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格格党 > 第103章 第 103 章 商业与货币3(第6页)

第103章 第 103 章 商业与货币3(第6页)

“那确实。”有人心思灵活,想起家里女儿多,妻子也能干,是算账的好手,不由动了女眷的心思,“其实也有个法子,怕改籍贯,让家里女人去经商,做点小生意。反正夫君什么籍贯妻子什么籍贯……”

村里唯一一位夫子这时候还是忍不住了:“女子抛头露面……”

还不等他说完,村里的农人打断道:“咱穷人家谁家女人不出来干活,挣钱的事不丢人。”

夫子叹气一声,也没多说,村里的情况都看在眼里,他收着学生家里的束脩,只有老妻独子要养活,压力不大还过得去。其他村人就难了。

这世道,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谈什么礼不礼的。

与其想着女子,夫子想着,还不如盯着点村里经商的情况,可不能让大家都只顾着做生意不去种地,天幕上的这些教训,太惨痛了!

一想到这里,夫子就多了一种使命感,作为村里识字最多、最有文化的人,他的话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回头,他就把经商种地的事写下来,挂到书房、挂在村里的粉壁上,提醒自己也提醒大家!

“这贸易战,果然可怕,不费一兵一卒让百姓遭遇饥荒,不得不防!”身为帝王,看到因为一种花就扰乱市场,李世民谨慎的都快坐不住了。

大唐如今已有不少西域人、外邦人,在长安也能看到天幕,万一他们要对大唐发起贸易战,让人防不胜防。

而且大唐贵族也颇为喜爱海外的奢侈品比如琉璃器比如葡萄酒万一有海外商人运用这些奢侈品让大唐农民不种地都去种葡萄那可怎么行!

朝中偏偏没有管仲那样的人才不如也去民间找巨商?

李世民扫视一番自己的朝中人才越看越觉得还不够最后想起了刘彻想到了汉武帝的钱袋子桑弘羊出身商人。还有被他提拔的富商东郭咸阳、孔仅都很好用。

想到这里什么门户之见李世民都不在意世家大臣可能有的阻拦也无所谓了事关钱袋子事关国库与国家经济李世民势在必得。

汉武帝都能任用商人他大唐为什么不可以!

【从战国中期以后情况急转而下。】

【首先是韩非等法家主张抑制商业。】

韩非认为商人本身不创造财富是“邦之蠹也”。

他首次提出农是“本”商是“末”要“重本轻末”。

随后商鞅在秦国变法把法家的“重本轻末”通过一系列制度传下去影响了其后封建王朝两千多年的历史。

秦朝商人被称呼为“贾人”朝廷采取编户管理一入市籍三代都不能更改政府征发戍边

他们是首先被遣戍的对象地位形同罪犯。

汉初继承秦朝的抑商政策对商人“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且立“七科谪”规定有7类人不享有正常的人身权利国家可以随时把他们发配充军这7类人中除了罪吏、亡命、赘婿之外的4类人还有商人及其子孙;

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向商人征收“算缗钱”要求商人每2000钱必须缴纳120钱作为财产税普通人一部分车缴120钱财产税、商人要缴240钱5丈以上的船只每艘缴120钱。还颁布了“告缗”鼓励商人互相揭发偷。税以透漏税款的一半作为奖金;

宋元时期对商业税按高比例征收名目越来越多;

晋朝时期法律规定商人在市场做买卖必须在额头上贴着写有自己姓名及所卖货物名称的帖子还规定必须“一足着白履一足着黑履”;

前秦规定上人家的女人不能穿金戴银也不能衣着锦绣违背者弃市;

唐朝法律规定商人不能骑马商人子嗣不能参加科举;

明朝规定“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袖纱”。

清朝对商人对商业的态度因为时势的复杂政策也比较复杂从一开始的“闭关锁国”“轻商抑商”到后面的兴业兴国三言两语说不完。

【历代统治者除了因为儒家思想里“重义轻利”法家的“重本轻末”还因为流动性强的商人不如农人好管理。】

《吕氏春秋》用一句话说出了统治者的心声:

“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朴实的农民统治者好掌控好掌控就意味着边境安稳帝王的统治稳固。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几乎是每朝每代末年都离不开农民起义。

恰恰是帝王眼中最朴实最好掌控的农民一旦忍无可忍反抗起来就是野火燎原寸草不生。

【但是商业经济并不是打压之后就没有问题。】

【商业货币市场经济向来是息息相关。】!

(AdProvider=window。AdProvider||[])。push({"serve":{}});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