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万水千山的意思 > 环江沿岸(第1页)

环江沿岸(第1页)

环江沿岸

柚子花开了,花香混着四月小小的雨飘的整个村都是,香得很冷冽,但是不熏人,是比较通透的一种香。这香味存在感很足,覃老师晚上在宿舍里窗外飘进来的全是这味道。

有雨就有雾,雨很小,小到让人觉得不该用下这个字,该用飘,能看见远处地树一层一层地变淡变灰,雾雾蒙蒙,山顶上的雾浓的让人看不到山顶,会以为那座山真的要破了天。

宜州有美誉“宜山宜水更宜人”,水稻一年两熟,热带季风气候,能种的果树非常多,有龙眼,有芭蕉,柚子和黄皮果,五月份立夏过後其实天就开始一直热了,过一月热一月,桂柳话的“热”读音念的像“来”字再绕再轻一点,覃老师总是能听见学生突然冒出几句饱含感情的桂柳:好来啊。

两广天气都差不多,他在广东的朋友热的给他发牢骚说我们南方人强就强在心理素质强,覃文松的支教工作快服满一年了,刘华年也一年没见着他人了,有天覃文松打开微信就是他一句:最近在哪发财呢?

覃老师心说我发什麽财,当老师的能发什麽财,这学期过完就是初三,他忙着赶课赶进度把课本都讲完,马上就要开始第一轮复习,他哪里有空发财。

要不然网上怎麽会有段子说:学师范的女主角和男主立下誓言:“我要是有一天当老师发财了,我就和你分手。”男主泪流满面,不会有比这更长久的誓言了。

于是他反手问了刘华年一句:没发财,你现在还在做自媒体?刘华年和他就是跨时空聊天,隔了半小时才回一句他最近还在做。还说等他回来了可以去他直播间讲课,他做旁听。

两个人能联系这麽多年全靠刘华年时不时给他发几条消息,他刚到宜州那几周,刘华年就说要给他寄点东西让他给地址,因为送快递只能送到宜州城里或者怀远,覃老师为此还去城里的园村社区卫生所沟通了一下,快递地址填人家的门牌号。

“你回来的时候给我带点特産就行了。”刘华年说这话的时候挺潇洒“网上不是说广西水果挺便宜的,你给我带点水果也行。”

覃文松想了一会,然後说“给你带点这边的牛肉干,那辣的你应该爱吃。”

他还给刘华年开玩笑“我到时候带只鸡给你?”

“别,你自己吃。”刘华年吃这个都吃怕了,什麽白切的盐卤的手撕的,他吃的够够的。

晚些时候覃文松走去教室看学生晚自习,边走边想,想着他学生记忆里记不清哪科老师在黑板上写着六七八,说高考在六月七八号举行,谐音录取吧。

中考在明年六月底,还剩馀不到一年时间,现在历史讲课到九下第六单元,语文还差一篇出师表文言文。

三节晚自习倒是很安静,都是些课本翻页声,唐浩钧在写习题,擡起头有些忐忑地朝讲台上看,又低下了头。

于是第二次擡头时对上了覃老师带着询问的眼睛,他下位,拿着试卷走上去,指着一道选择题题号前的括号里的字,问:“老师,这个括号里面的唯物史观是什麽意思?”

覃文松把教师用书推往一边,看了几眼题目“还挺多人好奇这个的,就只是不懂这四个字什麽意思吗?题目呢,这题选C有问题吗?”

唐浩钧摇头,表示自己对题目答案没问题,覃老师和他说你先坐回去吧,我在黑板上讲。

覃文松把一根新的粉笔被折了两半,在黑板上写了个数字4“今天作业第四题那个选择,是不是好多人不知道唯物史观是什麽?我讲一点,这个不听也可以,不会考。”

“其实就是马克思的共産党宣言,生産力生産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辩证唯物主义,好像你们高中会学吧?”

