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功名半纸风雪千山全诗 > 灵幡祭(第2页)

灵幡祭(第2页)

毕竟江岭也不只是剿倭的战场。

可是今日许一已经做了决定。

林南叙劝过,却无权干涉他最後的选择。

陆明钦听出林南叙话里的弦外之意,只觉得一口气软绵绵堵在胸口,但真要一字一句去辩,又好像无话可说。

他最终还是讲,我不会让义士枉死。

这话从陆明钦嘴里说出来,未免有些啼笑皆非的讽刺,然而他并没有听到预想的讥嘲。

林南叙拿起火钳,将边沿的残纸拨进火中,声音轻的像一声喟叹:“我原以为,俞大人就算在一辈子缩在严溪,也还有条活路。”

馀灰渐熄,边缘一隙焦红,似在嘲笑她的无能为力。

陆明钦犹豫片刻,问:“十六年时俞参军能回严溪,是因为明堂卫?”

俞行简既无靠山也无门路,那时候没被什麽人扔出来当替死鬼干掉,大概少不了苏珩庇护。

毕竟案子是缇骑司查办的。

“陆制台不必试探我。”林南叙声音里听不出什麽情绪,“我并不值得苏大人费心。”

陆明钦下意识解释:“我没有……”

火钳拨过残烬,翻出零星几点未灭的猩红。她看着盆内的纸灰,轻轻截住陆明钦的话:“离京时我求过他,若来日再起大狱,请他念俞大人曾为国尽忠,为其周旋一二,不至狱中瘐死。”

她还记得那时候苏珩与她讲,自古将军百战,难见白首,她又何必担心。

他最终还是答应了,却一语成谶。

林姑娘的心愿已经很小了,她只想要身边人平安。

可惜天不垂怜,这一点祈求也要驳回。

“我没有什麽为生民立命的抱负。这天下是周家的天下,与我何干。”林南叙声音低哑,似磨着沙砾一样的滞涩,“但我不明白,他为什麽不恨。”

“他在云州时打赢了额鲁特部,指挥使大人却斥责他轻啓边衅,军功没记上,反被嫌多事,夺了他千户的武职。他听同僚笑他,才知道这功被记在了别人头上;後来父亲驻防宣同,要打北虏,他又呈书信,自告奋勇去前线;俞大人尸山血海杀出来,刚升任平辽都司指挥使,却因父亲的牵连,贬去西桂做司备。再後来李大人提携,参与江岭平倭,梧州辛劳大半年,他的兵打了胜仗,他却又回了严溪。”

“然後他听许一说,倭寇发现宣军分兵,要袭营强杀主将,便领兵来支援。”

“直到最後,他都没有怨。”

“既然这是他的选择。”她看向乌沉沉的棺椁,“我也只能接受。”

她不知道为什麽要与陆明钦说这些,或许也只是说给自己听。

她的过去已经没有人了。

帐外一声惊雷,压在头顶的雨水终于丰沛落下,而今帐下听雨,悲欢都萧索。

陆明钦沉默良久,最终在林南叙身边跪下,恭敬一拜。

他也终于真心实意有了愧疚。

雨水漫开潮气,压得室内烛火黯淡,先前的猜疑与针锋相对都偃旗。帘帐再一次被人掀开,是卫襄。

卫大人得知军营出事,冒雨从永岛渡海赶回来,此时甲胄未脱,衣角还在滴水。他见陆明钦确实没事,才松了口气。

卫襄瞥了一眼林南叙,对陆明钦道:“回营帐,我有事跟你说,以诏也刚到。”

陆明钦看出搭档的顾虑,道:“没关系。”

“之前的弹劾被冯相压下来了,但高巡联络了几个御史台的旧识,打算继续上书参你。”

卫襄回来的时候,正好遇上衙署来递消息的书吏。顾以诏在问详情,他便过来找陆明钦。

“以诏想写信给淮南道台,请他出面阻拦。但朝里的情形你也知道,如果张肃元纠着这件事不放,我们这仗能不能打下去都难说。”

“姓高的还真是阴魂不散。”陆明钦神色晦暗,“在绩州作壁上观还不够,想重回江岭?”

而今时间紧迫,宣军强攻并没有太大的胜算,稍有不慎,就是给高巡再送个把柄。

陆明钦和卫襄要离开时,林南叙忽然擡头。

“忠佞之断全在圣心。陆大人想解困,还得讨好皇上。”

卫襄没想到这人会开口,颇为意外地看向林南叙:“你有办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