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学者综合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 > 第78章(第2页)

第78章(第2页)

一周後,预赛结果公布。校园广播兴奋的念出7名同学的名字,祝贺他们通过预赛。

顾玺当时正帮方老师整理实验器材,听到自己名字时,只是挑了挑眉,理所当然,没通过才能让他惊讶。

方老师推门进来,手里扬着打印纸:“听见了吧?通过预赛的同学这周集训,已经和你们班主任说过,这周不用去上课了。”

又一周的准备後,明天就是复赛了。

柏瑾之洗好碗出来,见顾玺挺悠闲的在看《诗词咏流传》,问他:“明天就复赛了,不用复习吗?”

顾玺摇摇头:“没必要,不难。”

在学校为了不搞特殊,顾玺已经陪着刷了一周的试题,快写吐了,在家里实在懒得再看了。

复赛考场设在城郊的理工大学。黄色校车再次载着七名考生驶离永明高中,方老师坐在最前排,手里攥着一叠准考证。

理工大学的考场大楼透着股严谨的学术气息,走廊里挂着历史名人的照片。顾玺路过时扫了一眼,发现其中一张黑白照片里的老者,正是他最近在研读的《电磁学》教材的作者。

考场门口的电子屏滚动显示着“第XX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

试卷发下来的瞬间,顾玺就明显看到与预赛的差异——选择题不再是简单的概念辨析,而是给出了一个航天器在非均匀引力场中的运动模型,选项里塞满了微分方程的解。

计算题的第一题便是关于刚体在复合场中的角动量守恒,题干里还藏着一个需要自行推导的修正项。

热学题考的是斯特林循环的效率计算,但附加条件是“考虑气缸壁的热传导损耗”,这意味着需要在传统公式里加入一个额外的热传递微分方程。

光学题则给出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双棱镜干涉装置,要求推导条纹间距与棱镜顶角的关系。

最让他挑眉的是近代物理题,直接甩出了一个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修正模型,需要用量子力学的概率密度概念重新解释实验数据。

周围的考生们有的咬着笔杆,有的在草稿纸上疯狂涂画,监考老师的脚步声在寂静的考场里显得格外清晰。

顾玺却异常平静,他的思维像一台精准的计算机,将题目里的每个条件拆解丶重组,那些在预赛中看似分离的知识点,此刻在复赛的试卷上织成了一张立体的网。

他甚至在解电磁学题时,顺手在草稿纸边缘推导出了一个更简洁的积分路径,比标准答案的方法少用了三步。

当顾玺放下笔,检查完最後一个物理量的单位时,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多小时。

走出考场时,发现柏瑾之靠着车门等在校门口的树下。他看着顾玺脸上没什麽特别的表情,忍不住先开口:“怎麽样?难不难?”

顾玺上车,接过他递来的矿泉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比预赛难多了。”

“啊?”柏瑾之心里一紧,“那你……”

“但也就是大学物理的内容。”顾玺补充道,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没老师说的那麽难。”

柏瑾之看着他眼里闪烁的自信,放下心:“好吧,算我多问,早该知道你肯定没问题。”

“只是理论考试而已。”顾玺往後一靠,闭上眼:“还有实验考试呢。”

理论考试通过後才能参加实验考试,因此,要等到第二天批卷完成,才能继续考试。

第二天清晨,理工大的公告栏前已经挤满了人。

顾玺隔着老远就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後面标注着“理论考试通过,实验考试时间:14:00-16:00,地点:物理实验楼302室”。

顾玺没细看具体分数,只记住了实验考试的时间和地点。

下午两点,他准时来到理工大学物理实验楼。

实验考场被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房间,每个考生面前的实验台上摆放着器材:气垫导轨丶光电门丶直流电源丶示波器……

今天的题目是“设计实验测量变截面圆柱体的转动惯量,并分析空气阻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这是一道典型的设计性实验题,需要自行搭建实验方案,选择测量仪器,处理数据并评估误差。

顾玺戴上手套,先是仔细检查了一遍器材,随即在草稿纸上画出实验原理图:利用气垫导轨减少摩擦,通过光电门测量角速度变化,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推导转动惯量的表达式。

他的操作异常熟练,调平导轨丶连接电路丶设置示波器参数,每个步骤都精准到位,甚至在安装圆柱体时,还特意用水平仪校准了轴心。

数据记录阶段,他没有急于测量,而是先做了三次预实验,观察数据的波动范围,确定最佳测量次数。

处理数据时,他不仅计算了转动惯量的平均值,还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并用误差传递公式估算了各测量量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权重。

当他利落的完成实验报告,将器材归位时,监考老师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眼神里带着赞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