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须忍
谢司黎在书院七天,因其故意为之,在书院中并未与她人交友,即便有人想要和她接触,都因她的性格而被迫疏远。
高门贵女以谢司瑶为首,那些贵女知晓她是谢司瑶的姐姐故意为难,还在学堂里散播关于她各种各样的流言。
谢司瑶有心想要阻止,却发现无论怎麽做都无济于事,别无他法之下,谢司瑶想要亲自和她道歉,可谢司黎却表示她并不在意。
面对谢司瑶的盛邀,谢司黎也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这就难免被谢司瑶的那些挚友在背後嚼舌根。
谢司黎在书院中一直保持着高岭之花的形象,别人想要在课业丶学识上为难她,她就将每位夫子的提问都回答地井井有条;有人在背後指着她不会读书写字,她就每次都积极参与这种活动,无论她们想出任何办法,她都能一一化解。
久而久之,大家对谢司黎的批判也就变成仰慕,不仅是世家贵女就连公子哥也都对她赞不绝口,暂且不说她的性格如何,但在以强者为尊的龙门书院,谢司黎成为了他们的榜样。
自打进入龙门书院後,她就一直宿在後院的竹屋里,偶尔也会在这里陪他们喝茶丶聊天丶弈棋。
这一日,谢司黎并未去学堂,而是跟着慕容丶上官在执务室商量如何安排大考。
龙门书院创立至今,每年都是在临近新年时进行一次大考。
所谓大考是所有书院学子成绩出来後按照成绩排序,成绩优异者由书院推荐入仕。
但如今长安城的龙门书院因为慕容丶上官不擅长勾心斗角,邪门歪风之气有所增长,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龙门书院。
院内氛围远远不如其他国家书院的学习氛围。
“是我们辜负了姑娘的期待。”慕容丶上官同时开口。
“若非因为我等不擅长勾心斗角,这书院氛围也不至于弄得乌烟瘴气。”慕容的言语间带着几分内疚。
瞧着他们低眉颔首的模样,谢司黎饶有兴趣地开口,“我若是把这点小事放在心上,早就让你们回渝州城了。”
“虽然龙门书院的水浑了,但是我也不介意让长安的水更浑。”
“我朝建国不过百年,不管是宪宗还是先帝都实施重武轻文的政策,间接导致如今朝堂上势力混乱,无法平衡,虽有今帝极力改善,但无法得到理想效果。”
“姑娘当年创立龙门书院就是抱有这样的想法?”
听着慕容响起的声音,谢司黎想了想之後点点头,“教育才是国之大计,我朝能有诸葛先生这样的人,乃是我朝之大幸,若非先太子早逝,诸葛先生又怎麽可能隐退。”她说着就给自己斟茶。
“诸葛先生门生遍布,能有幸与他合作乃是我之大幸。这‘龙门书院’虽说在我名下,可当年却是诸葛先生极力促成。”
看着慕容丶上官面前的杯子已经没有多少茶水,谢司黎又顺手给他们添上。
谢司黎的话尚未说完就看见一个身影匆忙向这边跑来,他推开执务室的门,面色恭敬,“院长丶副院长丶姑娘,小公子和小小姐惹事了。”
谢司黎听着助教的话,擡眸看向他,蹙着眉头,“你方才说甚?”
“小公子和小小姐惹事。据说是打了工部尚书的孩子,那工部尚书老来得子,被其夫人宠溺得无法无天,在啓蒙堂又是个小霸王,可谁知偏偏遇见小公子丶小小姐。”
谢司黎不紧不慢地起身站起来,“仔细说说发生何事?莫要着急,阿澈丶妍妍那两个孩子我甚是了解,若非触碰底线,他们万万不会与人动手。”
谢司黎听着助教在耳边说的那些话,唇边泛着冷笑,她将目光落在慕容丶上官二人身上,“先整顿书院,再准备大考一事。”
“是。”
谢司黎跟着助教慢悠悠地前去啓蒙堂。
等她行至啓蒙堂就看见一个小胖子脸肿成猪头躺在地上哎呦哎哟地叫唤着,蹲在他身边的女人“心肝肉”地安抚着他。
对上谢景澈丶谢景妍时就劈头盖脸地痛骂,甚至问候一遍他们的祖宗十八代,完全看不出是工部尚书夫人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