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收封
晨曦初露,一队宫廷侍卫护送着御赐的轿辇停在相府门前。为首的内侍手持明黄圣旨,声音穿透朱红大门:
"陛下有旨,宣苏清月即刻入宫!"
凝香院内,青黛手忙脚乱地为苏清月整理朝服。这是内务府特制的五品医官服,绯色罗裙配深青半臂,既保留了女子装束的柔美,又透着官服的庄重。
"小姐,您真要接受这个官职?"青黛小声问,"那日朝堂上您不是。。。"
"今时不同往日。"苏清月对镜整理衣冠,"陛下第三次下旨,再推辞就是不识擡举了。"
她想起昨日裴瑾特意来访时说的一番话:"陛下这是在为你铺路。有了官身,你那些医改方案才能名正言顺地推行。"
轿辇穿过清晨的街道,沿途百姓纷纷驻足。有人认出她的轿辇,激动地高呼:"苏神医!是苏神医!"
声音此起彼伏,渐渐汇成一片。苏清月轻轻掀开轿帘,看到道路两旁跪倒的百姓,心中涌起难言的触动。
太和殿上,文武百官肃立。当苏清月步入大殿时,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个身着绯色官服的女子身上。
"臣苏清月,叩见陛下。"
皇帝今日心情颇佳,擡手示意她起身:"苏爱卿平身。朕今日宣你前来,是要让你见几个人。"
殿侧珠帘掀起,走出三位老者。为首的正是太傅杨大人,另外两位则是。。。
"这位是太医世家出身的陈院使,这位是药王谷传人孙神医。"皇帝介绍道,"三位都是杏林泰斗,联名上书举荐你入主太医署。"
苏清月心中一震。这三位任何一位在医界的地位都举足轻重,竟同时为她作保!
陈院使率先开口:"老臣行医五十载,从未见过如苏大夫这般精通医理之人。时疫防治手册中的诸多见解,令老臣茅塞顿开。"
孙神医捋须笑道:"更难得的是仁心仁术。设立义诊堂,变卖赏赐购置药材,这等胸怀,当为医者典范。"
杨太傅最後道:"老臣这条命是苏大夫所救。以她的医术医德,执掌太医署绰绰有馀。"
太子一党的官员脸色难看,却无人敢出声反对。这三位老人的分量,足以让任何质疑闭嘴。
皇帝满意地点头:"既然三位都这麽说。。。苏清月听旨!"
内侍展开圣旨,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相府苏氏清月,医术精湛,仁心济世。。。特授太医署副院使之职,秩同四品,主管医政改革。。。赐金牌一面,可随时入宫奏事。。。钦此!"
四品副院使!这个任命让满殿哗然。要知道,太医署院使也才正三品,副院使通常是从四品。皇帝这是破格提拔!
更让人震惊的是"主管医政改革"这一条。这意味着苏清月获得了改变太医署乃至整个大楚医疗体系的权力。
"臣。。。领旨谢恩。"苏清月压下心中波澜,从容接旨。
退朝後,她在宫门外被几位太医署的同僚围住。
"下官恭喜苏院使!"周院判带头行礼,态度比往日恭敬许多。
"周大人不必多礼。"苏清月虚扶一把,"往後还要倚重各位同僚。"
"那是自然。"周院判笑道,"苏院使的医改方案,下官拜读後受益匪浅。特别是设立医学院的提议。。。"
这时,萧绝和裴瑾并肩走来。两位权臣同时出现,让周围的官员纷纷避让。
"恭喜。"萧绝言简意赅,递过一个木匣,"边关军医整理的一些病例,或许对你有用。"
裴瑾则送上一卷图纸:"这是太医署扩建的草图,你看看还有什麽需要改进。"
苏清月接过两份礼物,心中明了。这两位是在用行动表示支持,做给那些还在观望的人看。
果然,原本还有些犹豫的官员见状,立即上前道贺。
回府的路上,苏清月的轿辇再次被百姓围住。这次不同的是,很多医者也混在人群中。
"苏院使!小人是保和堂的坐诊大夫,愿为医改效力!"
"小人祖传针灸之术,愿献与太医署!"
青黛在轿内小声道:"小姐,这些人。。。"
"记下名字。"苏清月平静地说,"太医署正是用人之际。"
轿辇行至义诊堂时,苏清月特意让停轿。让她意外的是,苏清雪正在堂内教几个孩童识字。
"姐姐?"
苏清雪擡头,略显局促:"我。。。我来看看有什麽能帮忙的。"
孩子们欢快地围上来:"苏先生教我们认字!还给我们讲故事!"
看着苏清雪脸上罕见的柔和,苏清月忽然明白,这个一向骄纵的嫡姐,或许也在寻找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