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19世纪初 > 第63章 第 63 章 离开普莱斯家的达什(第1页)

第63章 第 63 章 离开普莱斯家的达什(第1页)

第63章第63章离开普莱斯家的达什……

离开普莱斯家的达什伍德夫人回到家里也和丈夫讨论起了普莱斯小姐。

“约翰,普莱斯小姐长得倒是很漂亮,就是不知道有多少财産。据我所知她还有一位哥哥,是个有钱的商人,这门行当虽然有些粗俗丶不够体面,却帮助他迅速发了财,最重要的是,据说他得到了一位公爵的赏识,要是你的妹妹将来能够嫁给这样的人也不错。”

“哦,真的吗?亲爱的范妮,你打听得可真清楚呀!埃莉诺真该好好谢谢你这个嫂嫂,可惜她才十五岁,还没有进入社交界。要把她介绍给普莱斯先生还得等一等,你不只打听了这个吧,我猜你想把普莱斯小姐介绍给你的弟弟爱德华?”

“光看她的亲戚们,普莱斯小姐还不错,但是我没有打听到她的财産,要是她不够多的话,这门婚事就不那麽匹配了,你知道我母亲对爱德华期望颇深,希望他将来能够进议会。”

达什伍德夫人说这番话时那副理所当然的神色,俨然觉得自己和母亲对年轻姑娘们的挑拣天经地义。

约翰·达什伍德丝毫不觉得妻子说得有什麽不对,他的年纪和威廉·普莱斯差不多大。因为成年时就接手了已故母亲留下的一半遗産,这让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很多钱,自然也有条件结婚。他也确实在不久後娶了范妮·费拉斯,一个同样有大宗嫁妆的富家小姐。

这对夫妻很快就发现他们在各方面有着一样的认识和见解,这段婚姻让他们两个人同心同德,把对方影响得更加狭隘自私,如果这也算是一种恩爱夫妻的话,那他们简直再恩爱不过了。

夫妇俩话语提到的两位人物之一的理查德现在可不在伦敦,威廉结婚後不久,理查德就出发去了印度。

至于另一位,要是达什伍德夫人知道普莱斯小姐这段时间经常去工厂和一群低贱的工匠捣鼓机器,她绝不会再把玛丽作为弟弟的未婚妻备选。

在理查德离开伦敦後,蝴蝶缝纫机公司就交给了玛丽在幕後主持。她原本只负责技术研发工作,这段时间她频频接触一线的工匠,不仅成功突破了脚踏式缝纫机制作过程中的难点,还借此机会对工厂的生産管理实行了优化。

蝴蝶缝纫机公司一开始就比其他工厂更加注重工人的权益。

首先,缝纫机工厂的工人工作时间远低于其他工厂,只有十个小时。这样的工作时长甚至引起了部分工人的抗议,因为他们希望延长工作时间获得更高工资,赚取更多的生活费。

其次,玛丽建议理查德不要雇佣十六岁以下的童工。这是这个时代的工厂主们普遍不去在意的一件事,童工普遍出现在各行各业,玛丽的兄弟们就是其中一员。

但是正如之前提到的,如果下层中産阶级的孩子普遍十一岁开始工作,下层阶级的孩子工作年龄只会更小。

据说在纺织行业和煤矿行业,有五岁的孩子参与工作,在城里玛丽听说负责通烟囱的孩子甚至只有两三岁,好把他们瘦小的身子钻到烟囱里。玛丽第一次得知时吓了一跳,她希望从自己做起减少童工的使用。

最後,就是工厂的工作环境相比同时代大部分工厂要卫生得多。玛丽给工厂制定了一系列卫生管理条例,包括每天必须打扫车间的卫生丶清理机器上的污物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工厂里为工人们提供公共厕所和浴室。

尤其是为女工们提供单独的公共厕所。虽然缝纫机制造工厂成立之初工人们基本都是男性,但是也有少数的女工加入其中,销售员的队伍里更有不少女性,女厕所的建立让这些女工的工作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

但是当玛丽实际参与公司的管理,她发现自己之前想得还是太简单了。工厂不招收十六岁以下的童工,就有十三四岁乃至十二岁的孩子谎报自己已经年满十六岁。另一个大股东理查德其实也不理解妹妹为什麽要把年龄卡在十六岁,他只能当做玛丽认为机械制造是一名重体力劳动,不需要太瘦弱的孩子。

因此实际操作时负责招收工人的工作人员,对于那些看上去年龄就不达标的孩子,往往也会轻易放过去。他们甚至是出于好心。这麽大的孩子已经开始养家糊口了,要是玛丽和理查德的工厂不接收他们,只会让他们不得不去工作环境更加恶劣的工厂里找工作。

“史密斯先生,你的意思是那些你所谓的十六岁孩子,在工厂里是学徒工?”玛丽问道。

“没错,普莱斯小姐。”托马斯·史密斯正是当初那位提醒理查德拆分机器的钟表匠,现在负责工厂的日常管理工作。

在他眼里,普莱斯小姐或许有着出色的才能发明出缝纫机,但是也有着小姐们不合时宜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并不能真正帮助这些底层家庭。

他解释到:“小姐您放心,我会合理安排他们跟着熟练工人学习如何制造部件,同时负责清理机械,这对他们的将来很有用。”

“史密斯先生,你是不是担心我会下达命令辞退这些孩子?你放心,我明白你是一片,但是那些熟练工人是否真的愿意好好教授这些孩子?”

