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家
菱花铜镜,镜面平滑似水,映出两个女子,眉皆细长,眼皆含情,琼鼻秀口,颇多相似,只在年岁上有明显差异。
穆清坐在雕花妆台前,对镜感慨:“还是觉得奇妙,我们居然长得这样像。”
卢家三夫人林素立于她身後,轻轻为她别好发钗,笑吟吟道:“傻孩子,母女相像,再正常不过了。”
话语间柔情满溢,穆清听得心头温软。
三夫人疼爱她,常在清晨来她闺房,亲自教她梳妆打扮。
惊鹄髻,落梅妆,烟霞云锦袄,如意重台履,再饰以宝珠璎珞白玉珰,扮得穆清霞明玉映,华容婀娜。
三夫人颇有些自得,“凭我儿这模样,放眼卫州,没几人比得上。”
偏爱之语,难免夸张。
穆清垂眸,羞中带笑,“母亲说笑了。”
她唤三夫人为母亲,是从两年前开始。
两年前,她在山间打猎时,救下一对中年夫妇。
这对夫妇一见她,便追问连连,自诉有个女儿,在两岁时被人拐走了,找了十四年也没找到。
巧的是,穆清和其中的夫人容貌相似,身上一道旧疤和他们女儿的胎记,在差不多的位置。
穆清知道自己不是他们女儿,可她一个人在山中待的时日太久,孤独寂寞得不知今夕何夕,突然有人给出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迎她回俗世,好似天降机缘。
她顺水推舟应了下来,将他们认作父母。
从而,成了卢家小姐。
卢家,书香门第,代代做官封爵,在卫州颇具名望。
卢家的小姐当然养在深闺,无需抛头露面,等闲人士难窥真容,算起来,比藏在山中还稳妥。平日里,锦衣玉食,前呼後拥,天热有人扇风,下雨有人打伞,赴宴过节备受簇拥和逢迎,如同衆星拱卫的皎皎明月,过的简直是神仙日子。
穆清常常会忘掉过去,直将自己当作真正的卢卿雪。
此刻,便是这样的时刻。
她对着三夫人,口中母亲长母亲短,用心倒也真切。
“我和母亲长得像,却不如母亲有涵养,但愿多读些书後,能像母亲一样,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夫人闻言,凝眸看向穆清,“为何这样想,难道有谁胆敢嫌弃你?”
她这女儿幼年失散,寻回来时年岁已大,在教养上亡羊补牢,也才堪堪两年,比不得别家闺秀多才多艺。可经过老太君整顿,又与王府结亲,明面上早已无人说三道四,是谁在背後嚼舌根?
“除了小王爷还能有谁,”穆清不经意撇了下嘴,“就他说我不解风情。但我才不是为了他,之所以想读书,只因为仰慕母亲。”
三夫人眉梢轻扬,“小王爷爱开玩笑,定然在逗你。不过,多读些书总是好的。”
小王爷名为萧裕,因幼时受封庆王,到今年也才十八岁,故称小王爷。
大约一年前,他在庙会上见到穆清,不久便向卢家提亲,三书六礼定下婚期。
再过半个月,就是成婚的日子。
只要婚事顺利,女儿入府为妃,曾经被拐之事,就可以彻底翻篇了。
三夫人心怀此念,看着盛装打扮的穆清,自有几分期许。
“待会儿,你祖母大概有事要交代,你仔细听着,多说好话,不明白的就记在心里,等回来再问。虽然她老人家喜欢你单纯,但人若是一直单纯,就显得头脑不灵光了。”
穆清点点头,“嗯,我知道的。”
刚到卢家时,她什麽也不懂,以为人人和善爱笑,後来才明白有的人是在嘲笑。含而不露的嘲笑,对她来说,杀伤力太小,根本不值得计较。她表现得毫不在意,便让人当作单纯了。
穆清想,这实在是个有趣的误会。
屋外下着小雪,天宇茫茫,悄然寂静,灌木枝头覆着一层薄雪,两三只早起的麻雀落在薄雪上,跳跃几下又飞走了。
卢府是祖宅,花园不大但也繁复,穆清随三夫人在园中穿行,忽听一阵破空之声。
循声望去,便见嶙峋假山後,飘飘细雪中,尚未长出嫩芽的枯枝横斜,掩映着一个青衣男子的身影,他身形修长,拳脚迅捷有力。
卢府男丁都是读书人,会武的必是外客。
穆清望一眼,擡手拉起羽缎斗篷的帽檐,遮去半边面容。
三夫人认出人来,微笑道:“那是你父亲的门生,昨日来拜访,师生二人聊得兴起,你父亲便留他住下了。”
卢三老爷卢荀曾在京城任礼部尚书,因性情狷介,屡犯权贵,当年女儿被拐,便是遭人报复所致。
两年前,卢三老爷称病辞官,携全家回到卫州,在城中的万松书院做起了夫子。
以为门生就是书院的学生,穆清稀奇道:“父亲也会有看得上眼的学生麽?”
“天下之大,总有些俊秀,让人惊艳。”三夫人边走边道,满带欣赏的目光又望了望园中练武的身影,“那孩子文武双全,人品又正,你弟弟若能像他一样就好了。”
女儿被拐後,三夫人过了好几年,才又生下一个孩子,自是格外小心爱护,倒把孩子宠得娇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