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是这简单的三个字,配合着她突然现身带来的巨大震撼,以及数十年来积威所致,产生了惊人的效果!
叛军队伍中,那些原本就是被上官裹挟、或是并不清楚具体反叛对象、只是听从命令的底层士兵,尤其是其中一些曾在先帝时期服役、对这位铁血太后存有本能敬畏的老兵,在看到她那熟悉而威严的面容,听到这不容置疑的命令时,双腿一软,“扑通”、“扑通”,竟当场跪倒了一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后千岁……?”
“是……是荣懿太后!”
“太后没死!太后出来了!”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叛军中蔓延。主将的呵斥变得苍白无力。对皇室权威根深蒂固的恐惧,在这一刻压过了作乱的疯狂。军心,瞬间动摇!攻势,为之一滞!
(记忆闪回-约在“牡丹诗”事件后数日,一次宫廷小聚)
那是在一次风波暂歇后的宫中小宴,帝后皆在,气氛看似缓和。御花园中百花盛开,帝命众人评选“花王”,意有所指,亦带试探。
众贵女命妇皆围拢在那株最为雍容华贵的“姚黄”牡丹旁,赞不绝口,几乎内定了其“花王”之位。皇后脸上也带着矜持而得意的笑容,这株姚黄,是她命人精心培育的。
唯有谢清晏,远远站着,目光平静地扫过那株艳压群芳的牡丹。
轮到她表看法时,她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缓步走到那株姚黄前,并未赞叹,而是伸出纤纤玉指,拈起花枝旁备用于修剪的银剪。
“咔嚓!”
一声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花园中格外刺耳。
她竟亲手剪断了那朵开得最盛、最为饱满的姚黄牡丹!
在皇后骤然变色的目光和众人倒吸冷气的声音中,谢清晏拈着那朵断头的“花王”,姿态闲适地将它簪在了自己乌黑的髻间。艳丽的姚黄与她素净的妆容形成鲜明对比,竟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她抚了抚鬓边的花朵,抬眼看向脸色难看的皇后,唇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声音清越:
“娘娘,臣女以为,艳极必败。开得太满,招摇过市,易折。与其留着它做‘亡花’,零落成泥惹人唏嘘,不若趁其最盛时剪下,还能博一时之艳,也省得……它挡住了别的花木该得的光。”
她话语轻柔,却字字藏针。“亡花”、“挡光”,每一个词都像是一根刺,扎在皇后心头。是在说花,还是在暗示什么?
皇后眼皮剧烈地跳动着,握着团扇的手指关节泛白,死死盯着谢清晏间那朵刺眼的姚黄,仿佛看到了某种不祥的预兆。那一刻,她清晰地感受到,这个谢家女,绝非池中之物,她的锋芒与决断,远乎想象。
(闪回结束)
皇宫墙头,荣懿太后的出现与三个字,成为了压垮叛军士气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与此同时,京郊方向,传来了沉闷而整齐的马蹄声与脚步声!被萧逐渊整顿好的西山大营部分兵马,以及闻讯赶来的、忠于皇帝的京营其他部队,终于赶到!
内外交困,军心溃散,叛军的败局已定。
承天门前,韩德远望着墙头那个不该出现的身影,望着开始倒戈投降的部下,望着远处逼近的援军火光,面如死灰,喃喃道:“完了……全完了……”
他猛地看向内宫方向,眼中充满了不甘与怨毒。而皇后在听闻太后现身、叛军溃败的消息时,手中一直紧握的、象征凤权的玉如意,“哐当”一声,掉落在地,摔得粉碎。
凤碎,宫倾。
这一夜,注定将被载入史册。而谢清晏那一声筚篥,与荣懿太后那三个字,以及她记忆中那朵被亲手剪断的“姚黄”,共同构成了这场惊变中最诡谲也最致命的注脚。
---
喜欢美人谋:锦瑟映江山请大家收藏:dududu美人谋:锦瑟映江山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