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惊华什么意思 > 第44章 药香飘进宫墙时她正在熬毒(第2页)

第44章 药香飘进宫墙时她正在熬毒(第2页)

苏锦言却坐在堂前,手中一杯冷茶,神色未变。

她早料到会有这一天。

甚至,她等的就是这一刻。

迷心露致幻,定魂香镇神,醒神散解郁——三者反应不同,症状各异。

她已在药匣底部刻下暗记,对应批次与添加成分。

真相,就在药里。

外面风声越来越紧,街头巷尾已有传言四起:“济世庐卖假药,害死千人!”“幕后黑手竟是苏家庶女!”更有御史台官员扬言要上奏弹劾,请求查封医馆。

可她依旧不动。

直到黄昏时分,远处马蹄声疾,尘土飞扬,一队玄甲亲卫自皇城方向疾驰而来,领头之人手持金令,直逼济世庐大门。

府门将闭未闭。

堂前烛火摇曳,苏锦言端坐案后,面前一只青瓷小炉正徐徐煎药,药香氤氲,缭绕如雾。

她低头看着炉火,神情平静,仿佛等待的不是杀身之祸,而是一场早已约定的对弈。

脚步声由远及近,夹杂着铁甲摩擦之声。

她缓缓抬起眼,望向门外渐暗的天色。

风穿庭院,吹动檐角铜铃。

她轻声道:“药出何处,查哪一批,我随你们走。”

说着,她伸手抚过案上三只密封药匣,以及一本写满暗记的薄册。

药香如雾,缭绕在济世庐的厅堂之间,仿佛一层无形的屏障,将喧嚣与杀机隔绝在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锦言端坐案后,青瓷小炉上药汁微沸,银勺轻搅,滴落铜盆的一声轻响,竟似敲在众人命门之上。

玄甲亲卫破门而入,铁靴踏地,震得梁上尘灰簌簌而下。

领头之人手持兵部金令,目光如刀扫视全场:“奉兵部令,彻查‘九转回春散’毒药案,涉案人苏锦言,即刻随行受审!”

无人敢动。

唯有苏锦言缓缓起身,素手拂袖,将三只密封药匣推至案前,另附一本薄册,纸页泛黄,字迹细密如蛛网,却每一笔都暗藏玄机——那是她以独门记法标注的批次、药引、反应症状与对应时间。

“药出何处,查哪一批,我随你们走。”她声音清冷,不卑不亢,“但我济世庐所制之药,皆有凭据。请诸位验明真伪,再定罪责。”

陆先生颤巍巍捧出一叠文书:药材采购契约、南岭采户按印的血书、运输脚队签押的路引……条理分明,证据确凿。

尤其是那封血书,字字泣血——“吾世代采兰,未敢欺心,今交蛇心兰三十株,若有伪劣,天打雷劈”。

石铁头立于阶下,铁拳紧握,怒目圆睁;杜仲缩在角落,双手死死攥着衣角,眼中却闪着光——他终于明白小姐为何要他在药中埋下三种异引。

不是防,是诱。

就在兵部官员尚在翻阅卷宗之际,外头忽起骚动。

一名通源药行的管事被押解而来,脸色惨白,嘴唇紫,喉间出“嗬嗬”怪声,竟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太医随行查验,惊呼出声:“这是‘哑蝉粉’之症!此毒无害性命,唯阻声带三日,乃古方禁药,非医道高深者不可配制!”

百姓哗然。

“天罚!这是天罚啊!”

“果然是他们动的手脚,连老天都不容!”

兵部主审官面色骤变,立即调取第二批药材样本,经黄老药师亲自辨验,终得出结论:蛇心兰系西域毒兰伪制,炮制手法粗糙,未去其毒,反激其性,服用后可致神志错乱、幻觉丛生。

而所有线索追溯而上,最终指向幕后黑手——谢家掌控的“通源药行”。

那名管事虽不能言,但眼神惊恐,浑身颤抖,显然早已知晓大祸临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