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
卢彤雪在车厢里安分不久,又问城隍庙还有多远,得知要再走两条街,便嘟囔路远。
这时,街上嘈杂的人声里,隐隐传来锣声,护卫在车外相告,要给知府让道。
马车停下,外面静了些,一声锣响後,一阵欢呼。
穆清听得好奇,由着卢彤雪再次掀起窗帘,一同凑近窗牗,往车外看去。
只见鸣锣的仪仗队从路中行来,有几个小厮跑在前面,往路边抛洒糖果,不少人挤到路边去捡。敲锣的人不时拱手,喊着府中夫人新诞麟儿,老爷回府,急需借道。
知府出行,路人即便不捡糖果也需要回避,街道畅通得快,官轿也行得快,没多久就经过卢家的马车旁。
一顶蓝呢官轿後,跟着一顶青呢官轿,轿边也有常随小吏。
“诶,那是御史的常随。”
卢彤雪说完,连忙掩口,瞟了穆清一眼。
眼下,卫州城里没有别的御史,穆清不由得看向她。
卢彤雪脸一红,“那位钟御史的常随在府中走动时,我碰巧见过。”
穆清昨夜失约,心怀惴惴,想到钟临岚正在旁边经过的轿子里,盼那轿子快快过去,一点声音也不想发出来,简单点了下头。
卢彤雪见她不多问,料想这位堂姐有了小王爷那般未婚夫婿,哪还会在意区区御史。虽然她见那御史相貌不错,才略微留心,一点逾矩都没有,但要说清却是不易,不问倒也免得她尴尬。
车外的欢呼声渐渐消停,祝贺知府喜得贵子的声音,也随官轿远去。
“卿姐姐,知府夫人多大年纪了?”
穆清不着痕迹地抚了抚心口,道:“知府夫人去年过了四十生辰。”
卢彤雪恍然道:“四十岁生子,难怪这样大张旗鼓。”
穆清想了想,“不全为此。知府家的长子夭折了,算是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儿子。”
卢彤雪好奇起来,又八卦了几句,得知知府家还有个小姐过几天要及笄,暗自记下。
满街喜庆之色,卢家的马车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缓缓行到城隍庙前,停在开阔处,六七个劲衣护卫围在车边,隔开旁人,车上下来两位带着帷帽的小姐,由数个提篮捧盒的丫鬟和仆妇簇拥着,引得路人注目。
“干娘,那两位小姐是什麽人家出身,才有这样的排场?”
一把好听的嗓音,在杂乱的人声中,尤显空灵悦耳。
穆清听见了,隔着帷纱,往说话的姑娘看去,只见她同样戴着帷帽,隐现月白衫裙,挽着一个衣着朴素的婆子,刚从城隍庙出来的样子。
那婆子因着她的话,探头望向马车前的标志,语声陡然发沉:“是……卢家的。”
“卢家。”问话的姑娘喃喃重复,身子转向卢家的华盖马车,似在细看。
来来往往的行人後,她的身影时隐时现,依稀窈窕动人。
穆清看了一眼,回头和卢彤雪相携走向城隍庙。
城隍庙黄瓦红墙,墙壁上连篇彩画,绘着城隍巡视丶地狱惩恶,庙里焚香阵阵,青烟袅袅,处处可见进香上供的人,行至殿内,便听祈祷敬辞声此起彼伏。
三夫人染了风寒,穆清受她嘱托,代为祭拜,尤为谨慎,让宁姑等人将香果清茶尽皆上供,在城隍神座下三叩九拜,焚香祝寿,最後请庙祝为卢家祈福一番。
诸事完毕,正待离开,却见卢彤雪站着不动,因戴着帷帽,看不到神情,只能看到她所朝的方向有人在摇签。
穆清鼓励道:“时间尚早,可以摇支签看看运势。”
卢彤雪不以为然,“这不过是些竹签子,凭什麽判定人的运势?”
“图个彩头,高兴一下也好。”
穆清从桌台上拿起一个签筒,跪在神台下。
“既然卿姐姐想摇签,我也试试好了。”卢彤雪也拿起一个签筒,悄声对着签筒道:“给我好签,我才信。”
点着朱砂的细薄竹签,在摇晃的签筒里上上下下,簌簌作响。
穆清本来不信这种东西,见卢彤雪摇签筒摇得认真,心下一哂,也认真摇动签筒。
一支签跳了出来,将要落到地上时,签身上的“下下”二字刺人眼目。
穆清眼疾手快,将其塞了回去,重新摇签。
须臾,又一支签跳出半截,签身上刚露出一个“下”字,穆清迅速调整签筒方向,让其落回去。
“卿姐姐,你怎麽还没摇到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