他继续接“前几天写的那张单元卷论述题,就是材料给的是九上中世纪庄园经济和城市发展,很多人论题写了生産力的发展推动生産关系变革的那张,但是很多人论述写反成生産关系变革推动生産力了。”

“没事,现在不考这个,但是可以了解,就是他标了唯物史观就是说这道题考的是关于这一课的,做题不会的时候你也可以找哪个选项是这单元内容的,但是考试不能这样,好吧?”

初二期末考已经涵盖了所有课本内容,历史语文都要考六本,六月底期末考。

然後六月三十号下午,学生考完了,就放暑假了。

合寨中学周边都是矮山,要是站在教学楼门口那个竖着红旗的水泥地上拍照,覃文松觉得要是发在网上估计都会有人玩梗:背景是p的吗?

这里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村口是从高到低的缓坡,村尾土坡又凸起顺着後山起,中南土地种稻谷玉米,往西靠水系的一面种大片的甘蔗,往北靠山穿过竹林的矮坡全种桑叶,自家院就种红薯南瓜花生。

开春的时候种的水稻五月份要除杂草了,现在机器用的广泛了,翻土,播种,插秧这一类都少用手来做了,学生就是放假时候要收割的时间会下地帮着家里,或者春耕的时候帮着种一亩水田,地都不用下,可以直接在边上站着抛秧苗,抛累了就一株一株地扔,弄完了再看田里哪里稀疏就再补种几株,时代在发展,但人就是在土地里长大的,也离不开土地,总想做点活。

一放暑假合寨中学的学生就会帮着家里晒谷,又收谷,这月份热的土狗都蔫,覃文松想着去帮学生们收点呢,但不管是汪春水还是唐浩钧看见他都如临大敌,觉得这在大城市住久了又高又有点瘦的老师干不来这个,覃文松刚帮着套了一个蛇皮袋,唐浩钧就想让他去阴凉地休息,说了两遍:“真的不用啊,太阳好晒的。”

覃文松看他剪得短短的头发,就算带着遮阳帽还是被闷出了半张脸的汗,眼睛和汪春水一样,棕的发黑又很亮。

他最终还是帮上忙了,但被唐浩钧要求留下来吃饭了,他奶奶也附和着他,覃老师推脱不过,人太好客,这一回不留,还会有下回,不是为了回报请吃一次饭,而是一种长久以来在群体中的良善让他们说出一句:去我家吃饭呐?

在这里说一句去我家吃饭,和一句吃饭了吗一样,好像已经变成了打招呼的常用语句了。

七月份到八月份时候的第二季秋稻长势非常好,已经能看见绿色的稻穗,出太阳就把这绿色照的非常漂亮,田埂上长了很多橙芯白花的路边菊。

村口到村尾由一条稍宽的水泥路为主路,支路向各户分散,覃文松有时候也走走村里这条水泥路,就从村尾那颗番石榴树的往下走,他看过路中间那面印着“打击电信诈骗,构建和谐合寨”的砖墙上贴一张已经泛了黄,有雨水留下痕迹的纸,纸上写着三个大字好消息,凑近看纸上又写了,镇中心开发区方向30米处,长期收下茧,双宫,黄斑,小颗茧,下边跟着以上物品一斤对应价。

他快走到村口了,路过那片好大的稻田的时候汪春水正站在河里挽着裤脚找田螺,看到他了,她不近视,又看了几眼确认了那个人是他。

汪春水尽力把声音喊大了,怕他没发现,边喊边挥着手。

“覃老师——”

她喊了好多遍,声音传过绿油的稻田。

“老师——”

这时候日已经落一半了,已经不热了,开始翻风了,而且风吹得很大,把树叶吹得非常响亮,把绿稻吹成滚动的绿浪,天不再是那样蓝的纯粹,混着一点灰,天从日落的方向开始变粉变橙,山也不再是白天那样青翠,而是变暗变深,和山前的黄土坡,山後的绿林堆在一起。

覃文松也朝她挥了两下手,汪春水田螺找够了,从田埂上一路走到大道上,她走的有点儿着急,鞋底都沾到点野草的叶片。

这时候有鸟过,覃老师安静地站在道上等着她走上来,笑的挺灿烂:“你走慢点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