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成太子的掌中娇 > 第102章 釜底抽薪中(第1页)

第102章 釜底抽薪中(第1页)

第102章釜底抽薪(中)

大理寺的“证据”很快被送到东宫。苏宸屏退左右,只留林砚在侧。暖阁内灯火通明,案几上摊开数封“通敌密信”和几份“被俘敌军”的口供画押。

苏宸拿起一封模仿杨钊笔迹丶盖着模糊“杨”字私印的信,眉头紧锁:“笔迹几可乱真,私印也仿得极像。落款时间正是落雁坡大战前五日。内容是指示心腹‘配合’狄人行动,故意露出破绽……哼!”

林砚凑近细看,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扫过信纸的每一寸纹理,每一个墨点。

“殿下,看这里。”林砚指向信纸边缘一处不起眼的丶仿佛被水渍晕染开的淡黄色痕迹,“这不是水渍。这是……茶垢。而且是新沾上去不久的。”

苏宸凝目细看:“茶垢?”

“是。”林砚肯定道,“若是存放多年的旧信,茶垢会浸入纸骨,颜色沉暗均匀。而此处的痕迹颜色浅淡,浮于表面,边缘清晰,分明是近期有人阅读或僞造时,茶杯放置不当沾上的。”

他又拿起另一封:“再看这封。墨色乍看一致,但细看之下,收笔处力道有细微差别。模仿者虽竭力模仿杨将军笔锋的刚劲,但某些鈎挑转折处,总带着一丝刻意模仿的滞涩,不如杨将军真迹那般流畅自然丶力透纸背的杀伐之气。殿下可对比杨将军往日奏报的笔迹。”林砚将苏宸案头一份杨钊亲笔军报副本递过去。

苏宸两相对照,果然发现了那微妙的差异,眼中寒意更盛。

林砚的目光最後落在那几份“敌军俘虏”画押的口供上。口供内容一致指认杨钊通敌,画押处是鲜红的手印。

“殿下,问题最大的是这些口供。”林砚的声音带着一丝冷峭,“这些‘俘虏’身份不明,无具体番号姓名,只笼统称为‘狄人百夫长’丶‘西戎探马’,来源模糊。也是最致命的——时间对不上!”

“时间?”苏宸追问。

“落雁坡大战爆发于三日前午後。”林砚指着口供上的画押日期和审讯记录时间,“而这几份口供的审讯画押时间,最早的一份竟标注为大战爆发‘前一日’的深夜!试问,大战未啓,这些所谓的‘狄人百夫长’丶‘西戎探马’如何被‘俘获’?难道我军未卜先知,提前深入敌营抓人?这分明是提前僞造好,只等战事一起便立刻抛出构陷!如此明显的破绽,他们竟也敢呈上来!要麽是狗急跳墙,要麽就是算准了陛下震怒丶朝野哗然之下,无人细究!”

“好一个狗急跳墙!”苏宸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眼中怒火翻腾,“苏玦!赵嵩馀孽!为了构陷杨钊,动摇孤的根基,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僞造证据!视国法朝纲如无物!”

林砚的分析,如同庖丁解牛,将敌人精心编织的僞证撕开了一道又一道血淋淋的口子。苏宸心中大定,同时也升起一股对林砚洞察力的惊异。这绝非是当初那个普通书童,甚至非普通幕僚所能具备。

“仅凭这些破绽,虽能驳斥僞证,动摇其可信度,但尚不足以彻底翻案,更扳不倒苏烈。”苏宸冷静下来,“关键还在北境!在那支小队!在杨钊掌握的铁证!”

他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要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浴血奋战的北境。

与此同时,北境,落雁坡外围,莽莽群山之中。

一支不足十人的小队,人人带伤,形容枯槁,正藏身于一处隐秘的山洞。洞口被藤蔓巧妙遮掩。为首者正是杨钊麾下最得力的斥候校尉——韩猛。他怀中紧紧抱着一个用油布层层包裹丶浸染着黑红血渍的狭长铁盒。

“头儿,追兵好像过去了?”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士兵喘着粗气,侧耳倾听洞外的动静。洞外隐约传来狄人骑兵的呼喝声和猎犬的吠叫,由近及远。

韩猛舔了舔干裂出血的嘴唇,眼神锐利如受伤的孤狼:“别大意!西戎的‘鬼鹞子’最是难缠,鼻子比狗还灵!他们肯定还在附近搜山!”他小心地拨开藤蔓缝隙,向外窥探。月光惨淡,林影幢幢,透着一股杀机。

“娘的,这路太难走了!翻了两座山,折了三个兄弟……”另一个士兵捶了下地面,声音哽咽。

“再难也得走!”韩猛低吼,声音嘶哑却斩钉截铁,“杨都督和几万兄弟的命,还有王老将军的冤屈,全系在咱们怀里的东西上!必须把它送到幽州周将军手里!送到京城太子殿下手中!”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铁盒,那里面不仅有贺兰山与狄人交易的密信丶信物,还有一块从被击毙的狄人贵族身上搜出的丶刻有平西王府徽记的令牌!这才是真正的催命符!

突然!

“汪!汪汪汪!”急促凶戾的犬吠声骤然在洞外不远处响起!而且正飞速逼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