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爱的错误歌词 > 事业上的相互吸引(第1页)

事业上的相互吸引(第1页)

事业上的相互吸引

与顾廷轩的初次合作,像是一场精心布局的高智商棋局,让我久违地感受到了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会议室里,落地窗外是上海午後薄雾笼罩的城市天际线,室内空调的冷风似乎也带着一丝肃杀。我和我的团队,对面是顾廷轩和他精锐的队伍,空气中弥漫着数字和策略的硝烟。他的沉稳和睿智,像一道无形的磁场,强大而内敛,吸引着我,也激励着我。

我记得第一次与他正式交锋,是在一场关于新金融産品推广策略的提案会上。我们公司是甲方,顾廷轩的公司是乙方。他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领带的颜色恰到好处地压住了衬衫的白,一丝不茍得像他提交的方案。他的目光深邃而有力量,不像陆扬那样热情四射,也没有那些相亲对象眼中的审视和轻浮,而是一种纯粹的丶带着探索意味的欣赏。他听着我的阐述,不时点头,偶尔会在笔记本上写下什麽,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一股专业人士特有的效率和从容。

当轮到他汇报时,会议室里的气氛明显变得不一样了。他没有用任何夸张的辞藻,只是用最精准的数据和最清晰的逻辑,将一个复杂的市场分析拆解得深入浅出。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更是像一把锋利的刀,直指我们项目中的痛点,却又给出了出人意料的巧妙建议。我坐在那里,几乎是全神贯注,手中的笔几次停在半空,被他独特的视角和精辟的论点所震撼。

散会後,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上海的霓虹灯开始在窗外闪烁。大部分同事都收拾东西匆匆离去,只剩下我和我的几名下属还在讨论顾廷轩方案中的一些细节。我正拿着笔在白板上圈画着,突然听到身後传来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林主管似乎对我们的方案还有些疑问?”

我转过身,看到顾廷轩不知何时已经站在我身後不远的地方。他没有离开,只是靠在会议室角落的窗边,解开了西装扣子,微侧着头,带着一丝探究的笑容。夕阳最後的光线在他侧脸上勾勒出一道金色的边,显得他的轮廓更加深邃。

“顾总还没走?”我有些惊讶,但很快调整好状态,拿起手中的资料,“顾总的方案很精彩,只是有几个点,我想再深入探讨一下,或许我们能找到更契合的平衡点。”

他走过来,没有直接看我,而是看向我手里的方案。“哦?请说。”他的语气平淡,却又带着一种鼓励的意味。

我们站在白板前,他没有立刻对我的疑问进行反驳,而是耐心听我阐述。当我提出一个关于区域市场拓展的疑虑时,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我:“林主管觉得,这个市场最大的风险点在哪里?”他像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一个急于推销自己方案的销售。这种互动方式让我感到被尊重,也激发了我更深层的思考。那场讨论持续了近半小时,直到我的下属们都识趣地先行离开。

“多谢顾总指点。”我合上笔记本,感觉思路豁然开朗。

他淡淡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相互学习。林主管的洞察力,也很敏锐。”

他的这句夸赞,像一杯温热的手冲咖啡,在初秋的傍晚,暖暖地熨帖着我的心。它不是陆扬那种浮夸的“你真棒”丶“你好厉害”,而是带着一种专业人士的认可,让我感到踏实和愉悦。

接下来的日子,我和顾廷轩的交流愈发频繁,不再仅仅局限于项目会议。我们开始有更多的私人时间进行沟通,比如在紧张的会议间隙,他会主动留下来,与我讨论一些项目细节,或者更深入地探讨市场趋势。有时,他会邀请我共进午餐,在轻松的氛围中,我们不再仅仅是工作夥伴,更像是两个在各自领域摸爬滚打,却又能惺惺相惜的灵魂。

第一次与他共进午餐是在公司附近一家不太起眼的日式小馆。餐厅里飘着淡淡的味噌汤香气,背景音乐是轻柔的三味线。他点的餐食很素雅,跟我一样,似乎都偏爱清淡。我们从项目进展聊到行业趋势,再到各自对生活的理解。

“林主管对未来有什麽规划?”他夹起一块寿司,漫不经心地问道。

我放下筷子,看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流,思绪飘得很远。“规划?大概就是把手头的工作做好,然後……找到一个能让我内心安稳的地方吧。”我没有提“爱情”这个词,但我的潜台词,或许他能听懂。

他没有追问,只是轻轻抿了一口清茶,然後说道:“内心的安稳,往往不是外界能给予的。它源于对自我价值的确认。”他的话很轻,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我内心的阵阵涟漪。我看着他,他那双深邃的眼睛里,似乎藏着许多故事,却又始终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疏离感。他没有评判我,只是分享自己的观点,这种不带压力的交流让我感到非常舒服。

