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成太子掌心宠太监 > 第176章 古穿今反转小剧场 科技反哺(第1页)

第176章 古穿今反转小剧场 科技反哺(第1页)

第176章古穿今反转小剧场:科技"反哺"

确定了回归的目标与大致方法後,苏宸吸收现代知识的热情与针对性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他不再满足于泛泛的了解或单纯的惊奇,而是带着极其明确的目的性,如同一位最敏锐丶最挑剔的猎手,在浩瀚无边的现代知识海洋中,精准地捕捉着那些能为大雍所用丶能切实推动其发展的"猎物",并思考着如何将其"嫁接"到古老的文明树干上。

这晚,林砚找到了一部制作极为精良的军事历史纪录片,内容是关于火药与早期火器的发展史,从黑火药在炼丹炉中的偶然发现,到宋代突火枪的雏形,元代铜火铳的军队列装,再到明清时期的红衣大炮威震四方,以及近代枪炮原理的革命性演变。

影片中不仅有详实的历史资料,还有清晰的结构示意图和逼真的电脑模拟发射演示。

苏宸对此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浓厚兴趣。他甚至让林砚将纪录片暂停丶回放,反复观看那些古老火器的结构分解图和发射过程的慢动作演示动画,眼神专注得如同在研读一份绝密的军事情报。

当看到纪录片中提到,近代火器之所以能産生飞跃,其核心在于火药配比的科学优化丶颗粒化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燃烧效率和稳定性丶以及金属冶炼技术和机械加工精度的革命性进步时,苏宸眼中精光闪烁,如同发现了新大陆的探险家。

"原来如此!茅塞顿开!"他指着屏幕上展示的十九世纪前装线膛枪的精细结构图,对林砚道,语气带着豁然开朗的兴奋,"大雍现有的'火龙出水'与'轰天雷',威力虽已远超弓弩刀剑,然与此物相比,仍是云泥之别,犹如孩童木棍之于壮汉利刃!关键在于火药威力丶发射方式与弹丸制造的精密程度!"

他立刻拿起手边的平板电脑,开始自主搜索更详细的资料。关于硝石丶硫磺丶木炭的最佳提纯方法与科学配比,关于颗粒化火药的具体工艺流程和优势原理,关于镗床丶钻床等最基础的车床加工机械的运作方式与精度要求。。。。。。

他一边快速浏览,一边在他那本厚厚的宣纸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要点和画出示意图。他的思维并没有被现代复杂的化学分子式和深奥的物理原理所困住,而是凭借其强大的理解力和抓住问题核心的能力,试图剥离出最本质丶最基础的原理,并立刻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大雍现有的丶相对落後的技术条件去实现初步的丶阶梯式的改良。

他的草图虽然简洁,却抓住了结构的关键,甚至还标注了一些改进的设想。

"阿砚,你看,"他画出一个简易的丶类似于早期火绳枪的示意图,指着关键部位解释道,"若能将现有火药进一步提纯,并按此优化比例混合,进行颗粒化处理,然後装入锻造更加精良的铁质或铜质管状物中,後端以螺纹或铆接方式严格闭锁,前端以硬木或软铅塞实作为弹丸,通过侧方小孔以引线或燧石击发方式引燃。。。。。。其射程丶精度与穿透力,定远超现在军中那些笨重丶射程近丶精度差的火铳!"

他提出的思路,竟与火器发展史上从火门枪到火绳枪丶甚至燧发枪的演进思路不谋而合!这种跨越时空的丶基于基本原理的推演能力,让林砚再次感到惊叹。

林砚惊讶于他举一反三丶直指核心的洞察力,点头赞同道:"没错!这就是现代枪械最基本的雏形和发展方向。虽然我们短时间内不可能造出自动化丶高精度的现代枪械,但如果能在大雍实现从原始火铳到可靠的火绳枪,甚至初步的燧发枪的跨越,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将是颠覆性的!足以改变边境对峙的格局!"

"不止于此,"苏宸的思维继续发散,他指着纪录片里提到的"标准化生産"和"流水线作业"的概念,眼中闪烁着管理者的智慧光芒,"若能像天策府格物司之前尝试改良农具那样,将火器的各个部件,比如枪管丶击发装置丶枪托,进行标准化设计,制定统一规格,然後由不同的工匠作坊分工制作,最後再由专人统一检验丶组装,便可大幅提升打造效率与质量稳定性,使之不再过度依赖少数顶尖匠人的个人手艺和经验,能量産列装!"

