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成男团里的万人迷 > 风从裂缝里灌进来(第2页)

风从裂缝里灌进来(第2页)

他接过耳机,眼中闪烁着绝望的希望。

公司方面。

新闻发布会前两小时,他们切断了我们的网络。

我们的访问权限被撤销了。

这是个失误,一个漏洞。

首张专辑里有一首未发布的歌曲《回声》,可以通过特定频率解锁。

这是一把钥匙,一个密码。

而这一切都是我安排好的。

音乐博主们已经准备好在午夜上传“新发现”的视频。

我的律师们已经在等着了。

法院里挤满了记者,他们的相机就像饥饿的捕食者。

“我不是在逃避,我是在让光照进来。”我身後,其他人肩并肩站着,像一堵沉默而坚定的墙。

最後一块拼图已经就位。

现在,他们只需等到午夜。

手机屏幕的光映亮了简星岁沉静的眼眸。

他没有花时间去感慨老吴的勇气,也没有沉溺于那句刻痕带来的暖意。

他只是冷静地,如同拆解精密仪器般,将这张意义非凡的图片存入一个新建的加密文件夹,然後将它设置为封面。

这张歪斜的字迹,不是虚无缥缈的安慰,而是早已埋下的,等待被点燃的抵抗火种。

几乎是同时,手机的震动变得密集而急促,像是心脏在胸腔里擂鼓。

三条来自不同独立媒体的确认信息,整齐地排列在通知栏上——他们已全部收到名为《谁在定义正常》的原始文件压缩包,并约定于今晚八点整,同步向全网发布。

粉丝群里早已炸开了锅,各种猜测与担忧刷得飞快,但他一条也没有看。

他关闭了所有社交软件的通知,转而打开了手机自带的录音程序。

他将手机放在窗边,录下了一段三十秒的环境音:清晨的鸟鸣穿透薄雾,远处早高峰的车流声汇成低沉的嗡鸣,以及他自己平稳得近乎冷酷的呼吸。

这并非是什麽闲情逸致,这是他为自己准备的“清醒证明”,一份用以对抗未来任何“精神失常”指控的,最原始的证据。

公司高层那场名为约谈,实为审判的会议结束後的第三个小时,傅屿深的身影出现在了简星岁公寓楼下。

他不再是那个舞台上光芒万丈的队长,一身昂贵的西装被他穿得皱巴巴,像是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溃败。

他手里死死攥着几张A4纸,纸张边缘因过度用力而蜷曲泛白,那是他从内部服务器里拷贝出来的通讯记录。

“‘清源计划’不是你一个人的试点项目,是全团覆盖。”傅屿深的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他擡起布满红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简星岁。

“你的体检档案被单独做了高危标记,但我们所有人的药物清单里,都有‘维诺安定’的衍生物。剂量很小,混在日常补充的维生素里,每个月通过例行体检进行肌肉注射。”他将那份记录递过去,像是在传递一份判决书。

“我们都被调过频,所有人。”

他艰涩地补充道:“只是你的身体最敏感,所以你最先‘失控’。”那一瞬间,简星岁脑中无数个盘桓已久的疑团豁然开朗。

他终于明白,为什麽这四个性格迥异的队友,会对初来乍到的自己産生如此迅速而强烈的,近乎不合逻辑的情感投射。

那些所谓的“心动瞬间”,那些难以自控的占有欲和保护欲,或许早在无数次化学物质的催化下,被预设了程序,被放大了千百倍。

可一个更冰冷的问题随之浮现:现在,他们还能分得清,什麽是药物诱导的冲动,什麽又是真实的情感?

凌夜无法接受屏幕上的几行文字。

数据是冰冷的,他要亲眼看见丶亲耳听见那只操控他们的手。

当天下午,他借口身体不适,避开所有监控,潜入了公司健康管理部所在的楼层。

他没有尝试去破解门禁,而是绕到了消防通道,在积满灰尘的天花板夹层里,找到了一个几乎与管道融为一体的废弃数据接驳口——那是老吴在多年前一次线路改造时,私自搭设的监控中转站,一个被遗忘的後门。

他将简星岁发来的解码程序插入接口。

那并非简星岁所写,而是这具身体的原主遗留下来的遗産,一个藏在电脑深处的破解脚本,一个简星岁从未告诉任何人的秘密:他能看懂这些复杂的代码。

进度条缓慢爬行,几分钟後,一段被标记为七天前的音频文件成功被提取出来。

他戴上耳机,医务室内清晰的对话声瞬间灌入耳膜:“……J7号目标近期情绪波动频率和幅度都在加剧,已出现抵抗行为,建议提升药物干预等级,并考虑啓动二级物理约束方案。”

主管冷漠的声音回应:“批准。按流程上报,确保所有环节不留痕迹。”

J7,正是简星岁的内部编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