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吐了吐舌头,躲到刘梅身后。张晓云却笑了:"他说得没错,我确实没大他几岁。不过"她从布包里拿出准备好的试卷,"这上面的题,我会做,你会吗?"
周小虎凑过来一看,顿时蔫了。那是他期末考只得了分的数学卷子。
补课就在堂屋进行。张晓云先让周小虎做了几道基础题,很快就现了问题——这孩子不是笨,是基础太差,连乘法口诀都背不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们从这里开始。"张晓云在纸上写下"九九乘法表"几个字,"背熟这个,应用题就好理解了。"
周小虎一脸不情愿:"背这个有啥用"
"当然有用。"张晓云从布包里拿出两个鸡蛋,"比如,一个鸡蛋五分钱,八个鸡蛋多少钱?"
周小虎掰着手指头算,半天没算出来。
"五八四十,四毛钱。"周志远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不知何时站在那儿,手里端着两杯茶,"张老师,歇会儿吧。"
张晓云接过茶杯,指尖不小心碰到周志远的手,像被烫到似的缩了回来。茶水很香,是农村少见的茉莉花茶。
"张老师教得真好。"周志远靠在门框上,"我当年要是有这样的老师,说不定能考上高中。"
张晓云抿嘴一笑:"周同志现在不也挺成功的?"
"混口饭吃罢了。"周志远摇摇头,眼神突然变得深邃,"深圳那边展太快了,不学习就要被淘汰。我这次回来,就是想看看能不能把弟弟带出去"
"不行!"刘梅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小虎才多大?出去能干啥?"
周志远无奈地笑笑,没再说什么。张晓云却从他眼里看到了一种熟悉的东西——那是她照镜子时经常看到的,对远方的渴望。
补课持续到中午。周小虎从一开始的抵触到慢慢投入,最后居然主动要求多做几道题。刘梅留张晓云吃饭,做了一桌子菜——青椒炒肉、红烧鱼、凉拌黄瓜,还有一盆香喷喷的鸡蛋汤。
"张老师别客气,就当自己家。"刘梅一个劲往张晓云碗里夹菜,"志远难得带朋友回来。"
朋友?张晓云偷瞄了眼周志远,现他也在看她,赶紧低头扒饭。
饭后,周志远送张晓云回家。两人刚走出院子,就听见身后周小虎喊:"张老师,下周六你还来吗?"
张晓云回头笑道:"来,不过你要把乘法表背熟哦!"
回程比来时轻松多了,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周志远说起深圳的高楼大厦,说起彻夜不熄的霓虹灯;张晓云则讲学校里调皮的学生,讲自己怎么备课到深夜。不知不觉,山路走了一半。
"张老师!张老师!"
急促的喊声从身后传来。两人回头一看,是村支书老刘,跑得满头大汗。
"不好了!你二伯去学校闹了,说要撤你的职!"
张晓云如遭雷击,手里的布包差点掉在地上。周志远一把扶住她的肩膀:"怎么回事?"
老刘喘着粗气道:"张丽那丫头,不知跟她爸说了啥,张会计直接找到乡教育组去了,说晓云资历不够,误人子弟"
张晓云眼前一黑。她早该想到的,以张丽的性格,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我去看看。"周志远沉声道,转向张晓云,"你先回家,这事我来处理。"
"不行!"张晓云突然抬起头,眼里闪着倔强的光,"我的事,我自己解决。"
乡教育组办公室外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张晓云挤进去时,正听见二伯张会计的大嗓门:"这样的老师怎么能教好学生?我建议换人!"
王校长在一旁解释:"张会计,张老师是经过正规考核录用的,教学效果很好"
"好什么好!"张会计拍着桌子,"她连大学都没上过,懂什么教育?"
张晓云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二伯。"
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张会计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穿着笔挺的中山装,梳着大背头,一看就是吃公家饭的。见张晓云进来,他脸色变了变,但很快又板起脸。
"晓云啊,不是二伯为难你。"张会计语重心长地说,"当老师责任重大,你还年轻"
"二伯,"张晓云直视着他的眼睛,"我带的三年级二班,上次月考语文平均分提高了分,数学提高了分。这是王校长亲自统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