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功名半纸风雪千山全诗 > 丰年瑞(第1页)

丰年瑞(第1页)

丰年瑞

苏珩皮笑肉不笑扯了下嘴角,全当是对陆明钦阴阳怪气的回敬,正色肃立道:“圣谕,朕览江岭道巡按许四维等人奏报,祝恩冯氏侵占民田,致稻农失所;又劾原江岭道台卫襄,滥征苛敛,徇私枉法,为冯氏周旋脱罪,兼涉剿倭失策丶养寇遗患等。而今朝野非议甚嚣,案情错综,令陆明钦回京述情。”

陆明钦跪恩时想,竟然是不发六科廊的口谕。

周景澈还知道要脸啊。

或许是陆明钦脸上的讥诮太明显,几乎到了大不敬的地步,苏珩语气里多出几分威胁:“陆总制如果心有怨怼,自可去御前陈辩。”

“多谢苏指挥使提点。”

陆明钦兴致缺缺敛眸,也懒得跟眼前这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废话。

他虽然赢了北虏,京里却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朔风凛然的深秋,陆明钦再一次穿过朱门重重的宫墙,飞甍依然峥嵘轩峻,明月高悬,照见边缘一道锋利的白光。陆明钦在空荡荡的殿内跪了一柱香的时间,听到内室一声叹息。

“陆总制乱军中倚天斩长鲸,堪称国士。”

周景澈从帘幕後走出来,君威漠漠,却带着些道不明的喟然。然而这哀戚须臾即逝,绍治帝再开口,已然恢复了往日的水波不兴。

“这一刀封狼居胥,不仅荡平边患,也救了自己和卫襄的命,连冯言都松了口气。

“陆总制的运气,倒比李良符要好许多。”

陆明钦低眼听着周景澈敲打,无动于衷想,不愧是皇上,连无耻都登峰造极无人能出其右。

他还在前线搏命,周景澈就能将卫襄下狱,放任张肃元手下那些疯狗撕咬,默许苏珩为私欲构陷纠缠林南叙。

在云州养伤期间,陆明钦收到贺时行的信。这封信是他刚到离雁关时寄出来的,只是战事耽搁,收拾完残寇,他才来得及看。

——绍治十九年初,江岭道巡按许四维弹劾卫襄在江岭时滥征赋税丶靡饷殃民,曾包庇冯相家人,为其周旋脱罪,免于讼狱。又有御史韩元质弹劾陆明钦丶卫襄等人养倭不战,坐观建州,放任倭寇肆虐严溪丶寿和等地,及倭寇扬长出海,反冒战功以排异己。

卫襄下狱。

那时候陆明钦愣了半晌,想,贺时行开玩笑的吧。

到底是他疯了,还是这个世道疯了。

剿倭除匪,海波平息,子襄有什麽罪?

贺大人信写得匆忙,不知道是出了什麽事,信上说现任江岭道台把案子都推到了卫襄丶已死的张承等两人道台身上。又控诉陆明钦专擅,道台及其下多为其走狗,以致贿敌冒功等事肆行,无人敢出头。

按这位的说法,他到江岭才发现,整个绍治十七年的捷报都是陆明钦和卫襄夸大僞造的,峰屿离岛两役,也不过烧了点渔船请功。

如今卫襄进了诏狱,案子在缇骑司,百官无权过问,谁也不知道审案的情况。

而顾以诏殉国後,恤封一直未定。

张肃元自然察觉到圣心的微妙,闹到这个地步,他也没有回头路,索性让韩质元他们孤注一掷死命乱咬。不少大臣看不惯他们的疯狗行径,借着给顾以诏争谥跳出来对骂,吵得昏天黑地。

周景澈由着他们闹,始终未置一词。

卫襄的案子也就一直压到陆明钦回京。

苏珩原想浑水摸鱼,趁贺时行自顾不暇时把林南叙带走,未想圣心有变,他也只得松口,让林南叙在家中待查。

陆明钦至今想来依然後怕,若非北关大捷,秃门的头骨碗送进了长安宫,但凡这功勋差了半分,今日他们都得死在诏狱。

至少卫襄是活不成。

此刻劫後馀生的陆总制跪在殿内,直视眼前高高在上的天意,漠然道:“皇上至圣至明,臣和卫侍郎是否有功,自然心中已有定论。”

“至于运气。”陆明钦低低笑了一声,“严介山给内廷敛财,大兴土木修殿宇,眼看天怒人怨,便借冯言之手诛杀,以平民愤;可惜冯相不愿接严介山的脏活,反而劝谏阻拦,于是用张肃元制衡冯相,放任许四维等人搅事,借卫襄下狱构陷冯相,敲打臣和贺尚书;还有所有人都讳莫如深的那一桩——用林大人制衡内侍省,废了提督和各地城防太监,北境平定後,又任由内侍省与严介山仇伯斋合谋冤杀功臣。”

愠怒一点点爬上周景澈额角,青筋狰狞。陆明钦却视若无睹,自顾自说下去:“世人都说李良符因党争倾轧而死,若臣和贺大人真有能力杀了他,那为何十六年同样遭劾的高巡未死,祥吉未死,圣上反而处置了上书的御史?”

“民杂处而各有所能,皆因事用之也。皇上用尽即弃,从来不曾在乎,臣能在您手里讨一条生路,也的确是令人惊叹的运气。”

刚愎自用,刻薄寡恩,那麽多人前赴後继,为民请命,最後却惨死在所谓帝王心术的权衡算计里,当真荒唐至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