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弈动长安在哪能看 > 驿馆暗流(第1页)

驿馆暗流(第1页)

驿馆暗流

吴地使团入驻的鸿胪寺驿馆,位于长安城东南角的崇仁坊,毗邻繁华的东市,却又因官署林立而自成一格,环境清幽。驿馆占地广阔,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显然是朝廷为接待重要使臣精心准备的。

使团入驻当日,驿馆内外便由朝廷派出的禁军与孙策带来的江东精锐共同守卫,明哨暗岗,戒备森严,寻常人等根本无法靠近。

然而,就在当夜子时,一道黑影如同融入夜色的狸猫,悄无声息地避开了所有明暗哨卡,如同一缕青烟,飘入了驿馆内最为幽静的一处独立院落——那是孙策与周瑜的下榻之处。

院落书房内,灯烛未熄。孙策已卸去沉重的甲胄,换上一身宽松的赤色锦袍,更显身姿挺拔,他并未如外人想象的那般粗豪放诞,而是坐在案前,手指在一张摊开的长安城防图上缓缓移动,目光锐利,若有所思。周瑜则坐于窗下,面前摆着一架古琴,他并未抚弹,只是指尖虚按琴弦,似在感受着某种无形的韵律。

那道黑影落入院中,身形展露,正是日间跟随在使团队伍中丶毫不起眼的一名“工匠”打扮的随从。他快步走入书房,对着孙策和周瑜单膝跪地,动作干净利落。

“主公,都督。”

“讲。”孙策头也未擡,目光依旧停留在城防图上。

“是。”那探子低声道,“属下等遵照都督吩咐,分散查探。长安城内,明面祥和,但暗地里的确波涛暗涌。大理寺近日活动频繁,暗探四出,重点似乎在城东废弃的望海别苑一带。另据江湖渠道传闻,前几日翰林院一位精通古籍的王博士暴毙,死因蹊跷,似乎牵扯到一本名为《天元策》的棋谱,而尧天组织的一名少年弈星,曾被卷入其中,险遭栽赃。”

孙策闻言,终于擡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哦?尧天?可是那个以明世隐为首,在长安地下颇有势力的组织?连他们都牵扯进来了?”

周瑜微微颔首,指尖在琴弦上轻轻一拨,发出一个清越的单音:“不错。我前日与那弈星手谈一局,此子虽体弱,但心智卓绝,非是池中之物。他能从栽赃中脱身,并反向追查,可见尧天亦非易与之辈。”他看向探子,“还有何发现?”

探子继续禀报:“望海别苑附近,除了大理寺的暗探,似乎还有另一股势力在监视,行事风格更为隐秘,疑似尧天的人。此外…属下等在查探过程中,发现除了我们,似乎还有第三方的人,也在暗中关注别苑,其身手诡秘,不似中原路数,所用兵器淬有剧毒,且…似乎精通潜行匿踪之术,我们有几个弟兄差点被发现。”

“第三方…”周瑜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琴身,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果然…‘幽夜之墨’的人,也坐不住了。”

孙策放下手中的地图,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嘴角勾起一抹带着战意的弧度:“‘幽夜之墨’…就是公瑾你之前提到的,那个躲在暗处搞风搞雨的耗子组织?看来这长安城,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热闹。明面上有大理寺,地下有尧天,暗处还有这群耗子…真是群雄并起啊。”他转过身,看向周瑜,“公瑾,你觉得,他们搞出这麽大阵仗,到底想干什麽?那本《天元策》,还有那废弃别苑,藏着什麽秘密?”

