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
吃完饭之後,眼看天已经黑了,周老汉和周奶奶就要回家。
周根民就说:“老大,你打个手电筒,送一送你爷爷奶奶,这一路上坑坑洼洼的,我有点不放心。”
周风答应了一声,就带着他爷爷奶奶出去了。
这时候,曹金玲就开口了:“他二姑啊,你们那个厂,挺大的吧?”
“还可以吧,也就万把口人!”周晴一边说,一边将站起身来,要帮她妈收拾碗碟。
“万把口人,那还不算大麽!我听说,你们厂的工人一个月都能拿两三百呢。”曹金玲羡慕地说。
“差不多吧!”
曹金玲又说:“他二姑啊,你现在坐下来,嫂子跟你说个事。”
周晴依言坐下:“嫂子,什麽事,你说吧。”
微微犹豫了一下,曹金玲还是开口了:“我娘家有两妹妹,一个二十,一个十八,都想进城找个工作,他二姑,你能不能帮个忙,把她们两个带到你们厂里去上班啊。”
果然是有求于她的。
周晴叹了口气,她大嫂还以为自己在厂里有多大的权呢。
当然,如果是厂里招工的话,她大嫂那两个妹妹也是符合条件的,自己跟汤厂长打个招呼,也不是不能进。
毕竟,车间工人是个苦活,也不算什麽走後门。
可是,她们厂真的不招人了,这就没办法了。
想到这里,她就说:“嫂子,我们厂已经不招人了,等以後招人的时候,我再打电报回来跟你说,你再让她们去报名就可以了。”
听了这话,曹金玲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
然後,她勉强笑了笑:“哦哦,那就算了!”
一时,周风回来了,就带着妻儿回去了。
这时候,汤兰英也在厨房里收拾停当了。
来到堂屋,汤兰英直接就问周晴:“二丫,咋回事?你们厂不招人了麽?”
“是啊,妈,我们厂不是每年都招人的。”
“那你姐姐怎麽办呢?她可是在我面前说了好多次了,我都已经答应她了啊!”汤兰英脸上露出了愁容。
“妈,这两年,十里八乡的人都在想办法挣钱,最笨的人,也靠着开荒种地吃喝不愁了,怎麽姐姐家里还是穷成这个样子呢。”周晴不解道。
“哎,别提了,本来,你姐姐养鱼不成,就拼命开荒,也种上了几亩地的芝麻,可是,你姐夫却染上了赌钱的毛病,这不,有多少钱经得起输呢!”
周晴听了,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这邱超,可真是扶不起的阿斗!
周月真是瞎了眼,摊上这麽个男人!
“二丫啊,你姐在我面前哭过多少回了,她再没个营业,那两个人就真的活不下去了,好在现在还没有孩子,要是以後有了孩子,这日子可怎麽过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周晴自然明白母亲的担忧。
哎,也许,把邱超带进城里做生意,他就能改,能上进些呢。
想到这里,她就对母亲说:“妈,明天,你叫大姐和姐夫来吃饭吧,到时候我再安排。”
说完,娘儿两个又开始闲话起家里的事情。
“二丫啊,现在卖鱼,是真的不挣钱了,十里八乡到处都是挖鱼塘的,我们家养的鱼,真的只是够自己家吃的就行了。”汤兰英感慨道。
“妈,那菜园地呢?你们卖菜怎麽样了?”
汤兰英笑道:“种菜园倒是真不赖,我和你爸一年到头,卖葱卖蒜卖生姜,卖茄子黄瓜西红柿,每个月都有百八十的进账,再加上荒地里的芝麻收成,我们的日子是吃穿不愁的。”
周晴点了点头:“这我就放心了,您和我爸还年轻,未来二十年,生活是不愁的。小雷念大学的钱,家里早就攒下来了。”
“说起来,三丫,马上就要十七岁了,也快要初中毕业了,她上次跟我说,也不想呆在乡下,想进城呢。
说完,汤兰英看了周晴一眼。
周晴就说:“妈,三丫的事情,你不说,我也会考虑到的,她还在读书,等她毕业了,我自然会有安排。倒是小雷,他现在念书怎样了?每次信里都说成绩很好,最近一次考试,考了啥名次?”
“这次,他考了全县第三名呢!”汤兰英骄傲地说。
周晴知道,这个年代大学特别难考,一个县一年能考十个八个就已经不错了。
以周雷目前的成绩,稳下来的话,考取江城大学是不成问题的。
等到自己兄弟姐妹四人都在江城站稳脚跟的话,就可以把父母接过去享福了。
“二丫啊,这一年多,你大伯家的日子可不好过啊!”汤兰英开始跟女儿八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