他又将平板页面翻到之前保存的关于高炉炼铁和水力锻锤的资料,手指点着上面的原理图,"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更好的钢铁!必须优先改进现有的冶铁炉,设法提升炉温,改进鼓风技术,寻找更好的耐火材料,设法去除铁水中更多的杂质,炼出更强韧丶更易于加工丶更适合制造枪管和精密部件的钢材!这是根基!"

林砚看着他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如同当年在朝堂上力排衆议丶推行新政时的锐意光芒与开拓精神,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欣慰。这就是他选择的帝王,永远不满足于现状,永远在思考如何让国家变得更强丶让军队更有力量,并且拥有将想法付诸实践的魄力与智慧。

"除了军械,还有农业丶水利丶医疗丶纺织。。。。。。"苏宸放下笔,目光灼灼地看向林砚,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技术革新後的大雍,"此界诸多学问,看似繁杂高深,然其核心思想,无非是更深入地观察丶理解并利用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并通过系统的方法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生産力。而这,正是你曾多次向朕提及的'格物致知'丶'经世致用'之真意!"

他站起身,在书房里缓缓踱步,语气带着一种开拓者的兴奋与属于帝王的沉稳:"待回归大雍,局势稳定後,朕欲将天策府格物司进一步提升丶扩编!不仅要集中力量研制新式火器,更要广纳天下贤才,无论出身,系统深入地研究农学丶工学丶医学丶算学!借鉴此界经验,但不必完全照搬,需得结合大雍实际的人力丶物力丶技术基础,摸索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已的丶循序渐进的'格物强兵富民'之路!"

他的构想宏大而清晰,不仅仅是对技术的引进,更是一整套推动社会进步丶思想变革和国力提升的宏伟蓝图。

林砚被他的激情与远见深深感染,补充道:"教育是根本。可以在东宫率先设立'格致馆',让庭儿和宗室子弟丶还有选拔上来的优秀年轻官员一起,系统地学习这些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算学丶物理丶化学丶地理。从小培养,改变观念,为未来储备人才。同时,在各州府选拔机敏好学的工匠子弟,进入格物司下属的专门学堂,既学习文化,也专门深造技艺原理,培养新一代的工程师和技师。知识需要传承,人才是强国之本。"

"正合朕意!"苏宸击掌赞同,看向林砚的目光充满了激赏与毫无保留的依赖,"阿砚,有你在我身边,总能想朕之所想,及朕之所不及,补朕之阙漏。此乃天赐孤于你。"

他走回书桌前,拿起毛笔,在新的纸页上郑重写下"归雍後新政补充纲要——格物强邦篇",并在下面列出了数条初步规划:

一丶格物司全面扩编升级,分设:军工丶农桑丶机巧丶医理丶算学格物诸科。

二丶设立"皇家格致学堂",分蒙学(普及基础)丶专才(定向培养)两级,招纳勋贵丶寒门子弟及确有天赋的巧匠,打破身份壁垒。

三丶修订匠户制度,提高技术工匠社会地位与待遇,设立专利保护雏形,鼓励技术创新与改良,设"天工奖"以重奖有突出贡献者。

四丶若海禁政策调整可行,派员出海,搜寻域外新作物丶新物种丶新知识丶新技术。

五丶组织力量,系统整理丶编撰丶出版各类实用技术手册,向地方推广。

。。。

他一条条地写着,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既有顶层设计,也考虑到了具体的推行步骤。这些想法,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技术引进",而是一场旨在推动整个文明向前迈进的丶波澜壮阔的变革序曲。

林砚看着他专注书写的侧影,灯光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坚定的阴影,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动力。也许,他们的回归,不仅仅是去挽救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更是去开啓一个真正属于大雍的丶融合了古老智慧与现代科学光芒的丶波澜壮阔的新时代。

而这一切的灵感丶蓝图与坚定的信念,正源于这段看似离奇曲折丶却意义非凡的现代之旅。

科技的"反哺",思想的碰撞,将在另一个时空,伴随着他们的回归,播下种子,期待在未来的岁月里,结出意想不到的丶丰硕的果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