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成太子掌心猫后 > 第91章 困兽之斗上(第1页)

第91章 困兽之斗上(第1页)

第91章困兽之斗(上)

紫宸殿那场惊天动地的朝争,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馀波震荡着整个皇城。尘埃落定的是苏琰丶赵嵩丶沈氏的覆灭,掀起的却是更深丶更汹涌的暗流。

皇帝苏衍仿佛被那场剧变抽走了最後一丝精气神,彻底病倒了。乾元宫宫门紧闭,太医日夜轮值,福安亲自守在门外,隔绝了所有窥探。

朝政,在一种诡异的静默中,名义上交由太子苏宸“监国”,实则被一道无形的枷锁禁锢。

这道枷锁,名为“静养思过”。

圣旨以皇帝病中口谕的形式传出:太子苏宸,虽洗刷通敌污名,然御下不严,致宫闱不靖,险酿大祸。着于东宫静心反省,无诏不得出。一应政务,暂由内阁辅臣协同处理,紧要军报,直呈御前。

旨意看似温和,实则冰冷彻骨。

东宫,这座象征着储君威严的宫殿,瞬间变成了最华丽的牢笼。太子亲卫被勒令撤出宫禁,只留少量仪卫。

东宫詹事府属官,凡与苏宸关系密切者,或被寻隙申饬丶罚俸,或被调离关键职位,更有甚者如左谕德陈勉,被大理寺以“协助赵嵩贪墨旧案”的模糊罪名带走“协查”。一时间,东宫人心惶惶,门庭冷落。

林砚的处境,更是微妙而凶险。

他太子少傅丶文渊阁大学士的显赫官职,在皇帝这道旨意下,成了最扎眼的靶子。他因功获赏的府邸尚未踏足一步,人便被“请”回了宗正寺寒潭狱——美其名曰“太子少傅亦需静思己过,且其伤势未愈,宗正寺清幽,宜于养伤”。

重入寒潭狱,心境却已截然不同。

石室依旧冰冷,但地面铺着厚毡,角落燃着银丝炭,桌上备着文房四宝和几卷书。福安甚至派了两个伶俐的小太监在外听候差遣,待遇远非昔日囚徒可比。

然而,林砚清晰地感受到,这并非优待,而是更高规格的软禁。门外守卫增加了一倍,且眼神锐利,透着一股审视与疏离,显然已非东宫旧部,而是皇帝直属的禁军或内卫。

左臂的箭伤在太医精心调理下已开始结痂,但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带着东宫上空无形的重压。苏宸被软禁,他自身难保,谢蔓因救他之功虽未受牵连,却也行动受限,被安排在尚药局偏僻角落。所有的联络渠道,似乎都被精准地切断了。

“林大人,该换药了。”门外传来小太监恭敬却毫无温度的声音。

林砚收回望向高窗外阴沉天空的目光,平静道:“进来吧。”

小太监端着药盘进来,动作麻利地为他解开绷带。伤口愈合得不错,新肉粉嫩。小太监手法熟练,眼神却低垂着,不与林砚有任何交流。林砚也不多问,任其动作。

换好药,小太监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林砚忽然开口,声音不高:“今日……可有北境军报?”

小太监动作一顿,头垂得更低:“回大人,奴才不知。外头的事,奴才们不敢打听。”

意料之中的回答。林砚点点头,不再言语。小太监如蒙大赦,匆匆退了出去。

石室重归寂静。林砚走到桌边,拿起一支笔,蘸了墨,却悬在纸上良久。他在脑中飞速梳理着当前的局面:

皇帝的态度:苏衍的猜忌已到顶峰。软禁太子是第一步,剪除羽翼是第二步。自己作为太子最倚重的“佞幸”,首当其冲。

皇帝未必真信苏琰丶赵嵩那些构陷,但他需要借此打压太子膨胀的威望,重新确立皇权的绝对掌控。重病在身,更让他对年富力强丶功勋卓着的太子充满不安全感。

敌人的动向:苏琰丶赵嵩虽死,但他们的党羽丶以及那些对太子心怀不满丶或因利益受损而怨恨的势力,绝不会放过这个落井下石的机会。他们必然会在皇帝耳边煽风点火,甚至可能暗中串联,图谋更大的动作。谁会是新的幕後推手?平西王苏烈?镇北侯李崇?或是藏在更深处的?

苏宸的处境:被困东宫,消息断绝,亲信被调离或下狱。这是最危险的时刻,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被扣上“图谋不轨”的帽子。苏宸必须隐忍,也必须找到破局的关键点。

自己的价值与局限:他是苏宸的智囊,是破局的关键钥匙,但此刻他也是笼中鸟。唯一的优势,或许是敌人对他“文弱书生”丶“残废”的轻视,以及……宗正寺这个特殊地点本身。

寒潭狱,位于宗正寺深处。宗正寺掌管皇族事务,档案丶玉牒丶甚至一些不为人知的皇室秘辛。这里,本身就是一座信息库。

“笃笃笃。”轻轻的叩门声打断了林砚的思绪。不是小太监那种刻板的节奏。

“谁?”林砚警惕地问。

“林大人,是老朽。”门外传来一个苍老丶略带沙哑的声音。

林砚心中一动,起身开门。门外站着宗正寺卿,那位须发皆白丶古板严肃的老亲王。他身後并无侍卫,只有他自己,手里提着一个食盒。

“王爷?”林砚有些意外,侧身让开。

宗正寺卿走进来,将食盒放在桌上,环顾了一下石室,叹了口气:“委屈林大人了。陛下旨意,老朽也只能照办。这寒潭狱清冷,老朽让人炖了点温补的汤,大人趁热用些。”

“谢王爷挂怀。”林砚拱手,心中警惕未消。这位老亲王在处置苏琰等人时表现得很配合苏宸,但此刻皇帝旨意压顶,他的态度难以预料。

宗正寺卿摆摆手,目光落在桌上未落一笔的白纸,低声道:“林大人,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保全己身,静待天时,方为上策。有些事……知道得太多,未必是福。”他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墙壁——那是通往宗正寺档案库的方向。

林砚瞳孔微缩。老亲王这是在警告?还是在暗示?

“王爷教诲,下官谨记。”林砚不动声色,“只是不知,太子殿下在东宫……可还安好?”

宗正寺卿沉默片刻,缓缓道:“太子殿下乃国之储贰,自有天佑。东宫……很安静。”他特意强调了“安静”二字,然後指了指食盒,“汤要凉了,大人慢用。老朽告退。”

送走老亲王,林砚盯着那个食盒,心中波澜起伏。老亲王的话模棱两可,但透露出几个关键信息:苏宸目前安全,但被严密监控;他提醒自己不要轻举妄动,尤其不要试图去探查宗正寺的档案(知道太多不是福);同时,他似乎对太子的处境并非全然冷漠(送汤,暗示保全己身)。

“保全己身,静待天时。”林砚默念着,目光渐渐坚定。他不能坐以待毙,也不能鲁莽行事。他需要一双眼睛,一双耳朵,需要重新建立与外界,尤其是与苏宸之间那脆弱却至关重要的联系。

突破口,或许就在这宗正寺之内,就在那位看似古板丶实则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老亲王模棱两可的态度里。他需要更耐心,更细致地观察。

他打开了食盒。里面除了一盅热气腾腾的参鸡汤,底下还压着一张折叠得极小丶与食盒底部同色的素笺。

林砚的心,猛地一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