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尸忆剧情详解图解5 > 第93章 星火燎原(第1页)

第93章 星火燎原(第1页)

新学期伊始,警院内部弥漫着一股不同以往的蓬勃气息。“新型犯罪研究室”的成功案例和江雨那份在内部传阅的《变革时代的刑侦思维》初稿,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扩散的涟漪。不仅仅是刑侦系,其他如治安系、网安系、甚至法学系的学员,都开始对前沿犯罪动态和跨学科侦查方法产生了浓厚兴趣。

林薇等第一批研究室成员,经过几个月的淬炼,已然成为学员中的标杆。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展现出潜力,在逻辑思维、案情分析能力上也远同龄人。江雨适时地向系里建议,推行“导师制”和“项目制”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让研究室的骨干成员在她的指导下,尝试带领更低年级的、有潜力的学员,组成兴趣小组,开展一些小型的、探索性的研究项目。

这一举措立刻得到了积极响应。很快,由林薇牵头的“aigc安全与取证”小组、由另一名成员负责的“暗网货币追踪方法探究”小组、以及新成立的“物联网安全漏洞库建设”小组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小组定期开展研讨,分享学习心得,甚至尝试模拟搭建攻击与防御环境。警院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房,在夜晚常常灯火通明。

江雨看着这股自形成的学术热潮,心中倍感欣慰。她知道,这就是传承的力量。她播下的火种,正在年轻一代中形成燎原之势。她不再事必躬亲,而是更多地扮演着引导者、启者和资源协调者的角色,为这些年轻的探索者们提供方向、扫清障碍。

与此同时,她的教学方式也进一步升级。她不再满足于案例分析,而是引入了更多的“情景模拟”和“红蓝对抗”。在《涉科技案件现场勘查要点》课上,她模拟了一个遭受了网络攻击和物理入侵的“智慧家居”场景,让学员们分组进行勘查,不仅要找出物理痕迹,还要尝试追踪数字线索,分析攻击路径和动机。

课堂变成了微型战场,学员们需要调用计算机知识、法律知识、侦查技巧甚至心理学知识,才能完成挑战。这种高度拟真的训练,极大地锻炼了学员们的综合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然而,就在这片欣欣向荣之中,江雨并未忘记寒假时那个关于“扭曲火焰”标记的疑虑。她让林薇在带领小组研究时,也留意是否有类似符号出现在他们关注的网络犯罪论坛或案例资料中。

起初,并无现。那个标记仿佛真的只是一个偶然。

转机出现在四月中旬。林薇的“aigc安全与取证”小组一名成员,在追踪一个专门交易伪造身份证件和虚拟手机号的暗网集市时,在一个极其隐蔽的卖家页面角落,现了那个熟悉的、扭曲的火焰标记!该卖家声称提供“绝对匿名、无法追踪”的通讯解决方案,其描述的技术手段,与之前goip诈骗案中提到的“上线”风格有些类似。

小组立刻将这一现汇报给江雨。

江雨高度重视,但她没有直接联系李振。她担心打草惊蛇。她指示小组,在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尝试对该卖家进行更深入的背景调查和行为分析,同时密切关注该标记是否在其他关联平台出现。

研究室的年轻人们如同现了猎物的幼豹,兴奋而又谨慎地展开了行动。他们利用在研究室学到的网络追踪和数据分析技巧,分工合作,有的负责监控该暗网集市的动态,有的尝试逆向分析卖家布的少量技术信息,有的则在更广阔的暗网空间里搜索同类标记。

几天后,他们绘制出了一张初步的关联图。这个标记,除了出现在那个通讯解决方案卖家的页面外,还在另外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暗网服务中出现:一个提供经过篡改的工业控制系统(ics)组件,另一个则出售某种经过加密的、内容不明的“意识流媒体”。

“通讯、工业控制、意识流媒体……”江雨看着关联图,眉头紧锁,“这三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如果组合起来……”

一个可怕的图景在她脑海中逐渐清晰:利用匿名的通讯网络指挥,通过被篡改的工业控制系统制造物理层面的混乱(例如瘫痪关键基础设施),再辅以某种经过设计的“意识流媒体”进行心理干扰和舆论煽动……

这不再是简单的诈骗或技术炫耀,这更像是一个……针对社会运行基石的、多维度的破坏蓝图!那个“扭曲火焰”标记,很可能是一个隐藏在更深处的、具有明确政治或社会颠覆意图的极端组织的标识!陈默和goip案中的“上线”,或许都只是这个组织外围的、被利用的工具或者模仿者!

