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带兵入藏的人选,大殿里的气氛有些紧张。
康熙看了看站在一边面无表情的老四,直接开口点名:
“胤禛,你说说看,谁带兵入藏比较好?”
胤禛心中先是一跳,跟着就平静下来,既然下场去抢了,那就要争到底。
“回皇阿玛,儿臣认为十三弟是带兵入藏的最好人选。”
“噢?老十四就这么不入你的眼?”
康熙明显是在找茬。
胤禛不慌不忙:
“皇阿玛,儿臣记得此前议过的,这次带兵入藏,重要的是宣示军威,动手打仗倒在其次。
十三弟为人谦和有度,尤其是经常外出办差,对各种情况有着丰富的应对经验。
此去藏区,可以更好地处理各类突情况。
另外,这次自川入藏的路线是十三弟亲自挑选的。
对一路上的行军有着充分的准备,做了万全的方案。
如果由十三弟带兵入藏,自然是情况熟悉,人情练达,可以更好地宣示皇阿玛和朝廷的威严。
十四弟本也是良选,但是他选的方向是自青海入藏,对自川入藏的路线情况不熟悉。
如果一旦出现意外,恐怕会进退失度,影响了朝廷的体面。
鉴于此,儿臣举荐十三弟带兵入藏,请皇阿玛鉴纳。”
康熙点了点头,老四说得也有一定道理。
“胤禩,你怎么看?”
老头子真的是不怕事大啊,今天是要看个真章了。
胤禩胸有成竹地出列奏到:
“回皇阿玛,儿臣以为,带兵入藏当以十四弟胤禵为帅。
他虽比十三弟小一岁,却久在兵部,对军伍之事更加熟知,指挥队伍更加得心应手。
再者,此次既然是去扬我军威,那就随时要准备开战。
儿臣以为十四弟更适合攻坚克难。
一旦有事,可以很好地痛击敌人,让他们见识到朝廷大军的厉害。
至于四哥所言行军路上之事,既然十三弟已经做好了准备,十四弟完全可以按此行军,可保大军万全。
请皇阿玛鉴纳。”
康熙心里暗自叫绝,老八这小子确实能说会道,这下子算是一下子说到根上了。
既然老十三都准备好了,那老十四拿来使就是了,有点意思。
胤禩说完,大殿里顿时有些冷清起来。
双方都表演得很充分了,其他人也说不出什么好词了,只等康熙裁判了。
康熙却饶有兴致地看向了胤礽:
“太子,你怎么看?”
允礽侧转身面向康熙:
“皇阿玛,儿臣赞同四弟的主张,由十三弟带兵入藏。
十三弟本就精通兵略,又经常办差,对军队和地方的情况都比较熟悉,入藏可以更好地处置各类突情况。
再加上此前皇阿玛令他在府读书,十三弟认认真真读了一些书,学识能力更是大幅提升。
由他带兵入藏,需要进击时可扬我军威,需要安抚时手段多出,可以全功。
至于十四弟嘛,一则失于年少气盛,二则此前身体抱恙。
是进军途中身体出了什么事情,那就追悔莫及了。”
嘿,没想到老二也出息了。
康熙心中对老二高看了一眼,在家也没看几天书嘛,水平明显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