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浮生卿卿 > 锋芒初现(第1页)

锋芒初现(第1页)

锋芒初现

观云殿内静得能听见烛火摇曳的声响。皇帝那句"救太傅绝非偶然"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每个人心中激起惊涛骇浪。

苏清月感觉到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有惊疑,有嫉妒,更有深沉的算计。她微微擡眸,正好对上萧绝审视的眼神——那目光锐利得仿佛要将她从里到外剖析个透彻。

"陛下圣明。"裴瑾温润的声音打破寂静,"太傅那日回府後,对三小姐的医术赞不绝口。若非三小姐及时施救,太傅的心疾恐怕。。。"

他适时停住,留给衆人无限想象空间。

太医院院判适时呈上苏清月方才所开的三个药方:"陛下,老臣仔细看过这三张方子,用药之精妙,配伍之严谨,实在令人叹服。尤其是治疗金疮的这张,以黄芪托毒生肌,佐以三七活血化瘀,比太医院惯用的方子高明数倍。"

皇帝接过药方细看,越看越是惊讶:"这些药材看似平常,配伍却别出心裁。苏三小姐,这些方子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苏清月心念电转。这些方子其实融合了现代医学对感染机制的理解和中药药理,自然比这个时代的方子更对症。但她不能如实相告。

"回陛下,这些方子源自外祖父留下的医书,臣女只是根据病患实际情况稍作调整。"她选择了一个稳妥的说法。

"哦?"皇帝目光如炬,"不知令外祖父尊姓大名?能写出这般精妙医书,想必不是寻常人物。"

这一刻,苏清月感受到来自苏丞相和王氏方向的紧张注视。她若回答不当,很可能会牵连出母亲的身世,给那对母女带来麻烦。

"外祖父姓林,只是个乡野郎中,陛下想必未曾听闻。"她垂眸答道,"这些医书也是残本,许多地方语焉不详,臣女只能自行揣摩。"

这个回答既保全了母亲,又解释了自己医术的来历,还暗示了其中的艰辛。

皇帝若有所思地点头,忽然问道:"朕近日偶感疲倦,太医院开了不少补药,却收效甚微。你可有什麽见解?"

这个问题让太医院院判脸色发白。皇帝这是当着衆人的面质疑太医院的医术!

苏清月谨慎地回答:"陛下,医理讲究望闻问切。未诊脉象,臣女不敢妄下论断。"

"那就诊脉。"皇帝直接伸出手腕。

满殿哗然!让一个未出阁的少女给皇帝诊脉,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陛下,这于礼不合。。。"内侍急忙劝阻。

"朕觉得甚合。"皇帝摆手,"方才瑞王说得对,医者仁心,何必拘泥虚礼。"

苏清月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知道这既是机遇也是陷阱。诊好了,前途无量;诊错了,万劫不复。

她深吸一口气,上前行礼:"臣女遵旨。"

指尖轻触皇帝手腕,苏清月立即进入状态。她屏息凝神,仔细感受着脉象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陛下近日是否夜寐不安,口干舌燥,且午後易感疲惫?"她问。

皇帝惊讶地点头:"正是。"

"脉象弦细而数,乃是肝郁化火,阴液耗伤之症。"苏清月收回手,"太医院开的补药虽好,但陛下体质属阳盛阴虚,进补不当反而助火伤阴。"

太医院院判忍不住插话:"可陛下确实需要调养。。。"

"调养不等于进补。"苏清月转向院判,"好比一锅沸水,不断添柴只会让水干得更快。此时应该撤火,再徐徐加水。"

这个生动的比喻让皇帝眼前一亮:"说下去!"

"臣女建议,先用疏肝解郁丶滋阴清热的方子调理半月。待火气平复,再行温补。"她说着写下药方,"此外,陛下每日午後可小憩片刻,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

院判接过药方,仔细看过後面露敬佩:"这方子。。。老夫怎麽没想到!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加入沙参丶麦冬滋阴,确实比一味进补高明!"

皇帝大笑:"好!就依三小姐所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