这个推断让她脊背凉。如果属实,其威胁等级将远之前遇到的任何对手。

她立刻将所有现和分析整理成一份绝密报告,通过最安全的渠道,直接呈报给了市局最高层和相关的国家安全部门。

报告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震动。高层指令迅下达:由市局牵头,联合网安、技侦、国保等多个部门,成立“猎焰”专案组,李振担任前线指挥,江雨及其研究室作为核心情报与分析支持团队,纳入专案组序列,务必在对方造成实质性危害前,揪出这个隐藏的组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场规模更大、层级更高、对手更危险的秘密战役,就此拉开序幕。

“猎焰”专案组的行动在绝对保密中展开。所有的调查都转入地下,利用研究室提供的关联图,“猎焰”专案组的技术力量开始对那三个暗网节点进行布控和反向追踪。

过程异常艰难。对手拥有极高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反追踪技术,ip地址在全球范围内疯狂跳跃,使用的加密协议也极其先进。好几次,追踪眼看就要接近源头,却又在最后关头被对方切断。

研究室这边,压力巨大。江雨带领团队成员,几乎是连轴转地分析着“猎焰”组传回的海量数据,试图从行为模式、语言习惯、技术偏好等角度,勾勒出核心成员的画像,寻找其可能的现实身份和地理位置。

林薇和她的组员们,更是挥了年轻人对网络生态熟悉的优势,他们潜入各种极端思想滋生的灰色网络社群,小心翼翼地收集信息,寻找可能与“扭曲火焰”标记相关的言论或线索。

这是一场在迷雾中的追逐,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更是耐心、智慧和意志。

时间一天天过去,就在“猎焰”行动似乎也陷入胶着时,林薇小组在一个非常小众的、讨论“后现代哲学与符号学”的加密论坛中,现了一个用户。该用户言不多,但其使用的某些隐喻和符号逻辑,与“扭曲火焰”组织在暗网中流露出的理念内核高度相似。更重要的是,该用户在偶然一次讨论中,提及了自己位于“滨海市旧工业区”的某个艺术工作室,抱怨网络信号不好。

一个极其微弱的、可能指向现实位置的线索!

“猎焰”组如获至宝,立刻调动所有资源,对滨海市旧工业区进行了地毯式的秘密排查。结合该用户在论坛中流露出的其他零星信息(如工作室窗外能看到某个特定形状的废弃水塔),经过数日不眠不休的侦查,最终锁定了一个位于废弃纺织厂内的、改造过的oft工作室。

监控确认,该工作室的主人是一个名叫吴哲的年轻男子,自由职业者,表面身份是数字艺术家,但其网络活动异常,且与多个被监控的暗网节点存在间接数据关联。

月的一个凌晨,在确认吴哲就在工作室内部后,“猎焰”组动了突击行动。

当警察冲进那间充满后现代艺术气息、却同时摆满了高端电脑和服务器的工作室时,吴哲并没有反抗。他平静地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正显示着那个扭曲火焰标记的矢量图。

经过审讯和技术取证,吴哲承认自己是“扭曲火焰”组织的核心成员之一,负责组织的符号体系设计、理念包装和部分外围通讯网络的维护。但他并非最高领。据他交代,组织的真正核心,是一个自称“导师”(ntor)的人,所有指令和核心技术都来自“导师”,他从未见过“导师”的真容,所有的联系都通过无法追踪的加密方式进行。

“导师”……这个名字,让所有参与案件的人感到了更深的寒意。一个隐藏在无数层伪装之后,操控着危险理念和技术,意图不明的影子。

吴哲的落网,斩断了“扭曲火焰”组织的一条重要臂膀,缴获的设备和数据也为后续侦查提供了宝贵线索。但“导师”依然逍遥法外,组织的真正目的和全部实力,仍然成谜。

案件通报会上,气氛凝重。领导肯定了前期工作的巨大成绩,但也明确指出:“‘猎焰’行动远未结束,甚至可以说,刚刚触及核心。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狡猾对手。”

散会后,李振走到江雨身边,看着她疲惫但依旧锐利的眼神,沉声道:“老江,又多亏了你和那些孩子们。这条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黑啊。”

江雨望向窗外,夜色深沉。星火已然燎原,但照亮的前路,却是一片更加幽深莫测的黑暗。然而,她的眼神中没有畏惧,只有更加坚定的决心。

“只要火种不灭,光明终将驱散黑暗。”她轻声说道,既是对李振,也是对自己,更是对身后那群正在快成长的、年轻的守护者们。

与“导师”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她和她的团队,已经做好了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

喜欢尸忆破案局请大家收藏:dududu尸忆破案局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