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现在倚着山寨生活,理所当然应该考虑寨子的日后存亡。
陇安郡守来得很快,次日就到了山脚下。
只不过他没有带太多的亲随,只有他和他的军师上山。
这样单枪匹马上匪营的还是少见。
宗承琢磨着,“兴许他们不知道咱这里是匪营。”
戎肆嗓音沉沉,“不可能。”
虽然他们没有大张旗鼓地说在江陵这里有个土匪营地。
但是方园百里之内,都知道这里有个匪寨。
官员普遍也都知道。
只是打不过,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陇安郡守当初一拿到虞绾音的信件,多半就知道她说的是谁。
还这般直接的上山。
虞绾音走到主营后门。
后门值守匪兵恭声道,“女君,主公在前面等客人。”
“无妨,我就在后面等他。”
虞绾音也没让匪兵禀报,就进了屋。
主营分前后两室,中间隔档分开,后面类似于书房或者休息之处。
戎肆的书房和寻常人的书房不太一样。
架子上摆放的是各种图纸。
虞绾音打眼一看,多是军械的图纸,工匠用书和制造军械的奇门相术,什么刀枪棍剑机关暗器的为主。
再就是一些如今天下局势的通讯册子,舆图记录和密信卷轴。
都是相当实用的东西。
不实用的也是身份显露的战利品标识,被雕刻过的各式各样的兽骨挂在墙壁和木架上。
像是一面功勋橱柜,带着很奇特凶险的美感。
虞绾音坐在一处。
听到他们在前面商讨,“是不是说明这陇安郡守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说难听一点,这郡守今日是不是由着咱们拿捏。”
前面戎肆许久没有应声。
不知道在想什么。
围挡割断后面,虞绾音给自己倒了一盏茶,靠坐在旁边,摆好书本。
她不管这些。
只管给他争取到机会。
具体的应战筹谋和安排,以及寨子里的事情,她又不是很懂。
只是来听个热闹。
顺便看他如何把握这个机会。
以及日后她可能面临的处境。
虞绾音今日打发时间用的是前两日买回来的史书。
这本史书是大澧王朝几百年的历史,二十年前编纂出来的。
那会儿还是大澧末路兴盛的最后时段。
言谈间恢弘大气、壮志凌云,大
抵写这本书的人也没想到,短短二十年,大澧就分崩离析到如此境地。
虞绾音挑选的是各个州郡国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