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野狼谷。
凛冽的寒风卷着砂石,刮过嶙峋的谷地。赵昆按着腰间的刀柄,立在一处隐蔽的指挥哨位上,眺望着谷地深处罗刹人营地点点的篝火。他脸上被风霜刻出的纹路更深了,但眼神却如同鹰隼般锐利。
“将军,格物所新送来的‘家伙’都安置好了。”副将低声禀报,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十门旋风炮,分置三处高地,覆盖了整个谷口和敌军主力营地。还有五十箱震天雷,足够给罗刹蛮子喝一壶的!”
赵昆微微颔,嘴角扯出一丝冷硬的弧度。“好。传令下去,让弟兄们养精蓄锐,夜里哨位加倍。罗刹人新败,困兽犹斗,绝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在等,等一个突围的机会,或者等我们松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山谷两侧在暮色中如同巨兽脊背的山峦。“我们也等。等一场大风,一场能让我们的‘旋风’名副其实的大风。”
他早已勘测过地形,这野狼谷呈口袋状,一旦起西北风,旋风炮射的霰弹、火油罐,威力将倍增。他要的不是击退,而是全歼这支罗刹主力,彻底打掉他们伸向西域的爪牙。
京城,皇城,暖阁。
李琮看着手中由陈望秘密呈上的奏报,眉头微蹙。奏报详细记录了审讯史琨的最新进展,线索果然指向了朝中一位重量级人物——礼部尚书杨文渊。
史琨熬不过酷刑,零碎招供,曾听齐王醉后提及,杨文渊虽表面中立,实则对皇帝大力推行的格物、新政颇不以为然,认为其“奇技淫巧,败坏人心,动摇国本”,且曾收受过江南几家大族不小的“孝敬”。齐王曾试图拉拢,杨文渊并未明确答应,但也未曾拒绝,反而透露过一些无关紧要的朝会议程风向。
“老狐狸。”李琮冷哼一声。杨文渊是三朝元老,清流领袖,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动他,可比动齐王这种有明显谋逆证据的宗室要棘手得多。没有确凿证据,仅凭史琨一面之词,难以服众,反而可能引清流集团的集体反弹,给新政带来更大阻力。
“陛下,杨文渊在士林中声望极高,若无铁证,恐……”陈望在一旁,面露忧色。
“朕知道。”李琮打断他,指尖敲着桌面,“继续查,盯紧他和他那些门生的动向,尤其是与江南旧族的往来。另外,齐王倒台,空出来的位置,让林文正和周明轩抓紧安排我们的人顶上去。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臣明白。”陈望领命,又道,“还有一事,周大人近日推行胥吏新制,在几个州县遭遇软抵抗,政务几近停滞,弹劾他‘操切行事,酷烈扰民’的奏章,近日也多了起来,其中……不乏杨文渊一系的御史。”
李琮眼中寒光一闪:“跳出来也好。让他们弹劾,朕倒要看看,有多少牛鬼蛇神。告诉明轩,放手去做,朕给他撑腰。非常之时,需用重典!谁敢阳奉阴违,拖延新政,通惠县吴之道就是下场!”
格物所,灯火通明。
巨大的蒸汽机原型机已然停机,墨衡正带着工匠们进行每日例行的检修与数据记录。虽然成功运转,但机器仍存在密封不严、效率波动等问题。
张允亲自前来,传达了皇帝要求着手设计矿山抽水机和舰船动力方案的旨意,并带来了内帑拨付的巨额银钱和资源调拨手令。
整个格物所都沸腾了。这意味着他们的成果得到了最高认可,并且将直接转化为帝国的实力。
然而,在一片欢腾中,张允却将墨衡拉到僻静处,低声道:“墨大匠,蒸汽机之事,关系国运,陛下期望极深。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近日所外窥探之人渐多,你需加强戒备,所有核心图纸、数据,必须严格保管,参与关键工序的工匠,背景要再三核查,万不能有失。”
墨衡神色一凛,重重点头:“尚书大人放心,属下明白!顾娘娘的心血,我等必以性命护之!”
他望着那台沉默的钢铁巨兽,心中既充满自豪,也涌起一股沉重的压力。他知道,这轰鸣的机器,带来的不仅是力量,还有无尽的觊觎与风险。
夜色深沉,礼部尚书杨文渊府邸,书房。
烛火摇曳,映照着杨文渊看不出喜怒的脸。他对面坐着一位身着便服的中年男子,乃是都察院的一位御史,也是他的门生。
“老师,弹劾周明轩的奏章已递上去了,但陛下留中不,反而有旨意申饬了几个办事不力的知县……”御史语气有些不安。
杨文渊缓缓拨动着茶盏盖碗,出清脆的碰撞声。“陛下圣心独断,锐意革新,非我等臣子可妄加揣测。”他声音平和,听不出情绪,“周明轩所为,虽有操切之嫌,亦是奉旨办事。尔等身为言官,风闻奏事是本分,但亦需谨言慎行,不可逾越。”
那御史有些摸不着头脑:“那老师的意思是……”
“做好自己的事。”杨文渊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朝廷法度,祖宗规矩,总还是要讲的。下去吧。”
待御史离去,杨文渊走到窗边,望着皇城方向,眼神复杂。皇帝的手段,比他预想的更为酷烈,也更为有效。齐王倒台,空出的权力真空正被皇帝的人迅填补。新政虽遭遇抵抗,却在皇帝的铁腕支持下,一步步扎根。
他想起江南故人送来的厚礼和恳求,又想起史琨那条断掉的线索……皇帝显然已经起了疑心。
“山雨欲来啊……”他喃喃自语,苍老的手指轻轻敲打着窗棂。他知道,自己必须更加小心,下一波风暴,不知会席卷向何方。或许,他该考虑……断尾求生了。
喜欢小皇子称帝请大家收藏:dududu小皇子称帝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