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学者综合症是什么意思 > 第70章(第1页)

第70章(第1页)

第70章

顾玺随着韦乐言进入他的实验室,自动门在身後轻轻合上。

中央空调的冷风中混着焊锡丶冷却液和机油混合的特殊气味,熟悉的味道让他不自觉地放松下来。

顾玺站在门口,目光缓缓扫过这个他再熟悉不过的实验室,每一台设备的位置,每一处管线的走向,都与记忆中一模一样。

前世许多个日夜,他曾与韦乐言并肩在这里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顾玺!快过来!”韦乐言兴奋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顾玺擡头,见他站在一个实验台前,眼睛里闪烁着孩子般的期待。

“乐言,要给我看什麽?”顾玺迈步走过去,声音里含着温柔的笑意。

他的目光落在台面上那块鼓起的防尘布上,隐约能看出下面藏着某种流线型的物体。

“你看!”韦乐言迫不及待地掀开防尘布——

布料被猛地掀开的瞬间,顾玺听见自己的心跳漏了半拍——

只见金属台面上躺着的物件,外型有些像被放大了十倍的吹风机,裹着航天器材特有的哑光钛合金外壳。它底座边缘的散热孔呈螺旋状排列,细密的金属线缠绕着圆柱体躯干,在接口处汇成一束裸露的电极。

“小型无壁霍尔推进器?”顾玺震惊地问:“能用吗?”

韦乐言点点头,按下侧面的电源开关,推进器尾部的环状磁体骤然泛起幽蓝的电弧。没有传统引擎的轰鸣,只有极轻微的气流声从排气口溢出。

顾玺的手指悬在离外壳三厘米的地方,能感受到微弱的磁场震颤。

“真厉害呀乐言,你真的做出来了!”顾玺赞叹,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惊喜与骄傲。

他和韦乐言时常打视频电话,大部分时候都是他弹奏音乐。小部分时候,韦乐言会与他讨论技术问题。

鉴于韦乐言有轻度孤独症,几乎不说话,说了也经常词不达意,因此没人特意告诉他不得对外交流技术。

谁也想不到,和顾玺在一起的韦乐言是个小话唠。他说的话确实经常混乱无序,偏偏唯有顾玺听得懂。

因此上个月韦乐言向顾玺讲述最近在研究的课题後,顾玺给出了一些技术上的指导。

没想到他竟然提前做出来了,前世的时间线是半年後才攻关的。

而此刻,轨道动力学研究办公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了。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实验室里的每一个细节:

顾玺戴上白色手套,修长的手指正沿着推进器外壳的金属纹路轻抚,指尖在某个传感器节点处稍作停留,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什麽。

韩漓不自觉地向前倾身,想知道顾玺在思考什麽。

“辛院士……”韩漓好奇地问:“那个小型无壁霍尔推进器,究竟是什麽?”

辛从南的目光没有离开屏幕,回道:“那是我交给乐言的新课题。”

他以普通人能听懂的话术解说:“传统霍尔推进器的喷射通道管壁材料,会影响放电性能和使用寿命。所以我让乐言突破技术,研究出一种更高效丶寿命更长的推进器,没想到那麽快就研究出来了。”

“臭小子,第一个竟然给朋友看,也不知道报告老师!”他虽这麽骂着,但谁都看得出他话语里的骄傲。

此时刘玉珍好奇地问:“老师,无壁又是什麽?韦乐言做的推进器好像和我们用的不一样?”

辛从南倒是一眼就看出了无壁推进器的技术原理,他看了看刘玉珍和围拢过来的研究生们,打算现场教学。

目光扫过韩漓和柏瑾之,觉得不涉核心技术,让他们听听也没什麽,就当科普课了。

“谁来说说霍尔推进器的制动原理?”

刘玉珍忙道:“我知道,利用霍尔效应,在环形通道内形成电子漂移的霍尔电流,电离推进剂并加速喷出。效率比化学推进器高得多,是现在深空探测的主力推进技术之一。”

“对。”辛从南赞许地看了她一眼,继续解释:“但传统霍尔推进器有个绕不开的坎——环形喷射通道。通道的管壁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比如硼化钛之类的。但问题就出在这管壁上……”

他在操作台上敲打几下,将大屏幕切换成一个霍尔推进器的3D模型,示意研究生们都上来,讲解着:

“你们看,在放电过程中,高能离子和电子不断轰击管壁,时间一长,材料就会被溅射丶腐蚀,性能逐渐下降,寿命也就受到了限制。”

“而且,管壁材料本身的性质,比如二次电子发射系数,也会影响放电的稳定性和效率。这就像一辆跑车,发动机再好,车架却容易生锈,跑不了多久就得大修。”

韩漓也跟着凑近仔细观察模型,再结合韦乐言的新研究,发现自己听懂了“无壁霍尔推进器”的核心原理。

与柏瑾之对视一眼,他也正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显然也懂了。

此时,研究生们似乎也都听明白了,纷纷出声询问:“所以,无壁霍尔推进器,是指去掉了这个管壁?”

“没错!”辛从南再次将大屏幕调回韦乐言的实验室,看着桌上那台仪器,他的语气里充满了骄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