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你杀了我吧什么意思 > 第33节(第2页)

第33节(第2页)

&esp;&esp;买完东西、领了蛋糕,回到山之内家。静枝在厨房为烤肉会备料,英辅在后院组装烤肉架。看起来完全就是姑姑与姪女的丈夫。维持绝妙距离的演技,只有厉害两个字可形容。

&esp;&esp;但春那因此放下心来,也是事实。如果两人的态度过于不自然,春那一定也很难假装没发现。她乐于扮演迟钝的妻子,但事情总有个限度。

&esp;&esp;不久后,别墅主人们陆续到场。理所当然,他们浑然不知半夜会发生什么样的惨剧,悠哉地享受酒食,尽情谈天。其实只有栗原朋香内心怀抱着骇人的阴谋,但当时不可能有人发现。虽然朋香确实看起来不怎么乐在其中,但春那只觉得她就跟另一个小孩小坂海斗一样,只是受够了被抓来奉陪大人的应酬。

&esp;&esp;至于自己,春那感觉自己伪装得天衣无缝。没有人来关心她:你好像没什么精神?是不是有什么烦恼?自己应该完美地扮演了英辅的妻子这个角色。不是别人,英辅为她证明了这一点。和众人聊天告一段落时,英辅靠到春那身边来。

&esp;&esp;“总觉得好久没看到你这样的表情了。”

&esp;&esp;“咦?什么表情?”

&esp;&esp;“看起来很开朗,很开心。你这阵子常常很忧郁,虽然你说是工作遇到瓶颈的关系”

&esp;&esp;春那摸着脸颊:“我自己都没发现”

&esp;&esp;“如果能转换心情,那就太好了。”英辅瞇起眼睛,把啤酒罐送到唇边。

&esp;&esp;真讽刺,她想。最近在英辅面前,她的确表现得不怎么开朗。理由不用说,是因为她怀疑丈夫和静枝的关系。而今怀疑成了确信,她为了掩饰心慌,拼命扮演快乐的妻子,而丈夫也信以为真,放下心来。或许英辅是确认偷吃没有被抓包,放下心中大石了。

&esp;&esp;不过,英辅应该有更担心的事才对。那就是手表。春那出门采买前,英辅还戴着那支表,烤肉会的时候却不见了。是在某处解下来,忘了戴回去吗?可能的地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绿山墙。一定是在翻云覆雨的时候解下来,就这么忘记了。因为平常不会戴,所以疏忽了吧。

&esp;&esp;什么时候要去把表拿回来?——英辅是不是满脑子都在盘算这件事?所以当烤肉会结束一阵子后,外头传来警笛声,似乎风声鹤唳时,他认为这是个绝佳的好机会。

&esp;&esp;英辅说要去看看状况,出门了。春那挽留,但静枝拿了手电筒给他。应该是因为她知道英辅出门的目的。

&esp;&esp;然后,英辅被卷入了惨案。

&esp;&esp;看见英辅倒在后院,春那慌了手脚。英辅的肚子左边插着一把刀。她连忙跑过去,抱起丈夫,呼唤他的名字,英辅睁开眼睛,点了点头:

&esp;&esp;“放心,没伤到要害。这点伤不会有生命危险。我只是预防出血,才没有拔出刀子。”

&esp;&esp;口齿清晰地这么说的英辅,左手腕上戴着表。看到那支表,春那得知他果然去了绿山墙。应该是在归途被刺的。总不可能刚一出门就被刺,以挨刀的状态走到绿山墙。不过仔细一想,也是有这个可能。

&esp;&esp;“得止血才行。你有手帕吗?”

&esp;&esp;“有,可是已经用掉了。”英辅另一只手拿着用手帕包裹的某样东西。“歹徒还有另一把刀,用那把刀攻击我。但我一挥,他遗落刀子了。歹徒跑掉了,但我把刀子捡起来了。上面应该有指纹,所以我用手帕包起来。”

&esp;&esp;“这样啊。”

&esp;&esp;简直就像电视悬疑剧的剧情。春那毫无真实感,但丈夫挨刀是事实。

&esp;&esp;她心想得快点叫救护车才行,跑进屋内,上去二楼拿手机。她一边打电话,同时从窗户俯视后院,看见静枝正走近英辅。静枝在英辅旁边坐下来,端详他的脸。

&esp;&esp;她看到英辅把什么东西交给了静枝。是绿山墙的钥匙吧。

&esp;&esp;紧接着,英辅右臂勾住静枝的脖子,把她的脸搂过去。从二楼也看得出来,两人在接吻。

&esp;&esp;春那感觉心中有什么坍塌了。坍塌的那些事物被风卷起,彻底消散了。也就是化成了虚无。

&esp;&esp;她没有打电话,走下楼梯。去到后院,没看到静枝。

&esp;&esp;春那走到英辅那里:“谁来过?”

