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你管。”方规接过来往嘴里填了一大勺,冰得舌头酥麻,但很舒爽。
李笃此刻更关心另一个问题:“你今天跟梁教授蛐蛐我了?”
“什么蛐蛐,别跟年轻人学了什么网络词就瞎用。”方规说,“我是跟梁教授了解你的在校……工作表现呢。我关心你呢。”
中午方规先找的梁教授。
家访她一不小心跟梁教授聊开心了,把李博士忘到了脑后,午休时间想起来,就顺便敲梁教授问了一嘴。
梁教授真是个好人,说要征求了李博士本人的同意,过了大半个小时回来问她想了解李博士哪些方面。
方规就请梁教授讲讲她对李博士这个人的看法。
梁教授对李博士的评价相当高,这是必然的。
她说,像李博士这样的人如果主观愿意从政经商,一定能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因为尽管李博士排斥人文学科,却是极有天赋的表演艺术家,善于洞察思维盲区,有一套自成体系、逻辑融洽的操控系统,能够在别人未曾察觉时,诱其深入陷阱,按照她的意愿行事。
而且由于这套系统已趋成熟,身边的人需要用心甄别,大多时候,她未必心存恶意或有意欺瞒,只是系统习惯性地自行运转。
方规想,可不是嘛。
李笃会睁着眼睛说瞎话吗?不会。
可要说李笃诚实正直,就算套一百层亲妈滤镜,她也不好意思讲。
李博士鬼得很。
梁教授又说,她跟李博相处,观迹不观心,不听说什么,不猜她想什么,只看她做什么。
这就是行为学的魅力。
因为人心隔肚皮,既然看不到对方的心眼子,那就看她的表现,从细微处查找真章。
李博士是个看似深藏不露的矛盾体,实际上是个用了心、花了时间,便能从蛛丝马迹参透其本性的人。
方规深以为然。
比如现在的李博士抓抓耳朵挠挠鬓角,一副想看她却畏畏缩缩的样子,是有点害羞了。
冰沙够冰的,方规舌头有点麻了,脑仁也有点木,脱口问:“干嘛?不想我管你?”
李笃比她更麻,语无伦次道:“要管的要管的,管得好,多管管。”
“年纪轻轻,无痛当妈。”方规乐滋滋地说,“真好。”
李笃被宣之于口的“关心”麻痹的神经迅速警觉:不好。
可是方规没再看李博士缤纷多彩的脸色,拿勺子支着下巴,目光投向远处依稀可辨的三件套,回过神来讲正事:“你们班沈总是不是对我们班何院长另有想法,为什么那么轻易就认输了。”
对付沈晓睿不能慢慢讲道理争利益,就应该快刀斩乱麻,打她个落花流水。
沈总早起来赶集,应该是慎重考虑了三年合约,抱有和解的想法,但她三下五除二就决定了照单全收。
实在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