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装晕字还来得及吗?
侍人放下後就离开了。
王适安:“今人尚《古文尚书》,系孔子十一世孙汉博士孔安国于孔壁所得,此事在《昭明文选》中亦有记载。”
崔衍昭默默点头,他之前在王适安家里看过《昭明文选》,里面正收录了《古文尚书》的序文,序文所讲就是这件事。
王适安不多介绍,直入主题,“《尚书》五十八篇,阿昭意从何处学起?”
崔衍昭:“……啊?”
他不敢说他根本记不得五十八篇各自的名字。
辅导作业本来就让人烦躁,要是他表现得不好,恐怕把王适安气出毛病。
加之王适安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一旦生气更容易造成惨烈的後果。
崔衍昭随手指了一个,暗戳戳把填空题变成选择题,“就这篇吧。”
还好王适安并未计较。
*
王适安很有耐心,崔衍昭之前想的辅导作业辅导到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电闪雷鸣的场景并未发生。
就是对他来说读文言文好痛苦。
而且每看完一篇王适安还要先问他有什麽想法,随後才愿意给他讲解。
崔衍昭都要学麻了,王适安终于道:“今晚就到这里。”
崔衍昭如蒙大赦。
他现在满脑子全是“敬授民时”“允厘百工”,还有“哉”“吁”“咨”“於”“已”等等语气词,这样的大脑让他觉得陌生。
崔衍昭晕乎乎地站起身,把帛书抱进怀里,径直往门外走。
王适安讶异:“你去哪?回来!”
崔衍昭已走到门边,被王适安一喊,迷茫了一下。
下课了不就该收拾收拾走人吗,还得去另外教室上别的课……不对!
他已经穿越了。
崔衍昭默默转身走回来。
王适安上下打量崔衍昭,看出崔衍昭是真的累了,心中微怜。
王适安叹息:“向使你我早日相遇,便能一起研读经义。”
他投军时,对经史子集同样知之甚少,更别提时下风行的诸多学说。
偏偏当今名士最重学问风度,若不通文墨,再勇武也难成气候。
为拉拢人才,他用在读书上的时间并不比打仗少。
崔衍昭跟着王适安叹了一口气。
如果穿越的是王适安就好了,《高等数学》《生物化学》《遗传学》《作物栽培总论》一定能给王适安上一课。
到时就是他教王适安……要是真能这样多好啊。
闻崔衍昭叹气,王适安怜惜更甚,破天荒语气温和地解释:“阿昭不知书,如何令人诚服?”
崔衍昭诚恳:“有皇後便够了。”
王适安负责卷,他只需要坐等被王适安卷下去。
气氛本是和谐的,王适安在刚才的教授中也十分耐心,全没对崔衍昭红过脸。
然而听到崔衍昭这一句,王适安语气忽冷,“陛下可知丈夫当为妻子自强?”
崔衍昭一惊,後知後觉地心生悲痛。
是啊,他还这麽年轻,就已经有妻有子了。
怀着对逝去的青春的痛惜,他咬咬牙答应道:“我一定好好学习。”
-----------------------
作者有话说: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化用了一点点《资治通鉴》中孙权劝学的句子,孙权劝学这个故事应是司马光自己创作,去《三国志》里看了没有。
还有一件事就是可能做不到四月准时完结,首先是以我的手速日更略难,其次是同事离职,我最近可能会被抓去加班,本就不多的时间雪上加霜。
我尽量挤时间码字,有空就多写一点,请大家见谅(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