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61章杨戬放下布巾,拿起那个……
·
最终,他们在一座荒废的“哪咤庙”落脚,借着门外透进的天光,与应望见神坛後那面斑驳的墙壁。
曾经浓墨重彩丶描绘着三头六臂丶踏风火轮丶擎火尖枪威震八方的壁画,早已彩绘漫漶,剥落不堪。
奇异的是,这本应独奉一人的庙宇,神像之侧竟塑有尊女子像,一手拈花,一手执剑。两尊面容皆已模糊难辨。
但与应知道,那是她,与哪咤。
她伫立良久,将背上熟睡的小哪咤置于角落稍干净处,挽起衣袖挪开朽木,清走碎石腐叶。扫帚是就地取材,荆条枯草捆扎而成,她挥动这简陋工具,一下,又一下,拂去地面的尘灰。
清理出一片净地,又寻来几块木板,勉强搭起遮蔽夜露的简陋棚顶。做完这些,她走到神坛前,目光落在神像底座。
底座覆满厚厚尘网,她蹲身,用衣袖用力擦拭。石面粗粝磨着掌心,很快泛红,尘灰簌簌落下,露出底座真容。
上面没有神明的铭文,没有虔诚的祷词,只有一些深浅不一的刻痕,是附近顽童或流浪汉留下的。
“娘子!你在做什麽呀?”小哪咤不知何时醒了,又要黏糊糊贴过来。
与应瞥了他一眼,目光从底座挪开,望向破洞的窗棂,有些心不在焉:“看你。”
小哪咤只当娘子在夸他可爱,立刻挺起小胸膛,眼睛弯弯:“我好看!比那个破洞里的黑脸好看多了!”
恰在此时,庙外传来压抑的咳嗽和窸窣脚步声,几个衣衫褴褛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是一群逃难的流民,被这荒庙吸引,欲寻个避雨的角落。
见庙内有人,流民瑟缩着不敢进,为首老汉,怀中紧抱着同样瘦小的孩子,那孩子眼神呆滞,气息奄奄。
与应停下动作,静静地看着他们,小哪咤也好奇地探出头。
老汉哀声:“仙……仙姑,行行好……让俺们……避避雨吧……娃儿……快不行了……”
“老人家,不必这般,来这边,干净些。”
流民涌入,缩在角落,尽量不扰,老汉抱着孩子,浊泪纵横:“老天爷啊……这世道……什麽时候是个头啊……”
小哪咤歪着头,看着老汉怀里那个毫无生气的孩子,与应的目光掠过这群流民,最终落在老汉悲戚的脸上。
“会过去的。”
老汉茫然擡头:“仙姑……您不知道……以前……以前更糟啊!那些年,龙王发怒索童男女,河伯娶亲献祭新娘,山神稍有不顺便降瘟疫……俺们草民,就是田里的庄稼,圈里的牲口啊!”
“现在……”老汉的声音低了下去,“龙王庙塌了,河伯祠毁了,山神庙也被雷劈了……那些要吃人的‘神仙’老爷们……好像……好像自己打起来了?没人管俺们死活,可……可也没人再来收‘贡品’了……俺们就像野草,没人管,自己挣扎着活……娃儿病了,只能等死……”他低头看着怀中的孩子,泪水再次涌出,“可……可总比被活生生扔进河里强啊……”
庙内只有老汉压抑的哭声和窗外渐大的风声,与应沉默地听着。
老汉口中的“神仙老爷们自己打起来了”,正是他们当年掀翻天庭的馀波,旧的秩序被打破,那些视凡人为功德养料的神祇被打落神坛,或被禁锢,或陷入混战。
代价是,天庭崩塌後残馀的规则碎片散落人间,滋生了更多无主的妖邪,秩序崩塌带来混乱,凡人失去了被收割的恐惧,却也失去了那点虚假的庇护。
她走到老汉身边,蹲下身,她仔细看了看孩子的情况,高热丶惊厥丶脱水。
“是风寒入里,惊厥,需要散热,需要水,需要一点吃的。”
她从自己贴身的口袋里摸索出几枚铜钱,是她从那个“夫家”逃出来时,慌乱中抓到的仅有财物。
“去……看看镇上还有没有药铺开着,抓一剂风寒的散剂,若没有,买些薄荷丶蝉蜕丶生甘草……再买些米。”她将铜钱递给老汉身边一个稍显健壮些的年轻人,年轻人接过钱,手都在抖,看了眼老汉,又看了看与应,重重点头,转身冲进雨幕。
小哪咤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那是他之前在市集上非要买的桂花糕,只咬了一口就嫌弃地包了起来。
此刻,他看看布包,又看看老汉怀里那个气息微弱的孩子,脸上满是挣扎。最终,把那块被包好的桂花糕递给了老汉:“给他吃……甜的……吃了……就不苦了……”
老汉接过,连忙道谢,小心地掰下一点,用水化开,喂给孩子,那点甜味似乎真起了作用,孩子紧皱的眉头松开了些。
小哪咤看着这一幕,黑亮的眼睛里闪过奇异的光,与应走到破庙那扇歪斜的门边,望着外面越来越大的风雨。
当年,他们撞破天道禁锢,掀翻凌霄殿,将腐朽秩序砸个粉碎,然而,当狂火稍歇,目睹下界因天庭崩塌而妖邪横生丶山河破碎丶哀鸿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