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抗战从1937年开始 > 第59章 钢铁意志(第1页)

第59章 钢铁意志(第1页)

民国二十六年八月七日,北平永定河前线在短暂的宁静中迎来了新的黎明。晨雾尚未散尽,八十八军前敌指挥部里已经灯火通明。何志远揉了揉胀的太阳穴,将最后一份作战计划书合上。连续三天的高强度部署,让这位年轻的二级上将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依然锐利如鹰。

"军座,您又是一夜没合眼。"副官陈明端着一杯刚沏好的浓茶走进来,语气带着担忧,"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

何志远接过茶杯,温热透过瓷壁传到掌心。"前线九万将士的性命都系于此,我怎能安睡?"他轻啜一口,苦涩的茶汤让他精神稍振,"各部队的部署情况如何?"

"师报告,永定河大桥段的防御工事已按新标准加固完毕;师在龙凤山一带新设了三道反坦克壕;师补充团已完成对南苑机场周边阵地的增援。"陈明熟练地汇报着,"另外,军政部白部长来电,询问是否需要从南京增调医疗队。"

何志远沉吟片刻:"回复白部长,感谢中央关心,但当前运输线路紧张,暂不需要增援。不过"他话锋一转,"可以请军政部协调一批盘尼西林和手术器械,通过铁路紧急运送。"

这时,参谋长周卫国拿着一叠文件匆匆进来:"军座,刚收到天津站密报,日军战车第二旅团的主力已完成卸船,正在杨村一带集结。另外,我们派往敌后的利刃中队回第一份侦察报告。"

何志远立即起身走到地图前:"具体位置标出来。"

周卫国用红笔在地图上画出几个圆圈:"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现了日军坦克集结的迹象。特别是这个位置,"他指向永定河下游的一个渡口,"利刃中队现日军工兵正在秘密架设浮桥,估计是想从这里迂回包抄我军侧翼。"

"命令师派出一个加强连,今晚夜袭这个渡口,摧毁日军架桥设备。"何志远果断下令,"告诉张汉卿,行动要快、要狠,得手后立即撤回。"

"是!"周卫国记录命令后,又补充道,"军座,还有件事。军政部转来德国大使馆的照会,询问是否可以安排德国军事观察团到前线观摩。理由是研究德制装备在实战中的表现。"

何志远冷笑一声:"告诉外交部,战时状态,前线危险,不便接待。另外,提醒他们注意,德国与日本的关系微妙,防止军事机密泄露。"

"明白。"

上午十时,何志远决定去野战医院巡视。

这不仅是因为医疗后勤的重要性,更因为那里有一个让他牵挂的人——苏青瑶。

车子在泥泞的道路上颠簸行驶,越靠近前线,战争的痕迹越明显。被炸毁的房屋、弹坑累累的田野,还有不时抬着担架匆匆而过的民兵,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正在经历的苦难。

嵩祝寺野战医院设在一座半毁的寺庙里,临时搭建的帐篷连绵不绝。何志远刚下车,就闻到浓烈的消毒水味和血腥味混合的刺鼻气味。

"军座!您怎么来了?"医院院长是一位头花白的老军医,急忙迎上来。

"来看看伤员,也看看你们有什么困难。"何志远说着,目光却不自觉地扫视着忙碌的医护人员,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

在重伤员帐篷区,他看到了苏青瑶。她正跪在简陋的手术台前,为一个腹部中弹的士兵做紧急手术。汗水浸湿了她的护士帽,口罩上的眼睛专注而坚定,手上的动作快而不乱。

何志远没有打扰,静静站在帐篷外等候。直到手术结束,苏青瑶疲惫地走出来,才惊讶地现他的存在。

"军座?您什么时候来的?"她慌忙整理凌乱的头,脸上泛起一丝红晕。

"刚来。"何志远看着她被汗水浸湿的额头,心中涌起一股怜惜,"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前线的弟兄们才辛苦。"苏青瑶轻声说,眼神却不自觉地躲避着他的目光,"刚才那个士兵,才十九岁,被鬼子的炮弹炸伤了肠子不知道能不能挺过去。"

何志远沉默片刻:"我们会尽力救每一个弟兄。你们需要什么药品和设备,直接列清单给我。"

"盘尼西林和麻醉剂最缺。"苏青瑶立即说,"重伤员太多,库存快见底了。还有手术钳和缝合线也不够。"

"最迟明天,会有一批新药品送到。"何志远承诺道。他早已通过系统兑换了相关物资,正准备以"军政部调拨"的名义送达。

简单的对话后,两人陷入短暂的沉默。战地医院不是谈情说爱的地方,但彼此眼中的关切却胜过千言万语。

"你要保重。"最终,苏青瑶只轻声说了这么一句,便匆匆返回帐篷继续工作。

何志远望着她的背影,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柔情压回心底。现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

中午回到指挥部,何志远接到一个意外消息。

英国路透社记者布朗和美国美联社记者史密斯强行穿越封锁线,来到前线要求采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告诉他们,战时状态,不接受采访。"何志远本能地拒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