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膳通片可以调理便秘吗 > 第96章 菌泥罢工与东坡带货(第2页)

第96章 菌泥罢工与东坡带货(第2页)

当有带孩子的家庭顾客时,苏东坡又会蹲下来,对着小朋友说:“小娃娃,你看这豆腐,虽不及往日滑嫩,然方正洁白,如同做人,要便是这堂堂正正。味道稍淡,恰可让你尝出这豆香本味,可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家长:“!!!”(感动!这老板居然还寓教于乐!这顿饭值了!)

他甚至开了“东坡题词”服务。只要顾客要求,他可以即兴为某道菜赋诗(或歪诗)一,用毛笔写在特制的宣纸卡片上,送给顾客。

虽然他的毛笔字在这个时代看来可能不算顶尖,但那毕竟是实打实的“苏东坡真迹”(来自宋朝的)!而且内容往往幽默诙谐,紧扣菜品和当下情景,极具纪念意义。

比如对于那碗火候不足的水煮鱼,他题曰:“金鳞隐波光,温汤亦徜徉。莫嫌火德暂歇力,且品鱼鲜自在香。”对于那盘研磨不够细的麻婆豆腐,他题曰:“麻姑手段偶失准,豆蔻年华略显痕。然这麻辣浑厚意,仍是人间烟火魂。”

客人们哪里见过这个?顿时觉得新奇无比,抢着要题词!一道普通的菜,因为附赠了一苏东坡(他们以为是spay的)的亲笔题诗,瞬间逼格飙升,价值翻倍!那点口味上的不足,完全被这种文化体验和情感价值所掩盖了。

甚至很多客人根本不是来吃饭的,就是冲着苏东坡的题词和“人生哲理”来的!点个最便宜的菜,就为了跟苏东坡聊几句,求幅字。

苏东坡也乐在其中。他现自己在这个时代,除了吃,竟然还能靠“卖弄”学问和口才赚钱(虽然钱是姜小勺的),这极大地满足了他的文人雅趣和社交需求。他仿佛找到了当年在西湖边与文人墨客唱和酬答的感觉,只是现在的“酬答”变成了好评和营业额。

于是,时味居出现了一个奇景:菜品质量暂时下降,但客流和口碑反而因为苏东坡的个人魅力而稳住了,甚至吸引来更多好奇的“文化体验型”顾客。

姜小勺对此是又惊又喜又惭愧。惊的是苏东坡的应变能力和影响力;喜的是生意没垮;愧的是自己这个掌柜的,关键时刻还得靠“老古董”出来撑场面。

“苏先生,您真是…救我于水火啊!”姜小勺由衷感谢。

苏东坡大手一挥,豪爽笑道:“哈哈,小勺掌柜何出此言?吾等皆在一条船上,自当同舟共济。况且,与人说文解字,本就是人生一大乐事。观众生相,品百味人生,其乐无穷啊!”

然而,苏东坡的“文化带货”能力也有失控的时候。

有一次,一个美食主播来探店,刚好赶上菌泥罢工,菜品普通。主播本来有点失望,但被苏东坡一番“人生如菜,淡中有真味”的理论说得云里雾里,又得到了一题词,一高兴,直播时把苏东坡夸成了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哲学厨神”、“文化餐饮第一人”,把那歪诗吹得天花乱坠。

结果直播效果爆炸,无数网友被苏东坡那独特的古人气质和貌似高深莫测的话术吸引,纷纷慕名而来,不是为了吃饭,就为了“朝圣”和“求开光”(求题词)。

时味居门口居然排起了长队,很多人拿着手机对着苏东坡猛拍,求合影,求签名,求人生指导…

苏东坡倒是来者不拒,谈笑风生,应对自如。但姜小勺和赵四可就惨了,工作量暴增,光是维持秩序和解释“题词需要消费”就累得够呛。

更离谱的是,有人开始高价收购苏东坡的题词卡片,甚至出现了黄牛倒卖!

姜小勺看着被围得水泄不通、仿佛大型粉丝见面会现场的时味居,再看看后厨那三个依旧死寂的菌泥罐子,心情复杂。

这算什么事啊!饭店的核心竞争力居然从美食暂时变成了…古代文人的脱口秀和签名会?

但他不得不承认,苏东坡凭一己之力,硬生生扛过了这次菌泥罢工的危机,甚至歪打正着地打开了新的市场。

“看来,得尽快给苏先生设计个周边产品了…比如签名照?文化衫?或者…出本《东坡时味语录》?”姜小勺摸着下巴,思维又开始朝着奇怪的方向散。

而此刻,远在北宋的童贯,终于收集到了足够多的“火煞果”粉末,并精心准备了一套说辞,怀着激动的心情,秘密返回了东京汴梁,准备开始他的“献宝”大业。

他并不知道,他差点弄报废的菌泥,间接导致另一个时空的饭店,走上了一条“文化网红”的歪路…

时空的因果,总是如此奇妙而令人啼笑皆非。

喜欢膳时通古今请大家收藏:dududu膳时通古今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