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大学的a-会议中心,是整个地下基地最能体现“未来”二字的地方。
整体呈现出一个完美的环形,墙壁与天花板由一种可以自由调节光线和显示信息的柔性材料构成。此刻,墙壁呈现出温和的乳白色,将会议室内的气氛烘托得庄重而肃穆。
一张巨大的圆形合金会议桌占据了中心位置,表面光滑如镜,倒映着每一个与会者的面容。这与传统的、充满了权力阶级意味的长条形会议桌截然不同,它似乎在无声地宣告着,在这里,每一个席位都是平等的。
然而,苏沐晴知道,形式上的平等,永远无法消除人心中的惯性与偏见。
这是她上任席运营官之后,主持的第一次全体项目进度协调会。所有核心项目组的负责人、各个后勤保障部门的主管,悉数到场。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好奇,有期待,但更多的,是一种审视和观望。无数道目光,或隐晦,或直白,都聚焦在了主位上那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女性身上。
苏沐晴今日穿了一身剪裁得体的银灰色西装套裙,长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整个人显得干练而沉静。她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从头花白的王院士,到一脸桀骜的林向东,再到坐在角落里,双手抱在胸前,表情看不出喜怒的后勤主管,周卫国。
她知道,昨晚那封邮件,已经在水面下掀起了怎样的波澜。今天,就是风浪正式拍击礁石的时刻。
“各位。”苏沐晴的声音透过微型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议室的每一个角落。她的声音清冷,但富有穿透力,瞬间就将所有人的注意力牢牢抓住。
“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参加这次会议。长话短说,我召集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
她停顿了一下,给了众人一个消化的时间,然后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正式宣布:
“从今天起,未来大学所有的项目资源申请、审批与调度,将统一通过【奇点项目资源管理系统】进行。所有传统的纸质申请、线下报批流程,即刻作废。”
话音刚落,会议室内原本还算平稳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最深处的涟漪。
有人惊讶,没想到她如此雷厉风行,第一天就敢推行如此彻底的改革。有人赞赏,尤其是那些被混乱的资源申请流程折磨已久的年轻科学家们,眼中流露出兴奋的光芒。而更多的人,则是皱起了眉头,脸上浮现出抵触和疑虑。
第一个打破沉默的,正是苏沐晴预料中的那个人。
“咳嗯。”
一声刻意的、略显沙哑的咳嗽响起。后勤部主管周卫国,身体微微前倾,十指交叉放在桌面上,看向苏沐晴。
他年近六十,身材微胖,穿着一身半旧的深蓝色干部服,肩章和领章的位置虽然空着,但那股子从常年军旅和国企后勤管理生涯中浸润出来的气质,却丝毫未减。他的眼神带着一种长辈审视晚辈般的关切,语气更是充满了“倚老卖老”的“善意”。
“苏席运营官,“他故意在称谓上顿了一下,似乎还有些不习惯,”您设计的这套系统,方案我昨晚仔细研究过了。很了不起,很先进,很科学。理论上,可以说是完美无缺。”
他先是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话锋却猛地一转。
“但是……”
这两个字一出口,会议室里所有持反对意见的人,精神都是一振。
“但是,科研工作,尤其是在我们未来大学这里进行的、全世界都没有先例的科研工作,是活的,是瞬息万变的!它不是电脑屏幕上那些冷冰冰的数据能完全计算和预测出来的。”
周卫国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充满了“经验之谈”的说服力。
“就拿王院士的高能物理实验来说,”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在场威望最高的科学家,“王院士德高望重,他的实验何等重要!万一,我是说万一,在实验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突然现能量供应的计算模型出现了微小的偏差,需要紧急增加百分之十的电力供应。按照您的新规矩,是不是还要让王院士从实验台跑出来,登录系统,填写一份详细的申请报告,然后等着那个什么ai的智能调度?”
他摊开双手,一脸痛心疾的表情:“各位,那黄花菜都凉了!千载难逢的实验契机,可能就因为这几分钟的流程,付诸东流!这个责任,谁来负?是系统,还是ai?”
他的话,极具煽动性。
在场的一些老同志,尤其是其他几个后勤保障部门的负责人,立刻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周主管说得对,科研不能太死板。”
“经验,有时候比数据更可靠。我们搞了一辈子后勤保障,什么样的突情况没见过?靠的就是临场的灵活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