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格格 > 第27章 钓鱼 当年中原士族衣冠南渡(第1页)

第27章 钓鱼 当年中原士族衣冠南渡(第1页)

第27章钓鱼当年中原士族衣冠南渡,……

当年中原士族衣冠南渡,为保证能在江南安居,不得不与本土士族合作。因此,吴郡四姓顾陆朱张一时如日中天。

然而门第的维系亦如履薄冰,一着不慎,原本的庞然大物便会衰颓腐朽。

到了现在,张氏已经彻底消失,朱氏滑落到次等士族的末流,陆氏青黄不接,即将衰落。

唯一还列在高等士族中的只有顾氏,但如今顾氏的情形同样不容乐观,当代顾氏最高位者顾约,也不过是徐州刺史,都未能进入权力中枢。

顾约拿着手中信件,撑颐斜靠在几边,仪态是世家惯有的优雅从容。

他不在建康,因此不能确定王适安的心思,但如今收到王适安来信,便对王适安之心捉摸得七七八八。

哪有忠心的臣子一个劲增加自己手下兵员数量的?

答应王适安,便意味着他与王适安站在一处,背叛朝廷。

背叛朝廷对高门士族来说倒没什麽,在他们看来改朝换代不过是由他们主持着把一家的东西送给另一家。

只是如今的顾氏并没有这样的底气,而且那一万徐州兵是他唯一的底牌,如此送出去未免可惜。

可若是不给,王适安未必不会来抢。王适安那般凶悍,他同样讨不了好。

顾约心情沉重,他微抿起唇,心想,不然就装病吧,就当他病重,已经不能向外界给出回应。先把此事拖下来,届时再视情况而动。

正要叫医师来安排装病事宜,外间忽然又响起一道声音:“主公,陛下来信!”

顾约:“?”怎麽陛下也来凑热闹?

平时一个个把他当透明人,现在用得到他,就又想起来他了。

府中参军再次跑进,递来一封书信。

顾约拿过来拆封打开,视线落在上面。

他第一个想法是:

虽然传闻陛下不通文墨,但陛下的字还是颇为端正,自成风格,算是他见过的字体中的佼佼者。

顾约擅长书法,对书法极感兴趣,下意识品评了一番字体後,才开始关注内容。

和王适安所书不同,这封信直入主题,要求他出借兵权给王适安。

重复读了一遍确认没有看错,顾约微怔,感到有什麽东西超越了他的认知。

陛下竟然为王适安说话?

就连他也看得出王适安觊觎帝位,陛下总不至于连这都察觉不出来。

就算陛下对此毫无察觉,庙堂诸公也会有人进行提醒。

总之,陛下一定是有足够条件知道王适安之心的。

那……

顾约脑中灵光一闪,敛目自语:“游鱼贪食,钓者诱之……1所谓的钓者,正是陛下啊。”

刚才看到陛下的字那样好看,完全不像一个不通文墨的人能够写出来,他心里就産生了疑问。

现在他完全明白了,陛下一直都在僞装,知道王适安野心而故意放任,是为了让王适安被一步步纵容得失去戒心,到时一举擒获。

若不是字体使陛下露馅,他也无法看破这层僞装。

陛下心思竟深沉至此。

有这样的陛下,就没必要考虑别人了。

顾约隐约看到了进入权力中枢,重振顾氏门楣的机会。他改变主意,对参军道:“随我去洛口。我要面见陛下,亲口陈述意见。”

*

谢啓所写的那篇檄文最後还是投入了使用。

包括左寓在内,所有看过这篇檄文的都是赞不绝口,并纷纷表示从中有了文学和人生方面的领悟。

甚至有的还建议谢啓回建康後创建文学派别,他们好加入。

而王适安得知檄文内容後,只是很平静地要求崔衍昭以後离谢啓远点。

王适安表示谢啓写出来的那些情节有鼻子有眼,一定都是亲身经历,这种经历太丰富的人不适合接近,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崔衍昭:“……”如果他替谢啓解释了,王适安肯定会抓着他问他都是哪来的经历。

还是委屈一下谢啓吧。至少王适安肯定不会盘问谢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