与传统行业的学徒制不同,在机械化生産的工厂车间里,熟练工人和学徒工之间并不存在师徒的人身依附关系,彼此之间是竞争对手,为了避免自己被工厂主淘汰,熟练工人并不希望工厂招收太多学徒工。

托马斯·史密斯比玛丽更清楚实际情况,有些熟练工人甚至会打骂这些学徒工,或者使唤他们打扫车间丶清理机器。

为了规范对工人的培养,玛丽决定制定新的培养计划,凡是成功为工厂培养出合格工人的熟练工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同时,她在工厂里建立了一个小型学校,或者说培训班,聘请老师教授机械工艺丶数学丶物理丶化学等知识,所有学徒工必须每天在学校里学习至少一小时。

除了童工问题,玛丽发现,虽然她改善了工厂糟糕的卫生条件,但这个时代的工人们还面临着毫不在意他们生命安全的恶劣生産环境。

通过不断询问一线工人,玛丽根据工人的口述,编写了简单易懂的安全操作规定,对生産中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了提示。并在工厂宣布一项新规定,除了技术改进,对在流程优化和安全生産等方面提出可行建议的工人,也同样给予金钱奖励。

在工人们提出第一个建议前,除了等待工厂制作出第一台脚踏式缝纫机外,玛丽无事可做,她想到了一个提高工人安全的重大发明。

这个时候的工人们常常佩戴的帽子是羊毛鸭舌帽,这种帽子源自十四世纪猎人狩猎佩戴的狩猎帽。

在设计之初,这种帽子就通过扁圆形的顶部保护猎人的头部,短平的帽檐则方便猎人们擡头观察猎物。这种形状刚巧也符合繁忙而杂乱的机器生産过程中工人们的需要,因此在十九世纪,鸭舌帽正逐渐成为工人阶级的标志之一。

但是在来自未来的玛丽看来,这种帽子对头部的保护明显不够,她更熟悉二十一世纪颜色繁多的安全帽。帽子制作本就是她的老本行,因此玛丽决定自己动手尝试制作安全帽。

现在还没有发明後世的热塑性材料,玛丽在一衆布料中选择了耐磨的帆布和皮革。

首先,她通过高温蒸汽使得帆布定型为後世常见的半圆形帽壳。然後,她在里面用布条缝上了一个中心有皮革内衬的十字保护圈带,帽壳和帽衬之间留有一定空间,以便分散瞬时冲击力。最後,她在帽檐处粘上皮革帽檐,帽子里面缝上了固定用的下颌带,再在帽壳上刷一层胶水使得帽子更加硬挺和耐用。

毕竟是供应普通工人的帽子,她必须在有限的成本内竭尽所能做出最接近後世安全帽的成品。帽子做好後,玛丽找到约翰,准备为安全帽申请专利。

“玛丽,你折腾这麽多天就是为了制作这个帽子?这有什麽用?”约翰奇怪地看着玛丽手中那顶丑陋的帽子,它看起来像一个顶在头顶的锅。

玛丽把帽子递给哥哥:“我已经让人试过了,把它戴在头顶,可以大大减轻被重物砸到的伤害。”

约翰让仆人戴着帽子,拿了个小石头试了试,男仆表示戴着这个帽子确实感觉不到疼痛。

他的眼神亮了亮:“玛丽,你有没有想过,相比我们的工厂,还有一个地方更需要这种帽子,那就是矿场。”

一旁的威廉同样敏感地想到,这种帽子减震效果如此优良,或许可以把士兵们的头盔做成类似的形状。

这些构想暂时都与玛丽无关,她在郊外买下了一处房子,然後让托马斯·史密斯出面雇佣了一些缝纫女工开始生産安全帽。不是她不想请专业的制帽工人,而是这些人工资高于普通的缝纫女工,同时男性工人也不利于她进行管理。

新工厂成立後,威廉和约翰以为这是纯粹是用来生産安全帽的,并不知道玛丽下一步还准备把这个工厂做大做强。

他们坚持让玛丽出入时一定要带上两个男仆,想到当初遇到的危险,玛丽也一直很小心,尽量通过凯特负责传达她的命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