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民心?”江书晚有些不确定。
“你建立了大宋第一个保险制度。”萧景琰的声音有些激动,“从今以后,所有的商业投资,都有了保障。这将彻底改变大宋的商业格局。”
江书晚眨眨眼:“有这么厉害吗?”
“何止厉害。”萧景琰握住她的手,“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更多的人敢于投资,更多的商队能够筹到资金,整个大宋的商业都会因此而繁荣。”
江书晚心里美滋滋的。虽然她的初衷只是为了安抚民心,但能顺便推动商业展,也算是意外收获。
“那现在怎么办?”她问道。
“现在?”萧景琰笑了笑,“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保险制度完善起来,然后推广到整个汴京城。”
江书晚点点头,然后想起一个问题:“对了,商队那边会同意吗?万一他们不愿意交保险费怎么办?”
“不会的。”萧景琰很肯定,“你刚才说得对,没有投资就没有生意。为了筹到资金,他们会同意的。”
“而且。”他顿了顿,“就算有商队不同意,也会有其他商队同意。市场会自动筛选出那些愿意承担责任的商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书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力量吧。
这时,楼下传来一阵骚动。
“让让!让让!”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江书晚探头一看,是马三!
马三挤过人群,气喘吁吁地跑上楼。
“江娘娘!”他一进门就跪下了,“小的听说赵老板出事了,特来请罪!”
江书晚愣了一下:“你请什么罪?”
“小的当初推荐赵老板,说他跑南海有经验,结果”马三一脸愧疚,“小的有责任!”
萧景琰眯了眯眼:“你是说,赵老板是你推荐的?”
“是的。”马三点头,“赵老板跟小的跑过几次西域,人品还行,所以小的就推荐他来筹资。”
江书晚心里一动。如果马三愿意为自己推荐的商队承担责任,那保险制度就更容易推行了。
“马三。”她开口道,“你愿意为你推荐的商队承担保险责任吗?”
“什么意思?”马三有些困惑。
“就是说,如果你推荐的商队出事了,你愿意承担一部分赔偿责任吗?”
马三想了想,点头道:“愿意!小的推荐的人,小的当然要负责!”
江书晚眼睛一亮。这就是信用担保啊!
“那这样。”她快说道,“以后所有商队筹资,都要有担保人。担保人要承担一定的保险责任。”
萧景琰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这样一来,担保人就会严格筛选商队,降低整体风险。”
“没错!”江书晚兴奋地拍手,“而且担保人还能收取担保费,这又是一笔收入!”
马三听得一头雾水,但还是点头道:“江娘娘说什么就是什么!小的都听您的!”
江书晚看着马三,心里涌起一阵暖流。这些朴实的商人,虽然不懂什么金融理论,但他们有最朴素的商业道德。
东市茶楼二楼,江书晚趴在桌案上,面前堆着账册。
一个月了。
她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从第一个商队马三出到现在,整整一个月。
娘娘,又有三个商队回来了!
小厮跑上楼,手里捧着几个钱袋子。
江书晚抬起头,眼神有些呆滞,这一个月,她每天都在数钱,数到手抽筋,数到眼花。
哪几个?
马三的西域队,李老四的南海队,还有王胖子的高丽队!
小厮激动得脸都红了,马三说这趟赚了三倍,李老四说南海的香料卖疯了,王胖子带回来的人参,京城的药铺抢着要!
江书晚的眼睛瞬间亮了。
三倍!
她翻开账册,快计算。
救命,我要财了。
江书晚小声嘀咕,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
这时,萧景琰推门而入,他一身玄色锦袍,墨高束,看到江书晚趴在账册堆里的样子,眼底闪过宠溺。
又在算账?
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