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成男团万人迷 > 那支倒下的笔(第2页)

那支倒下的笔(第2页)

“不行。”简星岁摇了摇头,他的眼神异常平静。

“现在公开,只会被当成我们被封杀後的报复性泄密。证据链再完整,在资本的公关操作下,也会被轻易扭曲成阴谋论。我们要做的,不是把真相硬塞给别人,而是要让真相自己浮出水面,让每个人都感同身受。”

他深吸一口气,提出了一个近乎疯狂的计划——将“清源计划”的运作逻辑,复刻成一场沉浸式的艺术展览,邀请公衆亲身体验,何为“被定义为异常”的全过程。

这个构想点燃了所有人。

沈听南几乎是立刻就投入了内容设计。

他以自己被撕裂的记忆为蓝本,搭建了四个触目惊心的互动场景:第一站,是“语音识别墙”,参与者对着麦克风说话,AI会根据他们的声线丶用词丶情绪波动,筛选出所谓的“高敏感人群”,冰冷的机械音会当场宣布“你的情绪稳定性低于阈值”;第二站,“注射体验舱”,参与者躺入冰冷的舱体,机械臂会用无针注射器将生理盐水注入他们体内,模拟那种混合制剂注入时,身体逐渐失控的冰冷感;第三站,“记忆迷宫”,迷宫的墙壁上投射着模糊丶破碎的画面,耳机里循环播放着药物导致的呓语和断续的道歉声,那是季燃哥哥生前留下的最後录音片段,被他们从废弃的硬盘中修复了出来;最後一站,是“审判室”。

在绝对黑暗的“审判室”里,参与者戴上隔音耳机,里面播放着一段由真实录音拼接而成的董事会对话,声音经过处理,但内容清晰可辨:“J7号实验体失控风险过高,建议啓动清除协议。”季燃主动承担了旁白的录制,他用自己最平静丶却最具穿透力的声音,为整个展览画上注脚:“这不是治疗,是驯化。”

傅屿深则动用关系,联系了城中几家最前卫的先锋艺术空间,巧妙地以“探讨科技与人性边界的行为艺术实验”为名义,成功申请到了展出许可,完美避开了□□门的审查红线。

展览开幕当晚,艺术空间外排起了数百米的长队。

现场的气氛压抑而肃穆。

有年轻的粉丝在注射体验舱内体验了三分钟後,出来时已是泪流满面,抱着同伴崩溃大哭,说感觉“灵魂被一寸寸抽走了”。

有敏锐的记者在记忆迷宫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季燃哥哥那句不断重复的“对不起”,闪光灯瞬间亮起。

而最震撼的一幕,发生在展览的终点。

当观衆推开“审判室”沉重的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面巨大的投影墙。

墙上,五条分别代表着ATLAS五名成员的实时脑电图,正以猩红和幽蓝的线条,安静地起伏波动着。

上方一行醒目的标题,像烙印一样刻在每个人心上:“你们此刻的情绪,是我们三年来每一天的真实。”

这些数据,全部来自五人佩戴的民用级脑波监测设备,未经任何修饰和夸张。

那一刻,人群中一片死寂。

许多人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意识到,那些被轻描淡写地称为“精神问题”的标签背後,不过是一个个清醒的灵魂在无声忍受的代价。

展览的口碑在第四天彻底引爆。

一名匿名医生,在国内外知名的医学论坛上投递了一篇长文,详细披露了“维诺安定”混合制剂的成分。

文章指出,该制剂的核心成分早在五年前就因在临床试验中引发集体性解离症状,被国际医学组织列为禁用药物。

帖文的附件,是一份详尽的药理分析报告,报告的署名机构,赫然便是简星岁匿名委托检测的那家私立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行业地震了。

舆论的压力排山倒海般涌向经纪公司和相关监管部门。

卫健委当即宣布,将成立专项调查组,介入调查。

就在官方通报发布的同一分钟,简星岁紧绷的神经还未松懈,他的私人邮箱,收到了一封来源未知的加密邮件。

没有标题,没有正文,只有一个附件。

他屏住呼吸,点开附件。

那是一段十秒钟的无声录像。

画面里,程昭站在一间窗户紧闭的密室里,灯光惨白。

她低头看着面前桌上并排摆放的五份档案,每一份都厚得惊人。

她没有看镜头,只是伸出保养得宜的手,轻轻地,推倒了中间那份档案上立着的一支笔。

笔上,刻着ATLAS的标志。

简星岁的瞳孔猛然收缩。

他死死盯着画面右下角那个不起眼的电子日历——上面的日期,正是他们背水一战,登上盛典舞台的那一天。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他终于明白,他们的反击,他们的展览,他们引爆的舆论,在对方眼中或许不过是一场闹剧。

宣判,早在他们以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的那一刻,就已经悄然下达。

那支倒下的笔,不是预告,而是通知。

它在无声地宣告,棋局已经结束,棋子,理应被清出场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