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瓦罐庙在哪里 > 双生7(第1页)

双生7(第1页)

双生(7)

“去哪?”许一问。

两人穿过人群,沿着这条路径直往大海边走去。

“等会姐姐就知道了。”江忆安依旧没有放开她,好不容易牵上的手就没有放开的道理。

今天天气晴朗,海水很蓝,空气很新鲜,某人的心情也很好。

越靠近海边,风也在变大,夹杂着淡淡的海腥味,吹起许一耳边的长发。

江忆安带着她在人群里穿梭,左拐右拐,人也越来越少,直到周边只剩下她们两个人,最後来到一个陈旧的拱形门洞前。

拱形门洞就地取材,由海边的珊瑚石打造,因常年经受海风雨水侵袭,很多地方已经发霉变黑,而恰恰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让新生的藤枝借此攀附,新旧交替,得以生生不息。

这边离海更近,因为地处孤僻且难找,所以很少有人发现这个打卡点。

“你怎麽找到这里的?”许一颇为好奇地问。

江忆安云淡风轻地回答:“看到当地人发的一张照片,发现有个角度特别适合拍照,然後就找到了这里。”

她的回答很简单,但其实这个过程很繁复。

那晚,她在看旅游攻略的时候几乎翻遍了所有关于梅江老街的帖子,在一衆惊艳的封面里,看到一个定位为老街的当地人发的帖子。

当时帖子的封面只是随手拍的一张照片,而且还是阴天,所以如果有人浏览很有可能会一不注意就滑过去,但是,她看到了,发现了这个绝佳的拍摄地点,最後结合那个人身後的信息找遍地图,大致确定了位置。

所以一开始她就做了两手准备,如果那个最火的机位没有位置,她就带许一来这。

当然,事实证明,她没有看错,这里确实是出片的最佳机位。

许一主动走到拱形门洞下,看着她说:“我该怎麽站?”

她这个本地人都不知道的机位,更何况江忆安没有来过老街,想必是费了一些功夫的,她也不想做扫兴的人。

江忆安连忙反应过来,往後退了几步,开始找拍照的角度:“姐姐的风格偏柔和,书卷气比较浓厚,可以靠在拱形门一旁,然後……状似思考,或者看向另一边……”

她在心中遗憾地想,如果许一穿着那件两人在酒吧相遇的新中式旗袍就好了,更符合今天民国风的场景。

临时恶补的摄影知识并没起到多大的作用,只学了个方方正正,主题突出的操作,倒是眼前的人和身後的美景帮了她,不管怎麽拍都好看。

後面,许一看不下去她给自己指导的动作,开始自己找角度,之前她做过一次模特,懂得应该怎麽拍。

江忆安也心有灵犀地尽力捕捉下这美好的一刻。

很快,两人拍完了,许一拿过一张张翻着,点了点头:“还不错,需要我帮你拍吗?”

江忆安摇摇头:“不用,我不喜欢拍照。”

“我们走吧。”

这时,从两人身边走过一个当地人,江忆安眼前一亮,立马追上去:“阿姨,您好,我们是来这里玩的游客,您能给我和姐姐拍张照片吗?”

许一看向她:“……”

刚刚是谁说自己不喜欢拍照的?

阿姨非常好心,或许是住在这里已经习惯了游客的各种请求,于是接过江忆安的手机,爽快答应:“当然可以。”

江忆安连忙站到许一身边,而许一刚要看她,手机快门就迫不及待地按下了。

就这样,湛蓝的天空下,一道拱门中间穿着黑色衣服的高挑女孩笑着看向镜头,而旁边穿着白色衣服的女孩转头看她,两人身後海天相接,自成一色,巷口树影婆娑,路人连同天空的鸟儿都成了这张照片的增色剂。

正午的阳光明媚而耀眼,镜头里的人笑得也格外灿烂,将她们二十多岁的桃李年华定格在这一刻。

阿姨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阿姨,很满意自己拍的这张照片,连连夸了好几句,笃定这是自己有史以来拍得最好看的照片,说什麽也不肯拍下一张。

正所谓,好的照片可遇不可求,多拍一张那就俗了。

江忆安有些无奈,但心里喜滋滋的,这张照片是姐姐在看她诶。

最後,阿姨看着照片一边夸一边跟她们介绍梅江的其它景点,然而夸着夸着就觉得哪里不对,照片里旗鼓相当的两个人,怎麽这气氛总感觉哪里不一样……

江忆安道了一声谢,赶忙拉着许一溜了。

两人走回一开始的路口,那里拍照的人依然很多,她们悄然离开人群,又在此汇入熙熙攘攘的街头。

今天她们的最後一站是天主教堂,老街的这座教堂建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历经二十多年得以完工,距今已经有百年历史。

两人站在教堂前,仰望着这座宏伟的建筑。

教堂斑驳的墙面已经不似原来般,但是站在教堂前,依然能够感受到这座存于百年的教堂给人带来的压迫感。

此时正有一对新人在教堂前拍照,四周都是围观的人,两人也在旁边凑热闹。

江忆安的目光落在新人身後的雕塑上,她对这方面不太感兴趣,而是有些好奇这座教堂是怎麽建成的,上面的雕像精巧又真实,看上去下一秒就像停在上面的鸟一样飞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