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120章风波之後
说实?话,高家是不喜且看不上这个离经叛道丶不服管教的女儿的。当初高大娘子坚持和离,高家放话“高家没有?和离的女儿”,等同于是向外界宣告高家不会再管这个女儿了。
本以为没有?了家族庇护的高大娘子之後日子会越过越难,迟早会向高家服软,痛哭流涕认错请求重新被接纳回高家,万万没想到高大娘子开了一间飞红堂之後,不仅把生?意做得极为火热,不知怎麽的竟攀上了都尉崔栋之妻卢氏,甚至通过卢氏还?攀上了江都王妃。
这麽来看,这个离经叛道的女儿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这次的事情她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为高家出一份力?。若是办好了,事後他们也不是不能?重新接纳这个女儿回来。
是的,求人?还?要摆高姿态。仿佛他们不是来求人?的,而是来施舍的。
这就是高家。
他们明明是有?求于人?的人?,但仅仅是因为对象是自己的侄女丶自己的晚辈,还?是那种被谋夺了父亲留下来的财産丶扫地出门的小辈,他们高高昂起的头颅不曾低下一点,摆足了长辈的架子,却自以为已经足够低三下四,怎容得小辈说半个“不”字。
但高大娘子偏偏就不惯着他们,没有?应下所求之事,他们拉不下来脸,自然会恼羞成怒。
吴大掌柜以前跟着高大爷做事,也没少见识高家那些?人?的嘴脸,偏偏高大爷拗不够高太爷这个父亲,又?顾忌着兄弟情分,一再退让。可高家那些?人?可不会认为你的退让是付出丶是对他们的宽容和扶助,他们只会认为你的退让是理?所应当丶合该如?此。
他担心?高大娘子心?软,真应下此事。若是别?的事情也就罢了,可这件事情万万不行。
这次的事情多大啊。高家被下狱的那些?人?是大王要治他们的罪,他们也确实?是触犯大衍律例了。此次大王彻查贪污乱纪显然是动真格的,这是国之大事,怎麽因私情而放水。东家好不容易入了王妃的眼,若是因为这事情前功尽弃不说,还?很有?可能?会遭了王妃的厌弃。
正是听说了这次是高四爷来找东家说情,吴大掌柜才火急火燎地赶来劝阻。好在东家是清醒的,高家那些?只想吸血的人?不值得。
“褚氏都不能?幸免,高家凭何脱身。”高大娘子不傻,彻查贪污乱纪是江都国之大事,岂容个人?求情徇私。若是这麽浅显的道理?她都不懂,她也走不到今日了。
高大娘子请吴大掌柜放心?,她不会心?软的,并说道:“自不用去管他们,待过些?日子他们自然就会消停下来。”
为什麽会消停下来呢?
因为很快他们折腾来折腾去就会发现一点用都没有?,除了无能?狂怒之外再无半点办法?,自然就会消停了。况且,求人?办事是要花钱走关系丶打通关节的。高家这次牵涉的事情这麽大,只花一点钱就跟石沉大海一样,一点水花都溅不起来,那必然是要花很多很多钱的。
可钱大把大把地花出去了,却没有?起一点效果,时间久了,高家内部必然会有?人?生?起不满。高家毕竟是一个大家族,再怎麽算,折进去的那些?人?终究只是少部分而已。花大笔的钱和精力?去捞高四爷那些?人?,有?极大的可能?捞不出来不说,钱还?得打水漂,即便是真的让他们最後侥幸能?保得一条命活下来了,那又?有?多大的用处呢?
高四爷那些?人?此後必定绝了仕途,花费那麽大的工夫和代价去捞那些?注定已经废掉的人?,有?什麽意义呢?高家内部因此生?出的分歧和矛盾要不了多久就会显现出来,现在只是才刚开始,即便有?人?不满也只是藏着没有?表露出来。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不满只会越累越多,直至爆发。
那个时候,高家地人?哪里还?有?空来烦她。
看吧,高家请她出手相助被拒时骂她果然是商人?本色,自甘堕落染得一身铜臭味,对待血脉亲人?还?要斤斤计较,算这算哪。其实?最会算的反而是他们那些?人?。
想着,高大娘子面上浮出讥讽之色。
“东家看得开,这日子总会越过越好。”吴大掌柜想得明白其中的关节,放下心?来。既如?此,那便不用再去管那些?人?了。没了麻烦事,他问起高大娘子的女儿,满脸慈爱,掏出一封包好的糖人?,“过来时看见路边的糖人?捏得极是传神生?动,便买了一支过来。”
“她在书房习字呢,知道她吴叔爷过来不知道怎麽高兴呢。”高大娘子笑道,转头叫人?将女儿带过来。
冬至之前江都搞出了这麽大的一波阵仗,虽说是江都内部之事,可藩国之上还?有?朝廷,藩国之旁还?有?藩国,江都从?来都不缺关注。事一出,江都隔壁的定安国几乎是第一时间就知晓了。褚之彦传信于定安王,告知褚氏因此大受折损,褚之邑的定襄将军之位都有?坐不稳的趋势。江都王步步紧逼,褚氏身陷囹圄,以一己之身难以招架,请求定安王援手。
“蠢货,废物。”定安王看完信大怒,在书房之中怒骂不止,一把将信掼在地上。
书房之内还?有?人?,但此刻谁也不敢在定安王盛怒之时出言相劝,唯有?静默,等待着定安王将胸中怒火发泄出去,理?智回归後再说。
定安王气过一阵了,但也被怒火烧得口干,渴饮一大杯茶水之後,目光扫视下方左右谋臣幕僚,问道:“诸位如何看待此事?”
