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晚,宫门即将下锁。沈远山托慕寒秋带话给林小荷,说自己要在宫中值夜,让她不要担心。
"沈太医,皇上该用药了。"一位小太监轻声提醒。
沈远山正在偏殿整理药方,闻言连忙端起刚煎好的药,走向寝宫。路过一处回廊时,隐约听到假山后有人低声交谈。
"那沈远山不过是个乡野郎中,竟敢质疑大学士的仙丹"
"嘘,小声点。听说太后很器重他"
"哼,走着瞧。太子殿下可不似皇上这般好糊弄"
沈远山放轻脚步,快走过。宫中的明枪暗箭,比他想象的还要险恶。
寝宫内,皇上已经能坐起来批阅奏章了。见沈远山进来,他放下朱笔:"沈太医,朕感觉好多了。"
沈远山诊了脉,确实比白天平稳了许多:"皇上恢复得很好,但还需静养。这药趁热服下,能清除余毒。"
皇上接过药碗,一饮而尽,苦得皱了皱眉:"沈太医,朕听说你夫人刚生产不久?"
沈远山一愣:"回皇上,是的。小儿尚未满月。"
"为了朕,让你家人分离,朕心不安。"皇上温和地说,"明日你回去看看妻儿,晚间再入宫即可。"
沈远山感激地谢恩。皇上又询问了些民间疾苦,听得认真。正当气氛融洽时,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皇上!不好了!"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太子殿下突急病,呕吐不止!"
皇上大惊,刚要起身,被沈远山按住:"皇上不可激动,龙体要紧。微臣愿去看看太子。"
皇上犹豫了一下,点头同意:"去!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太医院。"
沈远山跟着小太监匆匆赶往东宫,心中疑云密布。太子的病来得太巧,莫非
东宫一片忙乱。太子年仅十五六岁,此刻正蜷缩在床上,面色苍白,地上还有呕吐的痕迹。赵崇明守在床边,见沈远山进来,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沈太医来了。"他挤出一个笑容,"太子殿下突然腹痛如绞,太医院的药都不见效。"
沈远山行礼后为太子诊脉。脉象弦紧,确实是腹痛之症,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他注意到太子的指甲微微青,舌苔呈现不正常的黄色。
"殿下今日可曾食用什么特别的东西?"沈远山问道。
太子虚弱地摇头:"就是寻常膳食"
赵崇明插话:"殿下体弱,常有小恙。沈太医可有良方?"
沈远山思索片刻,从药箱中取出一个小瓶:"这是调理脾胃的药丸,请殿下含服一粒。"
太子接过药丸,却在赵崇明的目光示意下,犹豫着没有立即服用。沈远山看在眼里,心中了然。
"殿下若不信微臣,可请太医院再来诊视。"他平静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