&esp;&esp;“没有,”他摇摇头。“没有人来啊。”

&esp;&esp;应该是出于接吻的罪恶感的谎言吧。和静枝的事,他想要保密到底。

&esp;&esp;春那看到了刀子。是歹徒遗留的刀子。刀柄上包着手帕。春那直接拿了起来。

&esp;&esp;“很危险啊。”英辅说。听来呆蠢的语气。

&esp;&esp;春那没有丝毫迟疑。她使尽全力,把刀子朝英辅的胸口捅去。

&esp;&esp;英辅一脸惊愕,很快地一动不动了。

&esp;&esp;春那毫无真实感地看着丈夫。看到丈夫身上插着两把刀,心想这样不行,抽出原本插在侧腹部的那一把,接着从插在胸上的刀子取下手帕。

&esp;&esp;她想,也许静枝正在哪里看着。这样也无所谓。因为这也是对她的惩罚。

&esp;&esp;后来现身的静枝,对此未置一词。在验证会上也一样。或许她没有看见,也或许是当成对春那最起码的赔罪。

&esp;&esp;问题是加贺。加贺一定也会问静枝吧。然后在他面前,谎言是无所遁形的。

&esp;&esp;解说|王少杰解构《你杀了谁》

&esp;&esp;本文涉及谜底,请斟酌阅读

&esp;&esp;系列作中的系列作

&esp;&esp;一九八五年以《放学后》出道,至今将近四十年间,东野圭吾已出版超过一百部作品。这当中有不少系列作,像是以汤川学为主角的侦探伽利略系列、以饭店为主题的假面饭店系列、探讨科学和超能力的拉普拉斯魔女系列。还有,以加贺恭一郎(差点要写成阿部宽)为主角的加贺系列。

&esp;&esp;加贺首次登场,是一九八六出版的《毕业:雪月花杀人游戏》,当时的加贺还是个大学生。往后作品换上警察身分,解决了许多读者耳熟能详的案件,像是以追查犯案动机为主的《恶意》(一九九六)、探讨家庭和亲情的《红色手指》(二○○六)、以日本桥人形町为舞台的《新参者》(二○○九)。二○一三出版的《当祈祷落幕时》,揭开了加贺一直挂念在心的谜团真相,一般认为是本系列的完结篇。

&esp;&esp;加贺登场的作品中,有个《○杀了○》的子系列,“风格”相当特别。一九九六年出版的《谁杀了他》,故事中命案有两名嫌疑人,加贺和受害者的哥哥各自掌握证据,分头调查。一九九九年出版的《我杀了他》,受害者在婚礼上遭到毒杀,三名角色内心独白均称是自己下的手,加贺则明白指出凶手仅有一人。这两部作品特别之处在于,作者并未按照一般推理小说的作法,在结尾揭露凶手身分,而是把真相留给读者自行推理。

&esp;&esp;《我杀了他》出版后的二十四年,《当祈祷落幕时》出版后的十年,正当大家以为加贺已经淡出故事舞台时,东野又推出了各位手上的这本《你杀了谁》。与过去《○杀了○》系列作品不同,东野这次并未把谜底留给读者推敲(嫌疑犯总共十位,要读者自行判断过于凶残),而是聚焦于本格推理小说中的解谜场面,加以放大延展。

&esp;&esp;早早开始的推理解谜

&esp;&esp;本书故事发生在日本某别墅区,一场屠杀酿成五死一伤的惨剧。凶手事后立刻自首,表示犯案动机是想被判死刑,但对于案发当天的具体行动却不愿交代。死者家属为了厘清事件始末,在案发两个月后举办一场验证会。其中一名死者的太太鹫尾春那,透过职场前辈的介绍认识加贺,邀请对方一同参加。

&esp;&esp;推理小说常见的一种结构是,命案发生后侦探开始调查,调查中又有新的命案发生,最后大家齐聚一堂,由侦探揭开真相。本书虽然多人遇害,但基本上可视为同一个事件。凶手桧川大志自首后,验证会在后续情节中立刻登场。直至书末长达五分之四的篇幅,都是侦探和一众关系人聚在一起,一步步朝真相迈进的解谜场面。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