我发现,顾廷轩不仅仅在专业上有着令人惊叹的深度,他的知识面也极其广阔。他能从金融衍生品聊到古希腊哲学,从国际□□势谈到某部小衆文艺电影。他看问题的角度总是那麽独特而深刻,常常能点醒我一些从未想过的盲点。我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他分享的一切,感觉到自己的眼界和思维都在被拓宽。

有一次,我为了一个复杂的市场预测模型熬了几个通宵,感觉自己快要被海量的数据淹没。在与顾廷轩的例行电话会议中,我语气里不自觉地带着一丝疲惫。

“林主管,听起来你最近有些过度劳累。”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关切,让我感到意外。

“是有些,这个模型太复杂了,感觉陷入了一个死胡同。”我叹了口气。

“我曾经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他停顿了一下,然後语速缓慢而清晰地给出建议,“有时候,跳出数据本身,从哲学层面去思考一下,会看到不一样的答案。比如,你可以尝试从古希腊的‘原子论’和‘辩证法’的角度去理解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或许会有新的灵感。”

我当时听得一愣,没想到他会给出这样的建议。但他这番话却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困顿的思绪。我挂断电话後,立刻放下手中的数据,找了几本哲学书籍来看。果然,当我用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那些冰冷的数字时,许多之前无法解决的问题,突然变得豁然开朗。第二天,我带着修改後的方案去见他,眼中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他看着我的新方案,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笑。“看来,你找到了新的视角。”他的赞许,对我而言,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有分量。这种基于平等和尊重的赞美,对我来说弥足珍贵。他从不会像那些相亲对象一样,试图用物质或条件来衡量我,他的欣赏是建立在对我能力和智慧的认可之上。他会在我提出一个创新性的观点时,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他会在我攻克一个难关时,轻轻地对我道一声“干得漂亮”。

在一次与海外团队的视频会议中,我提出一个大胆的风险规避方案。由于时差,会议持续到深夜。显示器发出的幽蓝光线照亮了会议室,窗外是漆黑一片的城市,只有星星点点的灯火在远处闪烁。我感到有些疲惫,但内心却异常兴奋,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成功的喜悦。

“林主管,这个方案很有前瞻性,我已经让我的团队去评估可行性了。”顾廷轩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坐在我的斜对面,神色也带着一丝疲惫,但那双眼睛依旧明亮而肯定。

我疲惫地笑了笑:“顾总也辛苦了。”我揉了揉发酸的脖子,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

他起身走到我的桌边,步履沉稳,没有发出一点多馀的声音。我看着他,他从他的公文包里拿出一盒巧克力,递给我。“补充一下能量。明天还有硬仗要打。”

那是一盒我平时最喜欢吃的黑巧克力,高纯度的,带点苦涩却又回味悠长。我有些惊讶地看着他,我的喜好似乎从未在工作中提及。

“你喜欢这种口味的。”他似乎看穿了我的疑惑,淡淡一笑,那笑容很浅,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我只是……观察力比较好。”

那一刻,我的心跳漏了一拍。我的世界仿佛瞬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我急促的呼吸声。他不是像陈泽那样,通过长时间的相处和默默观察来记住我的喜好,陈泽的记忆是温柔的渗透,是日久生情的默契。而顾廷轩,他是那种在短暂的丶看似公事公办的接触中,就能迅速捕捉到对方细节的人,他的观察力带着一种精准和穿透性,让我感到一丝温暖,也感到一丝……危险的魅力。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混合着他独有的成熟与睿智,如同夏夜的潮汐,悄无声息地拍打着我内心那道高筑的堤坝。

我发现自己开始期待与顾廷轩的每一次见面。期待在会议室里与他眼神交汇的瞬间,期待他带来的每一个新观点,期待他那深邃的眼神里,偶尔流露出的,只属于我的那一点点欣赏和理解。我甚至开始认真地挑选每一次与他工作会面时的穿着,会为了一个小小的细节而思虑再三,会在独处时反复回味他说的每一句话。那些曾经被陆扬的热情冲刷过的丶又被顾廷轩的欺骗冻结过的内心,此刻竟然又开始萌动。

我以为我经过前两段感情的洗礼,已经对爱情麻木,或者至少会更加警惕。但顾廷轩的出现,却像一股暗流,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我的心房,冲刷着我所有的防备。它不是轰轰烈烈的海啸,而是深海里潜藏的暗涌,缓慢而坚定地将我卷入其中。我再次感受到久违的心动,那种心动,不同于陆扬的青春炽热,而是更深沉丶更成熟的吸引,像一杯陈年的威士忌,入口醇厚,回味无穷。我开始想,也许,这样的男人,才是真正能给我带来“滋养”和“坚定选择”的人。他像一座灯塔,在迷雾重重的都市丛林中,指引着我,让我渴望能靠近,能停泊。我沉溺在这种被引导丶被欣赏丶被理解的感觉中,甚至开始在心中勾勒他可能带给我的未来。那种被一个智者引导丶被一个强者守护的画面,在我脑海中变得越来越清晰。然而,彼时的我,还未曾想过,这份看似坚不可摧的吸引力背後,隐藏着怎样的暗礁与漩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