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
孙一栩在民宿醒来时,阳光正透过纱帘洒进房间,暖洋洋地照在他脸上。
早餐後,他和榆林一起去镇上采购日用品。两人提着大包小包从超市出来,发现门口纸箱里窝着一只小狸花猫,巴掌大小,正怯生生地望着他们。
孙一栩的心一下子软了,不由想起陈狸。他转头询问榆林:“林哥,我们能在民宿暂时养着它吗?”
榆林几乎没犹豫:“当然可以。安安正好缺个小夥伴,咱们现在就去买点小猫的用品。”
回程时,榆林抱着小猫坐在车上等,孙一栩又折回宠物店。等他再出来时,手里提着猫粮丶猫砂和玩具,脸上带着这段时间以来最灿烂的笑容。榆林从後视镜里看见,不由也弯了眼角。
回到民宿,榆林和景天特地腾出客厅一角。正收拾着,景天低头在手机上划着屏幕,榆林凑过去问:“看什麽呢?”
“买个猫爬架。”景天把手机递过去,“总不能让你一个人当好人。”
榆林用肩膀轻轻撞他:“背着我准备礼物?”
“小栩住过来後一直没怎麽笑过。”景天压低声音,“希望这小家夥能让他开心点。”
一切布置妥当,榆林朝正在逗猫的孙一栩喊道:“小栩,给小猫起个名字吧。”
孙一栩看着在猫窝里打滚的小家夥,它那双机灵的眼睛让他想起某个很重要的人。
“叫圆圆吧。”他说。
“怎麽想到这个名字?”
“团团圆圆,听着就喜庆。”孙一栩轻轻挠着圆圆的下巴,小猫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安安第一次见到圆圆时,怯生生地躲在沙发後观望。小家夥歪着脑袋,耳朵不时抖动,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成员。见圆圆只是安静地蜷在猫窝里,安安这才慢慢靠近,小心翼翼地伸出鼻子,轻轻碰了碰圆圆的绒毛。
圆圆被这个“庞然大物”吓了一跳,本能地往後缩了缩。两个小家夥的初次见面,就在这样谨慎的试探中告一段落。
自从圆圆来到民宿,孙一栩的情绪明显开朗了许多。他每天细心照料圆圆的饮食,陪它玩耍。景天和榆林忙的时候,他还会主动带着安安出去散步——虽然民宿主理人总是把时间安排得很妥当,很少真正的忙。
住在“海屿时光”的这段日子,孙一栩辞去了咖啡厅的兼职,开始在网上接一些外包零散工作。他始终记得要偿还舅舅一家这些年的抚养费,虽然那五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谈不上温暖,但终究是花费了他们的钱财。他按一年十万计算,打算还清五十万。如今已经还了12%,这个目标让他觉得未来充满希望。
整个暑假,孙一栩都住在面朝大海的民宿里。“海屿时光”渐渐成了他的第二个家。成乐和萧默偶尔会来找他,三个年轻人常常坐在露台上,看着海平面聊天。
成乐第一次见到圆圆时,惊讶地睁大眼睛:“小栩,这只小猫,好像我们高中时遇到的那只啊。”
圆圆一点也不怕生,亲昵地蹭着成乐的裤腿。孙一栩轻轻抚摸着圆圆的背,嘴角泛起一丝温柔的笑意。
“是挺像的。”
临近开学,孙一栩抱着圆圆搬回了公寓。两个多月没住人,家具上落了一层薄灰。他花了一整个下午大扫除,换了被单,拖了地,每个角落都擦拭得锃亮。
晚上赶工作时,他顺手倒了杯水放在桌边。圆圆在新环境毫不怯场,轻盈地跳上书桌,自然地凑近杯沿喝了一口。等孙一栩伸手端水时,才看见水面上飘着几根猫毛。
罪魁祸首正趴在键盘旁打盹,小肚子随着呼吸轻轻起伏。这个画面让他突然想起陈狸——他也喜欢喝杯子里的水,也会飘落猫毛在水杯里。
被刻意压抑的思念,在这一刻疯长。
赶完工作已是深夜,新换的被单散发着洗衣液的清香,却再也闻不到属于陈狸的气息。孙一栩在床上翻来覆去,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
开学第一堂早八课,孙一栩迟到了大半节课才悄悄从後门溜进去。
旁边昏昏欲睡的程前被惊醒,揉着眼睛惊讶道:“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也会迟到?”
孙一栩压低声音:“熬夜赶一个小工作,天亮才睡着。”
“理解理解。”程前打了个哈欠,“我也刷剧到三点。”说完便自顾自趴回桌上,继续补觉去了。
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黑板上,粉笔灰在光柱中飞舞。孙一栩望着窗外熟悉的校园,恍惚间觉得这个夏天既漫长又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