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小白有点白 > 第3章 人形大药满园的猛兽(第3页)

第3章 人形大药满园的猛兽(第3页)

几名青甲骑从护着一辆小车从粮道缓缓而来,为一人骑姿稳当,盔不上飘物,目光并不在路上,而在人的脸上,一眼一眼扫过去,像在点数。这人身上卷着的“尾焰”比都尉深一层,紧致,像刀上贴着的一层细锋。

车在偏帐前停下。青甲人下马,未等通报,便掀帘而入。片刻后,他侧身出来,对着郭嘉所在方向抬了抬下巴:“修路的,那位无名。”

队副下意识看向郭嘉,眼神里有一点警惕,一点不放心。

郭嘉拱手,先对队副低声道:“借火,不摸主脊。”队副没听懂“主脊”,只听懂了“借火”,心里那点不放心松开半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帐中坐着文士,从事官旁另有一位瘦高的武弁,面色冷净,眉骨挺,眼神像立在水边的鹭,静,且锐。他腰间的牌不是黑木,是灰骨色,边上嵌了细银。观星策在心海里敲了一下:【尾焰再上寸(牙门)】。

“你就是‘虚枕’之法的那人?”武弁开口,声音不高,直,“你叫什么?”

“无名,修路。”郭嘉仍旧这四字。他把名字牢牢压在舌下,像把一枚太亮的珠子藏在袖里,等该亮的时候再亮。

“有些人喜欢把手伸得很长。”武弁淡淡道,“我不喜欢。能写在令里的法,才是法。你把你的‘三法’写清楚,按今日之例,明日照办。若再出小聪明,扰人心,则以军法议。”

“谨遵。”郭嘉给了这枚药一个最合适的剂量。他把“术”一字吞下,用“法”把它熬成一碗能端上案的清汤。

文士在旁微笑,像拿着一根看不见的丝,轻轻把这两个人之间的缝系了一下。缝系得不紧,也不松,恰好能让空气进出。

“另外,”武弁似乎想起什么,挥手,亲兵提来一只小箱,箱里是一面巴掌大的烙印,黑铁铸,纹样如雷,“此物内营新制,烙袋口更稳,不劳你们整日寻灶石。你来试。”

郭嘉没有伸手。他退半步,规矩:“此物该由押运官试。”

武弁目光微动,像对这份“知分寸”略有好感。他把烙印递给都尉,都尉接了,试烫一袋,风纹浅浅绽开。武弁满意点头,转目看郭嘉:“你手上有‘火’,别贪。菜一味香,吃多了腻。”

这是警告,也是施惠后的缰绳。观星策在心底亮出四个字:“药后忌口。”他拱手,再退半步,不让自己的影子伸到武弁的脚背上。

“明日,你仍在粮道。”文士收尾,“内营会有人来验。你只管做事,不用多言。”

“谨遵。”郭嘉退出帐,背后的帘子落下,像把一场散不尽的刀光轻轻遮住。

阳光斜了些,风也不再那么硬。

郭嘉沿着粮道往回走。刚过一处沟坎,就听到一阵极轻的脚步声从侧后逼近。不是兵,不是吏,是那种想要做成一件小事,又不愿被任何一双眼看到的人。他停,不回头,等那脚步自己来。

“你很得意?”一个压得很低的声音在背后问。正是那条踢石的蛇。

“今日不翻,明日也不翻。”郭嘉淡声,“你踢第二脚,我便再埋第三只枕。”

那人沉了一息,笑了,笑声很细,像刀尖刮器口:“你是在坏某人的买卖。”

“买卖谁的,不在我手。脸在我手。”郭嘉的答语像一道替身的墙,把刀刃轻轻引走,“你要踢石,就得先学会不被‘封志’烫伤。”

那人不再笑,脚步退远。

郭嘉没有追,连看也没看。他只低头,在泥上用鞋尖点了一点,把这条蛇的“气味”按在心里。蛇不急,蛇要活。活着的蛇才叫药,死蛇只是干硬的皮。

他回到病帐,老军吏递来一根干硬的馍,嘴上骂着“瘦得像竹竿”,手上却又塞了一撮盐。盐一入口,汗里的苦味便化了,馍也不那么噎。郭嘉靠帘坐下,闭目,呼吸带着草席的刺和盐的涩,慢慢平顺。

【面板】在心海里浮起:

【寿命:::o】

【体能:oo】

【天道排斥:下降(微)】

【尾焰亲和:+】

【窗口:外营稳固→牙门可见(谨慎)】

【隐患:暗手未除;明日风三换→尘角生于左】

他睁眼,看着帘缝里斜斜切入的一道光。光里有尘在飞,像看不见的鱼在水里游。猛兽园安静了一小会儿,像一群饱食的兽在树荫下舔牙。

“人形大药。”他在心里吐字,像在药案上点数。“姜、附子、半夏、甘草、石膏、蟾酥……缺一味镇魂之重药。”

那味药,不在外营。那味药在很远的地方,或者在很近的阴影里。它会以某种形式走到他面前,也许是一枝枪的影,也许是一面旗下透出的寒意,也许是一个眉心有疤的男人的短短一句话。

来得太早,会伤胃;来得太迟,会错过生机。要在“风三换”的那一刻,给自己“挑脉”。

傍晚后刻,营地忽然起了半晌骚动。不是喧哗,是一种压低的热度,像热铁被放进冷水里出的一口长气。

有人在低声念一个名字,有人在咽口水,有人在腰上摸刀。远处的旗像被一个巨大的手从下托起,边缘锋利了一线。

一骑从中军方向掠过外营边缘,度极快,马鞍上的人披着赤色的轻甲,甲片在光里闪了一下,像火在闪。他不过是一束影,过去就没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