大,多以白条、马口和溪石斑为主,夹杂着几条不到一斤的小鲶鱼和二三两的鲫鱼,但这效率,已经远远过了昨天辛苦撒网的成果!
李向阳抹了把脸上的汗珠,看着筛子里越来越多的渔获,疲惫的脸上终于绽开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他的心也跟着雀跃起来。
稍一思索,李向阳明白了过来——这个年代还没有电鱼、药鱼这些狠法子,鱼多,倒也在情理之中。
“小云!小云!”他立刻朝着家的方向扯开嗓子大喊。
妹妹清脆的回应很快从坡上传来:“哎——二哥!揍啥?”
“把家里那个大竹笼子拿来!快点!”李向阳的声音带着点抑制不住的兴奋。
李向云“噢”了一声,小小的身影飞快跑向屋子,不一会儿就提着家里的大竹笼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跑下河滩。
“二哥,给!”她气喘吁吁地把竹笼递过来,好奇地探头往筛子里看,“呀!好多鱼!”
“快!来抓鱼!”李向阳顾不上多话,招呼妹妹一起动手,两人快将筛子里的鱼往笼子里扔着。
见抓的差不多了,他拎起沉甸甸的竹笼朝家中跑去。
他快步走到那个新挖的“鱼池”,将二两以上的鲫鱼、半斤以上的鲶鱼全部放进去养着。
剩下的那些密密麻麻的小杂鱼,则一股脑倒进了门口的大木盆里。
“妈!这些小的,得麻烦你和小云了!”李向阳抹了把汗,对扎好了鸡笼,正在喂鸡的母亲喊道。
“趁今天还有太阳,洗干净,拌上盐,铺到养蚕用的浅口竹笾上晒!能晒多少晒多少!”
张天会看着木盆里成堆的小鱼,脸上又是欢喜又是心疼——这么多?得用多少盐啊……
她虽然心疼,但手上的动作却没停,立刻拿起马勺打水,招呼着小云一起洗鱼。
河边住的人家,对于收拾鱼都不陌生。
小河鱼不用抠腮,鱼鳞大致刮一下,剪开肚子挖去内脏,在清水里快涮洗几下,沥干水分后拌上盐就能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