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惊华什么意思 > 第22章 她把自己当药试他一夜白了头(第1页)

第22章 她把自己当药试他一夜白了头(第1页)

夜风穿窗,卷起案上残页簌簌作响。

苏锦言端坐于灯下,一盏孤灯映着她清冷的侧脸。

面前摊开的是《青囊残篇》最后一卷——泛黄纸页上仅存八个字:“朔夜蚀骨,三载夺魂”。

墨迹干枯如血,笔锋断续,像是写到一半便力竭而止。

她指尖轻抚那八字,指腹摩挲过纸面裂痕,仿佛能触到母亲临终前颤抖的手。

“寒髓毒……”她低喃,声音几乎被风雪吞没,“不是普通的奇毒,而是专为帝王血脉所设的阴杀之术,以寒入髓,潜伏三年,每逢朔夜作一次,一次比一次深,直至经脉尽毁、心神俱裂。”

她闭了闭眼,脑中闪过前世记忆:孙太医捧着药录向嫡母禀报时那一闪而过的得意眼神;父亲病重那年,御赐金丹入口即化为黑烟;还有萧无衍掌心那道形如蛇咬的旧疤——原来从那时起,阴谋早已布下。

她翻遍仁济堂百年藏书,又托赵掌柜暗中打点太医院老药童,换得几册外流药录残本。

可凡是提及“寒髓引”三字的卷宗,皆被标注“虫蛀霉变”,付之一炬。

连最古老的《毒源考》也只剩半页焦边,上面依稀可见一句:“解法唯二:一曰双生血引,二曰逆经试药。”

她猛地攥紧拳头。

双生解药需至亲之血每日交换服用,世间难寻匹配之人。

而“逆经试药”四字之下,竟被人用朱砂狠狠划去,旁边批注:“悖伦逆理,医者自戕,禁传!”

烛火忽地一跳。

她抬眸望向铜铃,那枚母亲留下的蛇形铃铛正静静悬在梁上,微光流转。

她忽然想起昨夜萧无衍昏死前的模样——冷汗浸透黑袍,十指痉挛如枯枝,银针刺入神庭穴的瞬间,他猛然咳出一口乌黑鲜血,整个人像被抽去筋骨般塌陷下去。

三次施针,三次失败。

不是她医术不够,而是她所知的解法,根本就错了。

前世的记忆,只教她如何救人,却未让她真正理解这毒的本质。

如今残方焚毁,药录失传,线索断尽——

她缓缓摘下腕间玉镯,那是母亲唯一留给她的遗物,通体碧绿,内里似有微光流动。

她将玉镯贴于脉门,闭目凝神。

香炉中沉水香袅袅升起,氤氲成雾。

忽然,一股暖意自腕间蔓延而上,直透心口。

耳畔似有女子断续低语,模糊不清,却又字字入心:“……五行逆推……阴阳倒行……灵枢之门……可启……”

她猛地睁眼,瞳孔骤缩。

“逆经试药……不是以药试人,是以人试药!”

她霍然起身,疾步走向书架,抽出一本破旧残册——《本草辑要·卷七》,这是母亲当年亲手抄录的药性对照表,边缘已磨出毛边。

她快翻动,目光落在一行小字上:“寒髓引,属阴极之毒,非阳极之体不可承载其性;然若以阴承阴,反激其变,则可窥其破绽。”

她心跳加快。

若按常理,解毒当以克制为主,可这毒太过诡异,早已与宿主气血交融,强行压制只会引更剧烈反噬。

唯有反其道而行之——让身体主动接纳微量毒素,在生死边缘感知其运行轨迹,再借药性相克之理,逆向推演出真正的解方!

但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她必须亲自服毒。

以身为炉,以血为引,拿自己的命,去赌一道从未有人走通的医路。

屋外风雪更烈,敲打着窗棂,如同命运的鼓点。

她坐在案前,提笔蘸墨,手竟无一丝颤抖。

一页页药录被她重新整理,药材配伍、毒性反应、经络走向……她将所有已知信息尽数罗列,反复推演。

每写下一味药,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

她知道,哪怕一个微小的差错,就会万劫不复。

三更天,香尽。

她终于停笔,望着纸上密密麻麻的推演结果,长长吐出一口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