褚氏乃定安王岳家,定安王妃已诞下一子一女,按理?说褚氏此番求援,定安这边无论如?何都不能坐视不管。可问题是,要怎麽管,如?何施以援手?
说来褚氏闹到如?今这个局面也是自己不谨慎所致。明知江都王巡视边境来者不善,偏偏不知谨慎没有?将手里不干净的东西清扫干净,最後叫江都王拿住了把柄发难。人?家手头上的证据都是实?打实?的,况且这是江都内部之事,江都王因此发作褚氏谁也不能?说半个“不”字。局面已然如?此,这时候才传信来求援,定安王这边又?能?做什麽?
毕竟说破了天定安王也只是江都王的兄弟,大家都是诸侯王,谁也不比谁高贵。定安王没有?理?由也不该插手去管兄弟诸侯国内的事务。就算定安王想管,那也得看江都王搭不搭理?。
可真的完全不管也不行。褚氏毕竟是定安王的岳家,褚氏被江都王收拾了,定安王这个女婿面上也不好看。再者,这些?年褚氏并非是没有?贡献的。用完了就把人?踹一边不管了,这多少有?些?过于无情无义了。虽说这是一方面,但其实?大家心?里都门清,如?今的褚氏于定安王的大业来说已经发挥不了多大的用处了。
现下就是不知道定安王是如?何想的。褚氏是他的岳家,这件事情要如?何做还?得他亲自开口发话才行。
“联系朝中交好的御史?,叫他们因此事上疏弹劾江都王。”定安王头痛扶额,最终说道。
如?此,底下谋臣幕僚便知晓定安王的态度了。
管还?是要管一下的,总不能?寒了褚氏的心?。但也只是象征性地令御史?弹劾,毕竟御史?弹劾诸侯王是要有?证据的,无凭无据的,且不说弹劾不成,御史?也要遭到申饬,东宫那边甚至可以因此撤掉御史?,令其贬谪出京或者直接去职归家。
其实?这御史?就相当于是定安王给褚氏的一个安慰。即使如?此,那他们就得选一个相对鸡肋的御史?出来。食之无味,真丢掉了也不会觉得有?多可惜。
定安王这边做事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没过几日,湛京那边御史?便上了弹劾江都王的奏疏,言江都王借查抄贪腐之事肆意扩大牢狱,罔顾律法?,此为不仁不贤,请惩之。东宫这边早有?准备,出列一条一条驳斥回去,有?理?有?据,直将那御史?驳得面红耳赤。最後的结果便是御史?被贬官出京去一偏僻荒远之地做县令,这辈子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回来。
这时候已经没有?人?在意那个前御史?怎麽样了。能?站在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有?几个不是人?精,岂会没有?听说近来江都闹出的动静,更知道这前御史?弹劾之事算是定安王与东宫丶江都王的一次博弈,而博弈的结果无疑是东宫这边再一次大获全胜,那前御史?不过是这次定安王那边推出来的一个炮灰罢了。
前朝发生?的事,後宫里也有?所耳闻,尤其是这事还?涉及到了两个已经就封的诸侯王。栎阳长公主百里澄到椒房殿中给皇後请安的时候顺带着也说了一嘴这事,“我看老三也是没有?办法?了,才使出了这麽一招意思意思。”
可不就是意思意思麽?
百里漾就封之後,随着手中王权的收紧,褚氏在江都的势力?一日不比一日,这次又?在贪墨风波里折损严重,失去了最重要的对永定大营的掌控权。今後褚氏在江都若是再不老实?,五郎想怎麽敲他们就怎麽敲,褚氏连反抗的馀地都不会有?。
褚氏自然不会愿意自己陷入这样任人?拿捏的境地,可他无力?翻身,只能?求助于定安王。定安王不能?真的一点都不管,他管了,但管不了,这就是他的态度。
“当初这丈人?可是他自己找的,如?今却嫌弃起来了。”百里澄讽笑道。
可不就是嫌弃麽?定安王估计觉得褚氏成事不足败事有?馀,如?今什麽助力?都没有?不说,还?净惹出事情来让自己来摆平收尾。如?今的定安王妃日渐不得宠爱,褚氏那边传来的都是不好的消息,久而久之,褚氏在定安王那里的地位也日渐尴尬起来。
皇後欣然道:“经此一事後,五郎在江都的地位算是彻底稳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