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学者综合症千萌 > 第108章(第1页)

第108章(第1页)

第108章

此时的402办公室里,李远山正站在窗前,手里拿着打印出来的两篇论文,眉头却不自觉地皱着。

倒不是论文有问题,而是他实在好奇——能写出这般深度研究的人,不可能寂寂无名。

但他确实在国内外科研界,从未见过顾玺这个名字。

是刚学成归国,尚未做出成绩的海归博士吗?

李远山只能如此猜测。

实际上他还认为顾玺投来的论文,是毛遂自荐来应聘的。

他甚至已经在心里规划好了面试流程:先聊聊论文里的技术细节,再问问对方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想法,若是没问题,就直接安排人事部门办理入职——这样的人才,绝不能放过。

“李院士,你预约的顾玺先生到了。”前台的电话打断了李远山的思绪。

他立刻整理了一下衬衫领口,坐回办公桌後,清了清嗓子:“让他进来。”

不一会,敲门声响起,李远山擡头,却在看到来人的瞬间怔住了。

进来的是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年,他穿着干净整洁的白衬衫,脸上稚气未脱,背着黑色双肩包,看起来就是个学生。

李远山下意识往少年身後看了看,空荡荡的走廊里没有其他人。

他皱着眉,语气里带着疑惑:“你是……顾玺的学生吧?你导师呢?”

顾玺站在门口,微微躬身,声音清晰而肯定:“李院士您好,我就是顾玺本人。抱歉,让您久等了。”

一句话让李远山愣住了,他盯着顾玺看了足足半分钟,猛地沉下脸,怒道:“别开玩笑了!你才几岁?那种水平的论文,是你能写的?人呢?真正写论文的人在哪?”

顾玺没有急着辩解,他脱下背包,拿出笔记本电脑,打开:“李院士,这是那两篇论文的研究过程和数据推导,都记录在这里,您可以检查。”

他早料到会有这样的质疑——十八岁的年纪,确实很难让人相信能做出如此深度的研究。

李远山接过笔记本,在电脑上看到了完整的论文。

他看看顾玺年轻稚嫩的脸,还是不太相信。

点开《基于手征核力的丰中子钙同位素第一性原理计算》那部分,指着其中一个关键步骤问:“这里你采用了改进後的手征有效场论,为什麽不选择传统的G矩阵方法?传统方法在计算重核时不是更稳定吗?”

这个问题正好问到了论文的创新点上。

顾玺没有丝毫犹豫,走到旁边的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快速画出两种方法的计算模型:“李院士,传统G矩阵方法在处理丰中子同位素时,会忽略弱束缚态的贡献,导致误差超过5%。”

“而改进後的手征有效场论,能更精准地描述核子间的短程相互作用,尤其是在钙-60这类丰中子核素的计算中,误差可以控制在2%以内。”

他一边画一边解释,马克笔在白板上划过的轨迹流畅而自信,从核力参数的选取到计算结果的验证,每个细节都阐述得条理清晰。

李远山站在旁边,眼神里的震惊渐渐被欣赏取代——眼前的少年不仅对论文内容了如指掌,甚至能对研究方法的优劣做出深度分析,这份专业度,连很多博士研究生都未必能达到。

等顾玺讲完,李远山才缓缓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感慨:“看来这两篇论文真是你的。我做核物理研究三十年,还是第一次见到你这麽年轻的研究者。”

“你这两篇论文,解决了我们研究所目前在丰中子核素计算和量子相变研究上的两个难题。”

他顿了顿,突然想起什麽,又问:“你今年多大了?在哪里读大学?”

“十八岁,我是A大的大一新生。”顾玺答,顺势拿出辛从南的推荐信。

“李老师,这是辛从南老师为我写的推荐信。”

李远山愣了一下,接过信封拆开。辛从南的字迹苍劲有力,信里详细介绍了顾玺在物理领域的天赋,甚至直言,顾玺比他的爱徒韦乐言更优秀。

他反复读了两遍,李远山擡头看向顾玺时,眼神里的质疑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真切的欣赏:“老辛的眼光我信得过,何况你刚才对论文的解读,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他将推荐信轻轻放在办公桌一角:“说吧,你这次找我,到底有什麽诉求?是想加入我的研究团队,还是有其他想法?”

顾玺没有绕弯子,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李院士,我想借用研究所的核技术实验室。我手头有几个关于聚变堆辐射屏蔽的实验方案,需要高精度的设备才能完成。”

李远山没有拒绝,他原本就打算带顾玺去实验室——论文究竟是不是顾玺本人写的,做一次实验就知道了。

现在顾玺主动提出要做实验,正好合了他的心意。

“没问题,我带你过去。”他站起身,拿起桌上的门禁卡:“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我们实验室的设备都是国家级重要仪器,操作起来可没那麽简单。”

顾玺跟着李远山走出办公室,沿着走廊往实验室方向走。

沿途遇到的研究员都笑着和李远山打招呼,目光却忍不住在顾玺身上停留——这个满脸稚气的漂亮少年,怎麽看都不像是能走进核心实验室的人。

推开厚重的实验室大门,一股淡淡的臭氧味扑面而来。

宽敞的空间里,摆放着各种精密仪器,几个穿着白大褂的研究生正围着一台核反应模拟装置讨论着什麽。

听到开门声,他们纷纷擡头,看到李远山身後的顾玺时,脸上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李远山没有理会学生们的目光,径直走到实验室中央,转身对顾玺说:“这里就是我们的核心实验区,你想借用什麽设备,直接说。”

他语气平淡,眼神里却藏着一丝考验——这些设备中,光是一台“蒙特卡洛粒子输运模拟仪”,就连很多博士生都要学习半个月才能熟练操作。

他倒要看看,这个辛从南强力推荐的十八岁的大一新生,到底有多少真本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