周瑜沉吟片刻,缓声道:“《天元策》表面是棋谱,但据古籍记载,其内可能暗藏了古代机关城的核心构造图,或者…某种引动地脉能量的阵法。而望海别苑,前朝那位亲王痴迷海外仙山,曾倾尽财力研究机关与阵法,试图造出能远航仙山的巨舰或是…某种沟通天地的装置。‘幽夜之墨’选择那里,绝非偶然。他们很可能是在利用前朝遗留的基业,进行某种…危险的试验或建造。”

他站起身,走到孙策身旁,目光同样投向窗外,仿佛能穿透重重屋宇,看到那城东方向的黑暗。“伯符,我们此来长安,明面上是应朝廷之邀,商谈江淮漕运与边境互市之事。但暗地里…”他的声音压低,带着一丝冷冽,“查清‘幽夜之墨’的动向,阻止他们可能危及江东乃至整个天下的阴谋,才是重中之重。我怀疑,他们的目标,绝不仅仅是长安。”

孙策重重一拍窗棂,眼中精光四射:“管他们想干什麽!既然让我们碰上了,就别想得逞!公瑾,你说,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事?是直接找狄仁杰那老小子摊牌,还是…”

周瑜摇了摇头,智珠在握:“不必急于摊牌。狄仁杰是聪明人,大理寺想必也已察觉到异常。我们若贸然介入,反而可能引起朝廷猜忌,打乱他们的部署。眼下,我们更适合…暗中推动。”

“如何推动?”

“两个方面。”周瑜伸出两根手指,“其一,继续暗中查探‘幽夜之墨’的底细,尤其是他们在望海别苑地底的具体动作。我们带来的那些‘工匠’,该派上用场了。其二…”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微妙的光芒,“加强与尧天的‘联系’。弈星此子,是关键。通过他,我们既能了解尧天掌握的线索,也能间接影响大理寺的判断。毕竟,在某些时候,地下势力行事,比官方更为方便。”

孙策闻言,咧嘴一笑,拍了拍周瑜的肩膀:“哈哈,好!就依公瑾之言!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咱们就给他们来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後!不过…”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若那帮耗子真敢搞出什麽大动静,危及百姓,我孙伯符手中的长枪,第一个不答应!”

“猛虎伏枥,非是畏缩,而是在积蓄扑杀的力量;潜龙在渊,非是困顿,而是在等待腾飞的时机。”

周瑜轻声吟道,这句话既是对孙策韬光养晦的诠释,也是对当前局势和他们自身策略的精准概括。真正的智勇,在于审时度势,谋定而後动。

孙策闻言,豪迈一笑,眼中战意更盛:“说得好!那就让咱们看看,这长安城的浑水里,到底藏着多少魑魅魍魉!”

就在吴地使团于驿馆中定下方略之时,尧天驻地,弈星也并未安寝。

他坐在暖阁的棋枰前,面前的棋盘上并非黑白棋子,而是他根据目前所有线索,以不同颜色的玉石代替各方势力,推演出的长安局势图。代表“幽夜之墨”的黑色玉石盘踞在城东望海别苑,散发着不祥的气息;代表大理寺的白色玉石分散在城中各处,试图合围;代表尧天的青色玉石则处于一种微妙的位置,既与白色玉石有所联动,又保持着独立;而最新放入的,代表吴地使团的赤色玉石,则停留在驿馆位置,其动向未明,如同一个巨大的变数。

弈星的指尖拈起那枚赤色玉石,眉头微蹙。周瑜的到访,孙策的入驻,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两国交往的礼仪,更是一股足以打破现有平衡的力量。他们目的何在?是敌是友?

他想起周瑜那日留下的玉珏,以及他提供的关于“离魂草”和机关的线索。周瑜似乎对“幽夜之墨”有所了解,并且愿意分享情报。这是善意,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利用?

“信任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与坦诚之上的桥梁,而猜疑则是侵蚀一切合作的慢性毒药。”

弈星放下赤色玉石,轻声自语。在与吴地使团的接触中,如何把握分寸,既争取可能的盟友,又避免被卷入更大的漩涡,需要极高的智慧和定力。

他感到一阵疲惫袭来,忍不住掩口低咳了几声。身体的虚弱,始终是他最大的桎梏。但他知道,此刻他不能倒下。风暴将至,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尧天,也为这座他生活的城市,寻找到一条生路。

他拿起旁边杨玉环为他准备的安神茶,轻轻啜饮一口,温热的液体滑入喉中,稍稍驱散了寒意。目光再次落到棋盘上,那枚代表“幽夜之墨”的黑色玉石,仿佛正散发出越来越浓重的黑暗,要将整个棋盘吞噬。

地底的嗡鸣,似乎隐约可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